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

2013-09-17陈铁华燕振元

关键词:风能风电人才

陈铁华,燕振元

(1.长春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2.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吉林通榆风电分公司,长春 130012)

风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发电,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在未来的能源发展中风能必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欧洲风能协会预测,世界风电装机2020年将达到12亿千瓦,2030年达到27亿千瓦。届时风电将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26%、12%和21%,风电将逐渐成为主要的替代能源[1]。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至2020年,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有望突破1亿千瓦。中国风电可能超过核电成为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在2050年后甚至可能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2]。如此规模的风电产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风电投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根据“2020年我国电力工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风电专业总需求人数为18.5万人[3]。业内专家认为,中国风电事业的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上切实加大力度,风电专业技术人才的规模化培养已刻不容缓[4]。

一、风电人才需求模式

(一)风电行业人才需求特点

风电行业与水电及火电行业不同,现场运行维护人员很少。如装机20万kW的华能通榆团结风电场,运行人员5—6人,其中集控室只需1人值班,整个风电场运行、维护及管理岗位所需人员为10人左右,要求专业知识全面,能够管理风场全部运行设备。而100万kW的火电厂一般为500—1000人,分属在不同岗位不同班组管理不同的设备。

风电行业人才需求面广,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风电专业人才。如装备制造环节以及风电场的规划、设计、施工、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及风力发电项目开发等与风电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方面也有大量的人才需求。

风电企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并不高,71%的风电企业要求是本科,10%的风电企业期望招聘本科以上学历,11%的企业要求是专科,还有8%的风电企业对学历不做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国内风电企业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学历层次主要是本科,对硕士和博士的需求量相对较少[5]。

(二)风电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通过对风电企业招聘人才的能力素质调查分析,企业对风力发电人才素质需求有以下几方面:

1.团队合作意识。现代风电工程相对复杂而庞大,不能由单方面人员独立完成,需要不同层面、不同学科知识的人员相互配合。因此,团队意识对每一位电力工程科技人员来讲十分重要,风电企业在招聘时也非常注重这一点。

2.良好的沟通能力。风力发电是复杂性的综合工程,风电技术人员需要与设备制造厂、风电运营商、咨询机构、气象部门等进行沟通,甚至与国外的公司交流学习技术与经验,因此,要求科技人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3.国际化能力。我国风电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风电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还比较缺乏,需要风电行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国际化交流能力,顺利地进行国际交流,快速吸收引进的国外技术。另一方面,国内的风电企业正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在与国外公司、研究机构或政府进行交流与合作过程中,风电行业人才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等,需要具备与不同国家人员共同工作的能力。因此,国际化能力是风电行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

4.适应能力。风电技术人员需要经常去风场考察、调研以及对风机进行维护,而风场的环境通常是比较恶劣的。因此,企业也比较看重身体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这一点对于风电技术人员来讲是特别要求的。

(三)风电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

1.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风电是一门涉及机械、流体、材料、电气和控制等多学科的新兴行业,风电高级科研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具备专业性很强的多学科知识体系。要求不但能够将机械、流体、电气、计算机、气象学等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而且要熟悉风力发电过程和风力机组的运行、维护。这些知识能力不是简单地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就能实现的,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知识结构。

2.扎实的专业功底。用人单位招聘时,侧重于解决在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或要求学生解决具体的工程案例。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学科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工程训练背景。

3.具有较强的外语水平。外语能力是风电行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风电行业是在全在全球快速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行业,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适应国际各种形式的交流。

4.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风电行业面临着并网技术、大型机组的运行控制技术、大型机组运行安全性、风力机叶片、齿轮箱、塔筒等关键部件的寿命和安全性等问题,需要不断地研究创新解决;风力发电效率的提高和装机成本的降低也不断地需要创新。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5.具有复合型工程技术能力。风电设备制造和风电场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是一项集空气动力、机械制造、发电技术、电子控制和高可靠性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强的新技术工作。风电产业需要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运营管理的系统化的人才。

目前及未来,风电行业都将大量需求具有上述多种知识和能力的人才,特别是系统掌握风电理论并具有风电工程设计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关键点

根据风电行业对人才知识及能力的需求,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着重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一)厚基础、多学科交叉

强调扎实的数学、力学及流体等基础理论。开设“机械设计基础”、“传热学”、“流体机械基础”、“电机学”、“可编程控制器原理”等为代表的机械类、电气类、流体类、自动控制等多学科课程,既建立风电行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本专业内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一定的工科基础平台,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多学科、多领域专业基本知识。

(二)强化实践教学及综合工程训练

寻求多种方式创造能力培养情境,如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通过实际课题建立实践情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增加实践学时数,提高实践学时比例,增加锻炼机会。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开展项目设计。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综合性项目设计,培养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三)宽口径设计专业课

通过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达到良好的工科基础铺垫,同时设置“风力发电原理”、“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等行业性鲜明的课程,满足风电行业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同时,设置专业拓展课如“发电工程”(讲述其他能源转换原理),“智能电网技术”、“工程管理”等课程,使学生既能胜任于风电行业,也能就业于其他能源发电行业,拓宽就业口径。

三、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关键点的分析,根据学校定位及专业岗位群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依托吉林省大型风电企业,确定了我校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个岗位”、“3个体系”、“4个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1)2个岗位。根据学校应用型本科定位及吉林省风电企业岗位的需求,确定以风力机组安装与维护、风电场运行与管理2个岗位为专业培养目标。力求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技强”,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岗位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3个体系。建立以专业岗位技术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专业岗位技能训练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工程师素质塑造、以工程和教学结合为特色的综合能力实训体系,力求以过程精品铸造合格的专业人才。

(3)4个能力。即外文应用能力、工程识图与绘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项目运营与管理能力。通过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工程素质。

(二)课程设置体系构建

结合风电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从人才需求规模和教育衔接角度,制定系统化的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十分必要的。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大量调研及对风电行业所需人才模式的分析,建立如图1所示的教学体系:

图1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有4个平台,通过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拓展课建立综合性的理论知识,搭建满足风电行业要求的综合性知识结构。实践教学体系有3个平台,通过实验、实习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科学实验素质。综合能力实训有3个平台,通过公共基础集中实训、专业综合集中实训及课外科研实训环节,建立学生基本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

四、结语

专业是高等院校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载体,是高等院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以及适应程度,是通过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来的。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非常新的专业,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安排等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我国风能产业对人才规模及知识技能结构的需求,充分考虑了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关键点,制定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应用型本科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供同类院校研讨与参考。

[1]施鹏飞.2007年国内外风电发展情况[J].可再生能源,2008,26(3):7 -12.

[2]谭忠富,鞠立伟.中国风电发展综述:历史、现状、趋势及政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3(2):1-7.

[3]水志国,荀振芳.2020年我国电力工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0-22.

[4]董礼.风电发展人才为本:中国风电人才培养研讨会纪实[J].风能,2010(9):64-66.

[5]王伟东,艾建军,杨坤.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5-6.

猜你喜欢

风能风电人才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人才云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