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中“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高频现象及修正措施
2013-09-17张珍
张 珍
(安徽外国语学院,合肥 231201)
范畴化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人类通过语言把非语言类的事物作为客体进行分类的过程;其二是语言学家把语言本身作为客体进行范畴化,如元音、辅音、词素、名词、动词等,即是对语言本身范畴化的产物[1]。基本层次范畴词就是把语言作为客体进行的专门研究。所有的动词都是存在于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和下位范畴的,基本层次动词是基本层次范畴词类的一种,是构成动词的主要部分,也是语言教学以及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然而,国内外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名词的研究,对动词的研究却少之又少[3-4]。本文从研究基本层次动词入手,收集学生的写作语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了学生英语写作中“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的高频使用,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学习者过度使用“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有哪些方面的原因;避免“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过度使用有哪些措施。
一、基本层次动词
基本层次动词作为基本层次范畴词类的一种,比上位动词和下位动词应用得更频繁,并且更早为学习者所习得[5]。这里对基本层次动词、上位动词和下位动词的区别作简要的叙述[6]。
1.基本层次动词,一般都是常用词汇,多由词型简单、音节较少的本族词构成;而上位动词和下位动词在词源或构造上相对复杂些,且上位词比较抽象,不拥有具体意象。
2.基本层次动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由于基本层次范畴的优先地位,基本层次范畴词最早被人感知和习得,成为语言中最基本的词汇。上位动词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数量有限;下位动词是对基本动词的进一步切分,语义丰富和具体,包含大量细节。而在基本层次动词的基础上,通过合成、派生形成的非基本动词和通过词类转换形成的新词却是无限的。
3.因基本层次动词具有突显性而成为一种默认范畴,在不需要特别细节的时候成为首选项。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把基本层次动词同上位动词和下位动词区分开来。如:What are you doing?人们通常会回答为:I'm eating a cake.而不会回答为:I'm chewing a cake。又如:How do you go there?一般会答为:I walk there.而非:I amble there。
4.基本层次动词一般都有具体意象(抽象的动词除外),可以引起人们具体的感知,可以进行喻化。例如 walk,swim,fly等词就比move衍生出更多的隐喻和转喻意义。
基本层次动词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客观世界的变化所引起的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范畴分类的变化[7]。另外,基本层次范畴是范畴化的直接结果之一,而范畴化是因语言和文化而异的[8]。不同的语言社团和文化群体,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政治和经济等,对范畴化处理的方式以及分类也不尽相同,那么对基本层次动词的划分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了解基本层次动词的以上特征,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分类基本层次动词,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二语习得者习得动词的规律。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文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以下为研究步骤:a)采用看图写作手段收集来自安徽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英语本科专业和应用英语专科专业大二学生的写作语料,包括A(英语专业)、B(应用英语专业)两组,各40名被试。写作时间为45分钟,根据需要,受试学生可查阅字典。45分钟后,收集两组学生的写作语料。b)按照基本层次动词的特征,界定和识别出语料中基本层次动词;c)统计出语料中“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的使用频率和比率并进行详细分析。
三、结果分析和讨论
(一)结果
我们对收集的语料进行人工统计,在相同的时间内,A组学生的写作语料总共为7621词次,B组学生为7285词次。根据基本层次动词的特征,对基本层次动词进行标记,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学习者“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的使用频率及比率
从表1可以看出,在总的基本层次动词的使用频率上,“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的使用占据了突出的一部分,其中,A组学生“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的使用比率为18.28%,B组24.18%,A组比B组低5.90%。这份数据表明,两组学生的写作语料中基本动词经常不是单独出现的,在描写方式、程度、速度、结果、频率等细节时,两组学生往往会通过使用“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使基本层次动词的语义更加详细和具体。“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的过度使用似乎暗示了学生在表达思想刻画行动时更倾向于使用附加语而非语义详尽的下位动词。如:
Group A
(1)He ran hurriedly to stop the sheep and shouted to them…(hasten)
(2)When they walked slowly along the lake,Kerry suggested that going boating is of great fun in the lake…(stroll)
(3)He thought hard how to make the sheep out of the field.(meditate)
(4)…therefore,the mother sheep went hastily after him.(try to figure out)
Group B
(1)Mike looked at the sheep for a few minutes and then a good idea came to him.(stare)
(2)And when she looked at one fish continuously,she had no choice to think but to jump into the lake to fishing.(stare)
(3)When he near it,he held it up and run out of the farmland quickly.(rush)
(4)He walked quickly out of his car and saw if he was…(hasten)
注:黑体字为“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括号内的单词为相应的下位动词。
以上例句表明,在描写一项动作或行为时,每组学生都试图使用“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而非下位动词。
(二)原因分析
表1清楚地显示了两组英语学习者都强烈地倾向于使用“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通过调查分析受试学生写作语料,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能使基本层次动词的语义更加详细和具体,因为附加语能为动作或行为的描写补充方式、程度、速度、结果、频率等信息。另外,因为基本层次范畴词的最早习得,二语习得者更加重视基本层次动词的应用,对基本层次动词的掌握也更加熟练,在表达思想时也就更加地倾向于使用基本层次动词。
第二,下位动词语义复杂,结构繁琐,难于习得。一般情况下,下位动词都是高词汇化单词(源自句子或短语的单词)[9],对一个下位动词的解释往往需要一个短语或句子。例如,“stroll”指“to walk a short distance slowly or lazily”。对“stroll”的释义中就包含了“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记忆这样的下位动词比较的困难,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比较下位动词,二语习得者更倾向于使用词形简单的“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
第三,母语迁移的影响。汉语中也有对应英语动词的走、跑、吃、看等。在汉语里,使用附加语丰富以上动词的信息是相当普遍的,如“走得慢”“快跑”“贪婪地吃”等。在描写一项动作或行为时,本族言语者除了使用“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外,他们经常使用下位动词。而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在习得下位动词之前,二语习得者通常会易于使用“基本层次动词 +附加语”结构。以基本层次动词“walk”、“run”、“eat”、“look”为例,列举一部分它们的下位动词。
walk
stumble(to walk unsteadily)tiptoe(to walk on one's toes)
tap(to walk with a tapping sound) tread(to walk with certain or great care)
run
trot(to run at a moderately swift pace) romp(to run easily and fairly fast)
scud(to run quickly and hastily jog(to run for exercise)
eat
wolf(to eat hastily)nibble(to eat by taking a small mouthful of food at a time)
devour(to eat greedily) gobble(to eat hastily without proper chew)
look
glance(to look briefly)peer(to look furtively)
stare(to look with fixed eyes) regard(to look at attentively)
相反,英语中的这些下位动词可在汉语(含有附加有)中找到同等的表达。
走
摇摇晃晃地走 用脚尖走 踏步走 蹒跚着走
跑
小步地跑 轻松地跑 飞跑 慢跑
吃
狼吞虎咽地吃 小口地吃 贪婪地吃 放开肚皮吃
看
看一下 偷偷地看 盯着看 凝视
从以上可以看出汉语中的下位动词和英语中的下位动词的不同。因此,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在描写含有方式、程度、速度、结果、频率等信息的动作或行为时,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使用“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母语的负迁移或许造成了这一结构的过度使用。
(三)措施
为了改善基本层次动词的使用情况,避免“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的过度使用,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第一,采用特别的练习强化中国学生对基本层次动词的掌握。例如,填空练习题(要求学生用正确的基本层次动词填空),动词辨析练习(要求学生在近义动词词组里挑选出合适的动词),动词搭配练习(要求学生用基本层次动词对短语或句子进行释义),写作练习(如采取看图写作形式鼓励学生恰当地运用基本层次动词进行写作)等。对于上述的练习,务必要确保基本层次动词使用得恰当、准确和符合惯用习惯。
第二,加强对下位动词的输入和练习。下位动词词形复杂,语义详尽和多样,较难较迟为二语习得者获得。在大学层次上,应改良教材,多使用记叙性类文章为主而非以说明性文章为主的教材。鼓励学生多学习和使用下位动词描写行为和动作,如一个“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可以传递下位动词涵盖的信息,那么教师可鼓励学生找出“基本动词+附加语”结构的下位动词。可帮助学生使用一些学习资源来获取下位动词,如WORDNET(一个在线软件,可进行下载安装。每一个基本层次动词,都可以找到它的上位动词、下位动词、同义词、反义词等)。下位动词输入得越多,学生就会越少地使用“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传递方式、程度、速度、结果、频率等信息了。
第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帮助学生认识到汉语和英语的差异。鼓励学生多看英文原著、英文报纸杂志等,增强语感;开展讲座,讲授英汉差异,从而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四、结语
通过分析中国学生写作语料中对“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的应用,本文发现,为了表达特别的情感、具体的细节、态度和行为方式等等,中国学生倾向于使用“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来表达思想,对于上位词和下位词的掌握有所不足。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对于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和“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的过度使用有没有关系,没有作出分析。并且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仅收集了来自安徽外国语学院二年级学生的语料,语料收集缺乏全面性和历时性,以期在今后的研究中能收集各院校、各年级的语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1]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2001:41 -43.
[2]刘华.英语中基本层次动词及下位动词的语用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6 -120.
[3]Clark,H.H.Space,Time,Semantics and the Child[A].T.E.Moore.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3:528.
[4]Hudson,R.A.Socio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89.
[5]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32 -34.
[6]张珍.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基本层次动词的使用分析[J].考试周刊,2009(19):118-119.
[7]Taylor,J.R.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Gramma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19 -20.
[8]梁丽.冯跃进.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及其特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4):106-110.
[9]吴佳娜.词类再范畴化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