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集体智慧的作用

2013-12-07刘灿婷

关键词:理论体系中国化集体

刘灿婷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合肥23003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成立以来最具决定意义的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从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到逐步理解、掌握和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都是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门科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集体智慧,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集体智慧的内涵及形成

(一)集体智慧的内涵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时期,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都不只是他们个人的思想的概括和阐释,都集中了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都包含了党的领导集体与人们群众贡献的内容。集体智慧的内涵包括:第一,集体智慧不是某一个时期的特殊象征。从毛泽东开始一直发展到今天,党在不同时期的领导人也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要推行者和践行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必须集中全党的集体智慧。第二,集体智慧的提出不是一个新鲜概念。它不是个体智慧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大量的个体交流互动行为产生的新智慧。在现代社会中,通过集中大量松散的个人、信息,通过集体成员间的互动,得出集体行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能达到高于个体所达到的水平。第三,集体智慧的形成离不开大量个体智慧的贡献。善于集中全党智慧,发扬人们群众的首创精神,同时也离不开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二)集体智慧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集体智慧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集体智慧的形成过程是大量个体智慧的贡献和符合社会客观规律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内在转化与外部制约的辩证统一过程。因此,集体智慧形成的第一阶段就是吸引政党领袖和人们群众更多地参与集体智慧平台系统,并分享其拥有的知识和经验;第二阶段是通过个体彼此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达到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状态,从而丰富理论的内容,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第三阶段,理论体系之间不断继承与发展,并且被广泛运用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检验其真理性并保存在集体智慧中;第四阶段,集体智慧的力量使得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再把它们反馈到政党领袖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如下图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特征

(一)整体性

集体智慧功能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整体性的体现,在整体性原理中把若干要素组成在一起,它超越了原有独立个体要素功能的发挥,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备的性质和功能,形成新的功能。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原有理论体系要素的简单堆积,而是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使集体智慧大于个体智慧部分之和。如果忽略理论间的整体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简单地看定为是各个独立思想体系的堆砌,系统本身不存在联系,那么也就不会产生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离开集体智慧,离开人们群众的实践,科学理论的形成将变成无稽之谈。

图1 中国化过程中集体智慧行成图

(二)优越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每一个历史紧要关头,一代领导人总能被推到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上来,这是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风格就是始终把自己放在群众中间,产生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最后把理论成果反馈到人民集体之间。因此,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贡献智慧。中国共产党正是把自身优越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内容上不断丰富,理论上不断创新,体系上不断完善。

(三)科学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行集体领导的党,不论是重大理论决策还是社会实际问题都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到完全一致或大多数人同意的目标,所以说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化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都集中了领导集体所有成员的集体智慧。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江泽民到胡锦涛,每一代领导人善于运用集体智慧的力量,经过历史的反复证明,通常那些由一个集体的成员甚至某个领导个体单独所做的决策的科学性更低,甚至容易出现“个人崇拜”的现象,同样也就失去了决策的民主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证明了党善于收集利用各群体之间的知识和信息,运用集体智慧明智地把握决策时机,灵活处理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达到决策的科学性。

(四)广泛性

马克思曾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人民群众善于发挥自身的优良传统并自觉加以运用、解决。当前我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更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用他们宝贵的社会经验来指导实践,同时也显示出它的广泛性特征。人们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党的政策的坚定维护者,一旦政策上有改革的需要,人民群众就会积极投身到改革的力量当中,奉献出自身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群众要求改革,改革离不开群众。依靠人们群众的实践也就等于依靠了集体智慧办大事、办实事的力量,通过创造适合生产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形式,积极地为上层建筑建言献策,提供最具广泛性、代表性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集体智慧的作用

(一)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在实践基础上得出的方法。历史上曾出现过个人崇拜现象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或者把某个领导人的错误观点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只会让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去根本、流于形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过程中,历史上曾出现过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种态度,即教条主义态度和实事求是态度,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通过党领导集体的充分讨论,在完全一致或多数人同意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处理实际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承认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集体智慧的力量带领全国人民在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大道上前进。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总结,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的心血,这些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生在汇聚了无数个人意志基础上达到集体思想的转变,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个体的思想向群众的集体思想的转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灌输”到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历史上曾出现过千千万万的思想理论,但党领导和人民大众独立个体之间的互动,相互贡献个体知识,在个体知识互动的过程中产生智慧,通过对无数个体知识的整合与提取形成集体智慧,最后集体智慧存储在个体的头脑中的只有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他们在谋求自身发展和解放的同时也真真正正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党带领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这也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通过思想理论武装人们的大脑,理解理论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内在尺度,整体把握其实质,不断更新观念,划清思想上的误区,并制定出科学的理论,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提供保障。

(三)有利于发挥人们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历史的发展证明,坚持群众路线有其重要意义。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群众组织的作用、十分重视群众组织的建设和对群众组织的领导。党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善于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顺利推向前进。我们需要依靠代表群众利益,有广大群众参加的非政权性的社会团体,包括工会、妇女联合会、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体组织,他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人们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党组织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帮助他们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深入实践中塑造自己,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都有利于调动人们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以外,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也参与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建设当中,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知识和专业特长的积极性,优化整合智慧力量,从而更好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服务。

(四)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唯物辩证的发展过程,历史每前进一步,不断印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它的后继者们总是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和认识上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的生命,采取新的形态,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通过社会个体获取知识整合多媒体及社会资源形成集体智慧,不仅提高了成员参与的集体智慧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与客观社会的一致性。集体智慧通常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具备不同知识和能力的个体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可以克服自身的局限和不完善,把个体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相适应的水平上来,产生集体智慧。时代的主题在不断转换,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因此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我们始终坚持着社会主义方向,不会因为其创始人的去世而走向衰落,然而政党的理论创新集中依然表现在领袖群体的理论创造中,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集体智慧问题的研究、整理和科学理解,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一个开放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并能长久保持其生命活力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5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9-21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0.

[5]王家云.善于集中全党各国人民的集体智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基本经验[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9):119-125.

[5]石本惠.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人们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J].社会主义研究,2004(6):50-52.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中国化集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我为集体献一计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警犬集体过生日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