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之道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
2013-11-29曾健坤
曾健坤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固本之道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
曾健坤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国际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融入国际化浪潮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有益探索。英语教育对于国际合作办学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英语教育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办学环境、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探讨英语教育的宏观战略,以推进国际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
国际合作办学;英语教育;战略
一 国际合作办学之本——英语教育
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高校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名校差距,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高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出特色、出品牌的难得机遇和巨大挑战。我国部分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的合作交流形式,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问题之一是当前的英语教育无法满足项目对于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需要,由此引发的诸多弊病也逐渐暴露。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地招生分数线边缘的考生,有的还没有达到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属于变相的降分录取。学生英语底子较差,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方式主要是与英语国家高校联合办学,其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可想而知,此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突出矛盾。项目的部分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课程设置及评估等都是外方制定的,其主要特点是将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该有,而且必须有与众不同的英语教育策略;应该有,而且必须有高于一般本科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应该有,而且必须有较浓厚的国际化氛围。然而当前,业界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微观的具体的对于英语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上,即停留在我们所说的“头疼医头、脚疼治脚”的“治标”上,而很少从英语教育的宏观战略上去思考,没有重视“本固则枝繁”的重要性,没有迈出“治本”的关键步伐。因此只有改变目前的英语教育的传统思路,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际和特点,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真正培养项目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 英语教育之本——英语教育国际化战略
国际合作办学的重点在于国际合作四字,整个项目都将围绕其展开,而从源头上布局英语教育战略则是其中关键一环。笔者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教育战略也应以国际化为根本指导方针,始于国际化并终于国际化。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教育理念国际化;2.课程体系国际化;3.办学环境国际化;4.师资国际化。
1.教育理念国际化。
“理念”一词可理解为理想和信念,英文分别是ideal和idea。(张楚廷)理想是奋斗目标,信念是长期坚持。因此在国际合作办学中,对于英语教育,学校管理层、老师,学生务必都要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且为之而长期奋斗。它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非短期可一蹴而就的。首先,学校从上至下都要有国际化办学理念,将学生英语水平视作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将英语教育教学放在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中与专业教学同等重要位置;将英语教育国际合作提升到影响国际合作办学成败的高度出台相关政策规定,使英语教育国际化战略规范化、常态化。从教师层面讲,要努力融入国际化浪潮,率先实现自身的国际化。个体国际化,才能最终实现学校师资的国际化,只有有了国际化的师资,才为实现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可能性。从学生层面讲,要知道作为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学生,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能否享受国际教育,英语是难点。
2.课程体系国际化。
所谓课程国际化,主要是指从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都体现出国际化趋向,课程国际化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1]课程国际化应包含课程目标的国际性与课程体系的国际通行性。具体应从三方面理解:课程目标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国际化、课程内容的国际化。[2]我们可以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国际化理解为“外语课程、国际区域研究课程的开发设置过程”和学科普遍化的(universaliation of disciplines)”的过程,[3]具体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是我们所称的双语课程,即某些专业课程要使用国际学术界通用语言——英语来进行教学。学生能否听懂,适应双语教学,考验着学生的外语能力,也考验着项目英语教育水平。课程国际化首先要强化学生英语基本功,同时要增设英语人文课程,使学生不仅有英语技能,还要“有文化”;第三要以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为主,加强双语课程与教材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4]并积极与外方合作院校联合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制定课程建设规划。
3.办学环境国际化。
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各高校都有较为成熟的依托体——国际学院(或为国际教育学院,或为国际交流学院,名称不一而足),国际学院与其他院系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先驱与试验田,可以说举校瞩目。国际学院无论从硬件还是从软环境,都应该有深深的国际化印记,并充斥着浓厚的国际化氛围。办学环境国际化的实现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以国际学院名义积极与合作院校及国外其他大学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2)同时出台鼓励政策与措施,鼓励国际学院师生出国进行长短期交流,使教育国际化在个体身上付诸实践。(3)尽可能开通网上教育市场,使学生在规定的引进课程之外,能最大限度的享受不出国门就能获得的国际化教育资源。(4)在与外方合作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扩大与外方学生的各项交流互换活动,吸引外方学生到中方学习部分课程,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国际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外语学习的实践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外语教育国际化氛围。[5]
4.师资队伍国际化。
教师个体也要树立国际化理念,理念树立之后,才能坚定地将之付诸实践。教师是课程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只有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视野、掌握良好的外语基础和高文化素养的教师才能胜任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工作;只有有了“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具备良好外语水平的教师”,才能成就国际英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师资相较于其他一般学院,在国际化程度上已有了较大提高。首先是引进来。项目都会引进若干门外方课程,并由外方教师亲自执教,是项目师资队伍国际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要走出去。项目执行过程中,一般每年都会派遣中方教师到国外学习、培训、交流,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外语能力,尤其是基础课骨干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国际化师资。但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尽管有以上措施,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应采取多种途径,调动各方因素,利用好现有资源,积极开辟,寻求新的资源,从引进和培养两方面同时入手,充分实现师资队伍国际化。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英语教育国际化战略,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办学环境、师资队伍等方面采取具体的国际化措施,才能真正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外合体办学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助推高校跨越式发展。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将推动和支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以及英语教育的发展。二者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因此英语教育国际化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发展扩大的先决和基础。对于学校发展乃至于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都具有重大意义(如图1所示)。
图1
[1]胡建华.中国大学课程国际化发展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7(9):69.
[2]季诚均.关于大学课程国际化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3(4):70.
[3]Asa S. Kn owle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Jossey Bass Publishesrs, San Francisco,1977,2293-2295.
[4]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btrc.edu.cn.
[5]张贞爱,王克非.韩国外语教育国际化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345-349.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theStrategyofInternationalizingEnglishEducationintheSino-foreignJointProgram
Zeng Jianku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0;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Hu’nan 415000,China)
Sino-foreign joint program in running schoo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for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o adapt itself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blend in its tide. The Program is an exploration and a practice for the reform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 Under the mod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nglish educational concept, curriculum system, school environment, teaching staff, etc.. The goal of the analysis is to prove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find the methods to develop the program sustainably.
Sino-foreign Joint Program;English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曾健坤,博士,湖南师范大学;讲师,湖南文理学院。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研究,编号12YBA241)的阶段性成果。
1672-6758(2013)10-0074-2
H31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