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

2013-12-04

成人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全日制硕士

屈 艺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210094)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的经济生活和科技水平都在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对求职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使得社会职位的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由于我国的工业水平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因此,加大力度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就显得十分迫切。我国社会目前需要大批量高层次、应用型、多规格、多样化的专门人才。为此,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范围。本文积极探索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高素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一、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面临的现况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研究生的培养大致上经过了德国学徒式、美国专业式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协作式。[1]其中,协作式即为本文所描述的校企联合培养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模式。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科研以及生产应用的三者结合上有着突出的作用,在攻克企业技术难关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看来,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本科毕业生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并不完全了解

我国从1984年开始进行试点培养工程硕士的工作,从2009年开始推出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计划,[2]历时25年时间。我国在培养工程硕士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也使得在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上可以有所借鉴。但是根据以往社会上的评价来看,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往往低于学术型硕士,因为工程硕士往往没有学历,缺乏系统学习的过程以及知识整理结晶的过程。基于以上原因,社会对于工程硕士的认可度明显低于学术型硕士。这也是导致本科毕业生在申报全日制工程硕士时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他们担心社会上会以对工程硕士的看法来看待全日制工程硕士,仍旧认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习水平、专业能力等仍旧低于学术型硕士。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这种担心是有现实依据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地位一样,这一点并没有被充分表现出来。部分导师甚至认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入学成绩低、生源质量不高,因而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使得全日制工程硕士自己也轻视自己,更别说社会上对其的态度了。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应该转变对待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态度,并应该注重对此类型的研究生的宣传工作,以提高社会对其的认知。

2.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与教材不合理

目前,各大高校在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时都基本借助了以往培养工程硕士的经验,但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在校的学习课程体系却是建立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基础之上。由于不能够及时编写相应的教材,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的教材与学术型硕士的教材大致相同。[3]教育部要求培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属于应用型人才,所学习的课程应该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而学术型硕士的教材更偏向于理论方面,使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课本来教全日制工程硕士,这些课程的针对性并没有体现出来,他们并不能够很好地将所学与实践结合。据调查,大部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认为所学教材与工程实践结合太少,缺乏解决工程实践的具体方法指导,并且教学案例也太少。

3.双导师之间衔接不好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采用双导师制,[4]即在学校进行基础课程学习时,学生由校内导师辅导。一年后到工厂实习时,企业提供一位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辅导。现实状况是: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由于两个导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只是简单地在各自领域范围内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中间衔接环节明显缺失。由此可见,双导师教学的巨大优势基本没有体现出来。由于校外导师的聘任机制、考核机制等相关制度都还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很多校外导师还只是处在表面层次,并最终流于形式。

4.实践质量无法保证

目前看来,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学术硕士的主要差别就在于专业实践,而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核心环节也是实践。[4]但目前各校的实践质量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据调查,很多全日制工程硕士参加专业实践时,常常面临企业单位的“差人”、“用人”情况。学生在企业没有获得相应的实践经验,常被企业当作普通职工员工对待,在企业内部也只从事单一工作,实践效果并不明显,实践质量很低。而学校也只是在学生专业实习完成之后,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作为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的凭据,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在企业专业实践的质量。

二、完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一定程度源自于之前我国对工程硕士的培养经验,同时也借鉴了一些国外工程硕士的培养经验。但这样的借鉴并不完全适合现阶段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针对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况,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完善培养模式的建议,以供参考。

1.必须深刻认识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重要性

全日制工程硕士是近年在我国新兴起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他们与学术型硕士属于同一级别,两者在社会上有不同的分工,学术型硕士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工程型硕士主要强调普及应用。由于社会上对我国从1984年开始在试点培养出的工程硕士评价不高,从而影响了人们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看法和态度。因而,必须大力加强宣传工作,改变人们的看法。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出现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是与学术型硕士同一级别的,而不是为了降低学术硕士质量要求而产生的一种速成学位。

2.着重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日制工程硕士是面向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在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综合能力必须有所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是解决企业技术难点,攻克企业面临的技术难关,帮助企业吸收新技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借此加快推动我国建设创新国家的步伐,这是我们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3.要切实提高实习单位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管理水平

目前,部分企业的研究生工作站已经建立,但是对研究生的管理水平却亟待提高。研究生工作站是由企业和高校双方同时管理,但对于企业内的“非员工”研究生到底该如何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机制。同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下的双导师制度,也为研究生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在校内校外的导师不同,目前看来这两者之间的衔接也不够完善,使得研究生在企业实习时感觉自己已脱离学校,于是自觉性和自主能力有一定的下降。因此,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大力提高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管理水平。

4.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传统的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是考核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全日制工程硕士作为一种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对其的质量考核除了论文之外,还要对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出评价。目前,部分学校采用的评价模式是对研究生的实习报告进行评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部分能力,但具体情况仍旧没法确定。在质量评价这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应联合起来,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积极联系校外导师,及时获得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全日制工程硕士发展前景预测

根据国外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经验来看:首先,全日制工程硕士这种学位制度在我国是可以存在的。我国已具有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环境与条件,我们只需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结合我国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当今的经济发展形势,其次,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国外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而我国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类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加大,我们可以大力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况来看: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培养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学术硕士,已经与社会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匹配。这种供求不符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高学历研究生的就业。由此看来,面向应用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满足了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5]他们将会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我国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程师,他们可以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工程实践之中,为社会和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1] 李安萍.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

[2] 李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陆音,等.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的实践[J].科技信息,2010,(35).

[4] 虞翔,汪信,张建宇,夏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调查与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6).

[5] 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全日制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欧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启示
喜报:我校新增水利工程、化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
一道等比数列习题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