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13-11-30肖昌琼
陈 锐 肖昌琼 谢 辉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脑卒中为中老年人脑血管常见疾病,而住院脑卒中患者约22%~65%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1],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多并发误吸、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8~79岁,平均(55.3±5.7)岁;病程 3个月至 4年,平均 1.6年。入组患者均有明显的中风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呛咳、张口困难、言语不清、痰多流涎、吞咽困难、舌苔腻、舌质紫暗、舌体僵硬以及脉弦涩等临床症状。纳入标准[2]:年龄40~75岁;发病时间3 d至1个月;经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且存在吞咽障碍症状;患者意识清楚、精神正常;洼田饮水测试2~4级;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病情危重者;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有明显误吸可能者;有智能障碍等不能配合检查者;合并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吞咽障碍者;发病6个月以上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营养神经、脑细胞活化剂等,以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患者除上述治疗外,给予地黄饮子加减及头舌体针治疗,疗程为3周。地黄饮子加减药用: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肉、肉苁蓉、石斛、炮附子、五味子、肉桂、白茯苓、麦门冬、石菖蒲、远志、生姜、大枣、薄荷。针刺取穴:头针取偏瘫对侧头部运动区;舌针取金津、玉液;体针取风池、人中、廉泉、夹廉泉(廉泉旁开1寸处,左右各1穴)、合谷。吞咽康复训练包括(1)吞咽肌的训练:练习吹气、缩舌、微笑等动作促进唇的运动,加强唇的力量。(2)舌肌训练:做舌部水平、后缩、侧方运动和舌背抬高运动,并用勺或压舌板给予阻力。(3)声带闭合训练:深吸气后屏气5 s,然后做清嗓动作,让患者反复做声门关闭或发长“a”音5次,屏气5 s,然后咳嗽。(4)冷刺激:用冰棉棒刺激咽弓基底部。
1.3 疗效标准 治疗3周后进行荧光吞钡造影 (VFSS)评分:任何吞咽皆不安全为 1分;仅可吞咽唾液为2分;可吞咽布丁为3分;可吞咽质地均一的半流食为4分;可吞咽稀薄液体为5分;可吞咽水为6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吞咽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经VFS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的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FS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FSS评分比较(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结 语
吞咽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脑卒中导致迷走、舌咽、舌下神经核或核下损伤,继而引起延髓麻痹或假延髓性麻痹所致[3]。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抑制异常反射,提高舌和咀嚼肌的运动和吞咽反射的灵活性[4]。针刺治疗可改善脑功能,促进吞咽反射弧的重建与恢复,协调和改善吞咽功能[5]。风池、人中、廉泉、夹廉泉均通过经络与咽喉相联;金津、玉液为治疗吞咽障碍的经验要穴。合谷为大肠经原穴,有表里互治及遵“面口合谷收”之意,可改善舌的运动及吞咽功能。地黄饮子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作用。本临床研究表明,患者经中西结合疗法治疗后,VFSS评分均有很大改善,提示积极的康复治疗,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综上所述,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有效的,故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应尽早行中西医结合吞咽康复治疗。
[1]Deborah JC,David G,Lalit K.Early assessments of dysphagia and aspiration risk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J].Stoke,2003,34(21):1252-1257.
[2]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6.
[3]汪进丁,徐丽君.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7):666-668.
[4]张婧.卒中损伤部位与吞咽困难的关系[J].中国卒中杂志,2007,3(2):214.
[5]王少贞.针药并用治疗假性延髓麻痹50例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