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开设《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2013-12-05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江西南昌341000)
一、背景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几乎所有高校的会计学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实验》(或称《手工会计》)课程,模拟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方便学生了解整个业务流程,相当于为其提供了实习基地,因而很受学生的欢迎。而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审计学》,让学生感觉理论知识较多而实务较少,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虽然很多学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实验课时(大约10个课时),但很大程度上是形同虚设,学生受益不大,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开设《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迫在眉睫。目前尚未有学校将《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纳入一门课程,若将其作为一门课程,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业务,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全流程,相当于获得一次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经历,培养了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我们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针对会计学专业学生开设《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和实践。
二、研究过程
(一)获得开设《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的数据支持
为了获得开设《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的数据支持,课题组成员对已学完《审计学》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全部回收,均为有效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问卷中“您认为目前学完《审计学》课程后,是否能满足审计岗位的需要”,15%的学生认为可以,85%的认为不可以;“您认为若开设《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后对提高审计能力是否有帮助”,54%的学生认为将会很有帮助,43%的学生认为将会有一定帮助,2%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1%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您认为在开设《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以提高审计实践能力,满足审计岗位的需要”,57%的学生认为应加强模拟实验室的建设,56%的学生认为应组织编写符合实际需要的学习指导书,54%的学生认为应加强指导教师的继续教育,建立定期到会计师事务所实践制度,45%的学生认为对这门课程全程规范(含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并形成制度。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审计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不能很快满足审计岗位需要。学生对开设《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以提高审计实践能力的认同度高。在实施前,学生对开设《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以提高审计实践能力的渴望度就已经超过了半数。
(二)获取报表审计业务和验资业务的工作底稿
通过对江西中审会计师事务所赣州分所的调研,与资深注册会计师进行较为深入的交流,重点分析其业务范围、工作底稿及流程,获取江西中审会计师事务所赣州分所在办理报表审计和验资业务的工作底稿,为编写《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学习指导书征求意见和提供充分保证,也为实物展示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资料基础。实物展示教学法,就是以“实物”为依托而展开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具体实物时,均准备真实的物品。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各种在会计师事务所获取的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询证函等),再辅以课堂讲授,既增加了真实感又增添了新鲜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编写《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是规定课程内容、体系、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它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建院时间较短,对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大纲还处于建设探索阶段,大部分都参照母体江西理工大学的教学大纲。而《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具有独创性,因此课题组成员通过对部分高校大纲的调研,并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编写了《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的教学大纲。该课程教学大纲共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说明部分,二是正文部分。说明部分包含六方面内容,分别为:课程名称;课程性质;适用专业;先修课程;总学时;总学分。正文部分则详细阐述了四方面内容:教学目的;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材和主要参考书;考核方式。
(四)编写《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学习指导书
我院承担着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这种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而且需要有较强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在学习《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当中,学生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职业判断、推理等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除了有教师的正确引导,还必须有一本适合我院学生特点的学习指导书,而该门课程具有独创性,市场上没有该类书籍可供参考,为此,本课题组成员在大量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科学论证基础上,充分考虑我院学生基本特点,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编写了《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学习指导书。
学习指导书包括两大业务:1.第一篇为报表审计业务,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为: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组织;被审计单位总账及明细账期初数据;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及附注;报表审计业务工作底稿(综合类、风险评估程序类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类工作底稿)。2.第二篇为验资业务,包括两部分内容:被审验单位基本情况;验资业务工作底稿(综合类和业务类工作底稿)。
在对2006级、2007级会计学专业学生试点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指导书条理清晰,难度适中,理论联系实际,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纯板书、纯灌输式的教学,整堂课下来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是一种“一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题组研究过程中,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
1.采用板书为主、实物展示为辅的教学方式。对于三本学生,基础环节比较薄弱,所以板书还必须是主题,教师通过板书可以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原理性、公式性的推导,更是如此。而对于一些实物感较强的部分,则通过实物展示作为辅助手段进行讲解,实物展示的内容不仅有纸质的,还将部分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扫描成电子形式,方便学生了解和学习。比如: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如果仅根据课本上给出的定义给学生讲解,学生会感觉到难以理解且枯燥,将我们在会计师事务所调研获取的工作底稿进行扫描,然后一一展示给学生,学生很快就知道审计业务约定书、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询证函等都是审计工作底稿。
2.增强互动性,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给学生恰当的引导,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部分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既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交流能力。此外,还可采取现场小作业、现场小讨论等方式来加强互动,激发兴趣。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课程的考核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课程的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课程的考核方式。针对《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这门课程,考试并不是最好的考核方式,因此我们采用了平时考勤占20%,平时互动占30%,上交的学习指导书(审计工作底稿)占50%。这种考查方式,既考核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举两得。
(六)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的试点教学
为验证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的教学效果,本课题组在试点结束后,选择了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收集整理,即将经验教训制度化,为下次教学提供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1.该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有94.5%的学生认为学完该课程后,能够满足审计岗位的需要。2.该课程实施后,学生对其提高审计实践能力重要作用的认同度进一步提高。92%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提高审计实践能力很有帮助,8%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3.学生对学习指导书和实物展示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有78.5%的学生对学习指导书非常满意,21.5%的学生基本满意;有95.5%的学生对实物展示教学法非常满意,4.5%的学生基本满意。同时本课题组也向基本满意的学生征询了意见,并将其归纳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当中。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会计学专业是涉及很多前沿知识的专业,经常要随着准则的变化相应的做出调整,在教学大纲和学习指导书的研究过程中,如何反映专业特点、强化实践能力,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次课题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是学习指导书中的第一篇报表审计业务,是让学生审计自己在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中的手工账务处理(包括凭证、账簿、报表)。由于每个学生学习态度不一样,可能导致某些学生的账务处理与正确答案不一致。因此报表审计业务最终出具的审计意见也不一致,有的学生是无保留审计意见、有的学生则是保留或否定审计意见。今后课题组成员将学生在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中的手工账务处理人为的设定陷阱,分别设定为无保留、保留及否定意见,给大家一一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二是学习指导书中的第二篇验资业务,主要是设立验资业务,今后将增加变更验资业务(包括增加和减少),使学生涉及的范围更广,实践能力提高得更快。
四、意义
开设《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课程,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些业务,如:年报审计业务、验资业务等,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全流程,对学生而言,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方便其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增加了他们的实习经历,为今后就业铺平道路;对教师而言,丰富了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学校而言,就业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给学校带来了良好的生源,最终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的共赢。
(注:本文系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