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高校社会服务伦理的启示

2013-12-04张世爱

成人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晏阳初平民农民

张世爱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高校社会服务是指高等学校在保证正常的人才培养任务的情况下,依托自身的人才、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向社会提供服务,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高校社会服务伦理是指高等院校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所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服务制度和服务行为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这其中会涉及多重具体问题,例如,服务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我们如何确定自身利益或者他人利益在道德决定中或道德判断中起到什么作用?现实中我们会运用何种伦理取向作为行动依据?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等等。当前,我国高校基本都把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基本办学职能,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作为一种外在力量,对服务对象进行干预的同时,必须要遵循合理的伦理规范,这事关服务活动的正当与否;否则,不但可能会损害到服务对象的利益、发展能力以及其伦理价值关系,而且还会损害到高校本身的社会声誉、服务能力和其他社会关系等。

晏阳初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的中国教育家之一。在晏阳初所处的时代,教育与社会进行有机结合,虽然没有用“服务”一词来表述,但教育与社会间的互动机制却蕴含着浓厚的人文底蕴,彰显出其颇具时代特点的伦理价值追求。因此,对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和行动加以深度审视,从中提炼出所蕴含的服务伦理思想,对我国当前高校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实现双方有序互动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伦理学解读

晏阳初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学家,被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并被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之一。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晏阳初以满腔的热血与勃勃雄心投身于开发“脑矿”,“扫文盲,作新民”的神圣事业。晏阳初这种意在“唤起民众”进行“民族再造”的平民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怀,其平民教育思想的伦理意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人为本,教人做人

以人为本的伦理学思想主要蕴含在晏阳初民本教育思想中,这也是其开展教育活动的伦理基础,他开展的一系列平民教育活动,其宗旨和目的都在于教人做人,做完整的人。晏阳初始终信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他认为三万万以上的农民才是国家的基础,是民族的生命源泉,“中国真正强大的不是煤,也不是铁,而是三万万以上不知不觉的农民。”[1]19-20同时,他认为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是自己发生的,是由“人”发生的,所以尽管中国的问题复杂,但是必须先从发生问题的“人”身上着手,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晏阳初民本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内在精神,并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早在1922年,在长沙兴办平民学校时,晏阳初就提出“除文盲,做新民”的口号,并把它作为教育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在做人方面,晏阳初特别强调人格修养。他认为,处于当今世界,我们既要做一个现代人,还要时刻牢记我们是中国人,一个现代中国人,一定是有人格修养的。

就教育方式而言,以人为本体现在三大教育方式的综合并举。晏阳初开展平民教育,采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教育方式同时进行的方针。根据平民学习自主性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学校教育主要针对脑袋灵敏、思维活跃的年轻人;社会教育方面主要面向脑筋纷杂、记忆薄弱的成年人;家庭教育则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延续和补足。三种方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共同促进平民的发展和提升。从教育内容上来说,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内容是符合平民需要标准的,是适合平民生活现状的。例如识字教育,学习时间为每日一小时,解决了乡村农民的“忙难”;1300个生字解决了“文难”;三分钱一本千字课本解决了“钱难”。

(二)公正平等,面向全民

晏阳初深信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本不固则邦不宁。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是国家强盛而人民贫困苦弱的,要建设国家,先要强健人民;要强盛国家,先要强健人民;要使国家富裕,先要富裕人民。所以他强调,一个国家程度的高低就看国民的程度如何,但四万万中国人中,有绝大多数人是农民,他们目不识丁,为此才有晏阳初“中国不必亡,亡不亡全在教育界。教育界可以支配中国,支配前途,改造社会”[1]7的呐喊,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宗旨的平民教育运动即此而生。另一方面晏阳初认为:“人的人格本来平等,原无上下高低之分;因为社会制度不良,一部分的人得有受教育的机会,一部分的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于是各人的学问,德行显出不同,而人格的上下高低亦即由是而辨别。”[1]7他相信天下平民没有不可教之人,唯有努力于教育机会的平等,使人人都有发展的机会,才能开发农民蕴藏着无穷伟力的“脑矿”,同时他认为农民在生活中受尽了千辛万苦,本身有其独有的不朽经验。因此,晏阳初提出平民教育的开展要面向全民,使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只有如此才可以解决天下的不平,才可以实现天下太平的理想目标。人民对于平民教育运动,不用问能不能参加,只要问愿不愿意参加,在这种面向全民思想的指导下,当时在定县实验中,确实做到了全村人没有一个人不是在接受教育,也没有一个人处在严密的组织之外。

(三)奉献牺牲,共享共生

教育是共享共生的活动,这是从教育过程中的教育道德而言的,指教育双方要相互敞开,相互接纳。晏阳初认为,从事平民教育工作,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与教育对象建立可以相互理解和互动的关系,这就需要知识分子能够深入到平民的实际生活之中。因为大学士、大博士并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正确,反倒是农村百姓具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要从根本上破除“上智下愚”的传统观念,重视自身的德行、德性,从心底把农民看成是自己的同胞,虚心地向农民学习请教。晏阳初说:“我去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没想到他们竟教育了我。”“我的最深刻的最渊博的教员是苦力,他逼着我们要为人民服务,要深入民间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协助农民解决问题,而不是冥思苦想。”[1]190-191不这样做,知识分子就不会得到农民的信任与尊重,就无法在农村站得住脚,更不要说有什么作为了。在平民的教育过程中,晏阳初认为,一切计划方案和方法,都要与农民共同商量研究,使知识分子所掌握的科学方法和道理,与农民的实践经验以及具体情况相结合,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四)联系实际,回应现实

文艺教育治愚,增加知识力。晏阳初为了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考虑到农民生活常用的文字,去难求易,去繁留简,研究编辑识字课本,出版平民读物。在文艺方面,收集民间绘画,编辑整理花苑、乐谱,直观展现平民生活。在无线广播推广方面,广播内容注重农业常识和农民四季疾病预防等生活常识,广播稿子写好以后,再请本地人修改,然后请本地人用方言广播。戏剧方面亦是如此,写农民的剧本,让农民演,切实做到始终围绕平民的生活。

生计教育治贫,增长生产力。对农民进行生计教育,是为了有效地发展他们的生产力,改善他们的生活。但复杂的农业科学技术,并不易于一般民众接受,只有深入浅出地将其简单化与实用化,才能在民众中推广实施。晏阳初制定“以表征来教习”的方法,把课程搬到农田,变书本教学为实干学习,在生活中完成教育的目的。在农村经济方面,教育农民利用经济合作方式组织自助社、合作社等解决农民的购买销售等问题,消除中间商的盘剥。

卫生教育治弱,增强健康力。平民会在定县调查时发现3%的人因缺乏医药死亡,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卫生知识与卫生习惯。在农村推行卫生教育势在必行。但在农村卫生教育面临无钱就医和无门就医两大难题。就此情况,晏阳初及其同仁从现实入手,用平民化的方式,采用一套简单、经济、普遍的方法,建立了“公医制度”。县有保健院,区有保健所,村有保健员,彼此相互衔接,结果使民众自动参加保健活动。这种方式开展的卫生教育避免了因贫困无法治病、因病加剧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出现,达到了保障民力的效果。

公民教育治私,培养团结力。晏阳初认为:“我们办教育固然要注意文艺、生计、卫生,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根本的根本,就是人与人间的问题。大家都是自私自利,国家就根本不能有办法,决没有复兴的希望。”[2]因此,在现代性社会中,公德心是其运转必需的前提条件,如果只顾私利,不能虑及社会公共利益,那么国家就无法适应现代性的要求。为此,必须进行公民教育,以治其私,逐渐培养民众的社会团结力。

二、高校社会服务伦理的追求——来自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启示

晏阳初终生不渝地推进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和乡村改造运动,他这种社会责任感和终生不悔的奉献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其教育思想所蕴含的伦理追求,为当前高校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服务目的:提升素养,教做新民

晏阳初认为,中国最富有的资源不是煤,不是铁,而是三万万民众的脑矿。这个巨大的资源蕴藏着无穷的伟大。同时他认为,要实现“民族再造”,必须先造“新民”。“新民”之所以新,不仅仅在于能够具备应对新时代的技术和资金,同时还应当具备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能力,并且要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精神追求。因此,当前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目的就是:提升素养,教做新民。即无论民众的背景如何,要使所有民众的生活机遇发生变化,并且在充满活力且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有助于造就出能够生存和有成就感的公民,而不能只定位于经济发达、技术能力提高和生活富裕等,这些要素只涉及现代社会的外围层面,社会稳定、精神丰盈的取得还需后者来完成。

(二)服务对象:面向全民,关注大众

人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同样人人都具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这是现代教育伦理的核心;而在“机会”与“能力”的拥有上,教育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教育是人们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根本途径之一。基于此,晏阳初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精英教育的缺陷,倡导教育机会平等,提出教育面向民众,使人人都有机会受教育。高校社会服务活动在知识、技能等要素方面保持着较大的信息顺流差,并且这一流动要受到时代观念、高校办学机制、服务模式等要素的影响。高校社会服务活动完全有可能被某些局部的利益所牵制,或者为某些既定观念、模式所影响,使它们在选择服务对象时就极有可能存在着许多偏见,许多服务项目的着眼点极有可能被放在了某一地区的某部分人的利益之上,造成发展“机会”和“能力”的非公平性获得,由此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因此,高校在服务社会时必须面向大众,不能因人的身份、地域、经济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应该最大限度地通过教育的公平使每一个人更有尊严地生活,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正如威斯康星大学办学理念所体现的那样,高校应充分体现人人受教育的机会,“威斯康星大学对于农民来说,就像猪圈和农舍一样近在咫尺;对工人来说,就像他们的工会大厅一样可以随时出入;对于制造商来说,大学的实验室随时为其开放”。杰出的英国教育家和评论家埃里克·阿什比爵士曾说过:美国对高等教育的贡献就是拆除了大学校园的围墙。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施等,不因人的身份、地位、经济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对待,而是一律平等对待。

(三)服务过程:升华民力,共享共生

晏阳初号召有知识的人走向田野,走向社会,认识人民大众,服务平民。他以身作则,带动一大批知识分子自愿落户农村,为平民教育耗尽毕生精力。作为“社会良心”和“文化精英”的现代知识分子,应当继承和发挥晏阳初这种“博士下乡”的精神,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提高平民素质的社会职能,走出“象牙塔”,走进“樊篱园”,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民众时要重视对民众服务社会思想的教育,培养民众高尚的情操。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服务活动是帮助服务对象通过自己的内在力量发展起来,晏阳初在其总结的人生十大信条中就明确提出,乡村教育者不要将自己放在救世主的位置上,民众有充足的能力自我发展,外部力量只能发挥牵引作用;二是高校社会服务活动中受惠的不仅仅是服务对象本身,这对提供服务的高校也具有促进作用。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有助于增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实现自身的生命意义。另外,通过知识分子与平民大众的交往,可以改变以往高校的封闭状态,促进高校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强统筹,制定规划,从而有利于高校将自己的科研、教学和民众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适应社会需要,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以此条件作为保障,做到升华民力,共享共生,使双方各自明确应扮演的角色,共同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四)服务原则:回归生活,教以致用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如果没有深入民间,不去回应民众生活,是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与拥护的,更加不可能形成“定县上下无一不受教育”的情形。晏阳初倡导的四大教育,针对乡村生活的时代弊病,从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个方面回应了其生活现实,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当前,我国高校社会服务活动大多是外发型的,即高校人员走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力量源大多来自于政府、学校的行政命令,还没有在更大层面上形成内在的驱动力,所以,许多服务活动无法根据服务对象的生活环境提供有效的服务项目,而是往往凭空设想地制定了诸多想当然的发展方案,这不但不能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同,反而还会挫伤双方合作的积极性,甚至走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根据晏阳初所倡导的互动方式,高校社会服务必须回归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使服务对象在互动中确实得到实惠,能够与生活融为一体,即服务活动所包含的目的、内容、方式、渠道、模式全方位地回归生活。为此,高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内在驱动力,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充分认识高校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特点的基础上,调整服务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渠道、模式等,做到教以致用。

[1]晏阳初,[美]赛珍珠.告语人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逸夫.晏阳初与乡村改造方法初探[J].教师教育研究,2002,(3):21-22.

猜你喜欢

晏阳初平民农民
晏阳初拒绝加入英国国籍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构造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非富即贵? 平民也很爽 10款5000元以内AV放大器简析
晏阳初为办教育卖张学良赠车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研究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