APP下载

运用语块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探讨

2013-12-07

关键词:语块理解能力英语听力

高 薇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连116600)

听力理解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入技能,能有效促进或制约其他基本技能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技能的培养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其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进也是学者们探讨的核心问题。纵览该方面研究,学者们多从宏观角度入手,分析了英语听力的本质和策略(王守元,苗兴伟,2003;孔燕平,刘海量,2001),认知心理过程(周相利,2002;龙宇飞,赵璞,2009),和多媒体应用与听力教学的关系(谢竞贤,董剑桥,2010)。鲜有学者从微观角度细化具体的语音材料,分析听力策略。笔者通过对十次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材料的整理分析,发现有95%的考点涉及预制语块(formulaic language)的理解与应用。因此,加强学生对预制语块的识别及应用能力有助于英语学习者较准确地分析材料所传递的信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从而实现交际目的。

一、语块理论

(一)语块的定义

语块概念所表述的语言现象由Jesperson于1924年提出,他将其称之为“程式语”(formularic language),20世纪 70年代中期 Becker(1975)和Bolinger(1975)使用语块(lexical chunks)一词,并将其定义为“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通常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块状结构”[1-2]。国内学者普遍使用的是 Wray的语块定义,即指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它意义单位,它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3]。其定义表明语块由多个词构成,作为整体学习并储存在记忆中,淡化了词汇与语法的复杂性,在实时交际时可直接提取,无需按照语法规则生成和分析,节约运算资源,获取更多时间,缓解交际压力,有效提高语言使用效率。

(二)语块的分类

目前国内二语习得的学者较为推崇的是Nattinger&DeCarrieo(1992)的分类,在结合多词现象与语言教学的基础上,从结构角度对语块进行了四类划分:1)多元词语块(polywords);2)习俗语语块(institionalized expressions);3)短语架构语块(phrasal constraints);4)句子构建语块(sentence builders)[4]。在该分类的基础上,Michael Lewis(1997)加入功能元素将语块分为四类:1)聚合词,指具有习语性质的固定词组(比如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2)搭配词,指共现频率很高的词语,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搭配(如put forward a suggestion);3)惯用话语,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具有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如if I were you);4)句子构架和引语,这一类仅指书面语词汇(如firstly…and finally)[5]。在教学过程中,后者在类别名称及定义更易于学生理解。鉴于此,本文运用Lewis的分类方法,将语块理论引入到英语听力教学。

二、语块在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的分布分析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主持和领导下、由大学英语四、六级委员会设计和开发的旨在考查大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的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其目的和性质决定了四级考试是一种尺度相关—常模参照考试,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为语言教学服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科学性[6]。其材料的选取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对英语教学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因此,笔者以2008—2012年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听力试题及原文为语料,统计和分析听力理解部分解题类型,及语块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理解测试形式采用多项选择题和填写缺失信息的形式进行考核,分为短对话理解,长对话理解,篇章理解及复合式听写题型。笔者以逗号,分号,句号和问号边界内所包含的简单句或复杂句为单位,复合式听写的每个单词空算一个句子,统计十次四级考试听力句子与语块比列如下:

表1 2008—2012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语块分布分析

如表所示,本次统计2008—2012年四级真题句子共1 870句,共含有语块3 672个,比例达到1∶1.96,即平均每句话包含1.96个语块,10次考试中的题目总数为350个(复合式听写每个空算作一个考试题目),其中有332个题目测试包含语块理解,所占比例高达95%,可见语块的应用理解在听力考试中的重要地位,指导学生有效地存储并应用预制语块对提高听力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语块提高大学生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教学模式探究

在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传递语块信息,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这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实现,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

1.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向学生介绍语块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掌握语块的重要性,即语块可以减轻短时记忆的负担,减少短时记忆中的项目数量,从而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在单位时间内能处理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摒弃孤立讲解单词的模式,改以语块为单位作为听力课精讲内容,关注单词的搭配关系,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

2.听写句子,凸显语块的连接作用。讲解材料过程中,可以听写出题点句子,指导学生以语块为单位把句子划分若干部分,关注句子的语块,而非一词一记,使学生了解句子是由一个个的语构成的,凸显语块的连接作用,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3.分类讲解,凸显语块的预测功能。有些语块有非常强的组织信息功能,对下文有较强的预测功能,如“on the contrary”表示下文的意思会前文相悖;“in a word/in short/to sum up”等表示对前文的总结,往往是说者要强调的内容,也是出题点所在;“but/however”等明显表转折反应了说者的真实意图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这类语块进行分类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捕捉主要信息,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

4.听后总结,凸显语块的谋篇功能。教材讲解之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总结所涉及的重要语块,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口头重述、较色扮演、或改写文章,加强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同时使学生了解流利使用语言的关键不在于语法和词汇,而是语块的掌握。

5.引导学生课下精听,充分利用听力材料。利用所掌握的的语块知识,辨认并熟记所学材料中的语块,加强语块的积累,教师在课上配合相关测试,督促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6.听力教学与其他技能教学相结合,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块存储量。学生的听力课时有限,因此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积累语块的意识,在综合英语课上,甚至课下阅读都应有意识地积累语块,增大语块的存储量,使用时信手拈来,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增强语言使用的准确度。

五、结语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加大了听力内容的测试比列,其中预制语块涉及近95%的考点。因此预制语块引入听力教学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提高对语块的敏感度,引导学生利用语块预测信息、句子连接及谋篇的功能,较准确地分析听力材料所传递的信息,切实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1]Becker,J.The phrasal lexicon [M].Cambridge Mass:Bolt and Newman,1975

[2]Bolinger,D.Meaning and Memory[J].Forum Linguisticum,1975(1):2-4.

[3]Wray,A.Formulaic Sequences and Lexicon[M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Nattinger,J.R. &DeCarrico,J.S.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5]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1993.

[6]杨惠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十五年回顾[J].外国语,2003(3):21-29.

猜你喜欢

语块理解能力英语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