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脉血康联合路优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2013-11-22戴艳萍张春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程度康复

齐 丹,戴艳萍,李 军,靳 美,张春媛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继发精神障碍疾病,几率很高,发生率为30%~50%。脑卒中后抑郁表现为言语减少、情绪抑郁、睡眠障碍、兴趣缺乏、食欲不振、精力减退、主动性差、不配合康复治疗等。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悲观,对今后的生活和疾病康复失去信心,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躯体残损功能和言语功能有消极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增加死亡率。该病已成为影响患者功能康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1],故应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6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及《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CCMD-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评分不低于17分。全部患者既往无脑器质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史,无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无严重的痴呆(MMSE<17分),无药物依赖及过敏史 ,无意识障碍、失语,近2周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58.4±7.2)岁;脑梗死35例,脑出血5例。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0.1±6.8)岁;脑梗死34例,脑出血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和护理。治疗组给予路优泰1片/次,3次/天,同时口服脉血康2粒/次,3次/天。对照组单纯给予路优泰治疗1片/次,3次/天。对失眠严重者两组均可以使用小剂量安定类药物对症处理。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6周末分别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物理检查。

1.3 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6周末评分。采用HAMD评定抑郁程度,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HAMD、C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HAMD及CS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末各项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详见表1、表2。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x±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x±s)分

3 讨 论

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Bleuler在1924年就已经认识到脑卒中患者经常伴有行为和心理障碍,并且于1951年提出脑卒中后抑郁情绪可以持续数月或更久[4]。脑卒中后抑郁的高峰期发生在病程达(3~6)个月,早期表现隐匿,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不愿谈及病情或极力掩饰,故脑卒中后抑郁早期极易被忽视。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倾向于PSD是多因素介导的神经生物学因素(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参与发病。一般认为脑部器质性损害起到主要作用,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可能与大脑损害引起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之间平衡失调有关。路优泰是一个纯天然植物提取物,其中含贯叶金丝桃素、金丝桃素、伪金丝桃素和黄酮醇甙等成分,可均衡地抑制重吸收泵对5-HT、NE、DA的再摄取,抑制突触前膜NE受体密度,增加突触间隙5-HT、NE、DA神经递质浓度,具有抗抑郁、焦虑和烦躁不安等作用。

脉血康的主要成分是水蛭素,实验证明脉血康胶囊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黏附,明显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具有很强的纤溶活性和抗凝血活性,改善脑灌注不足引起的脑缺血缺氧状态,促进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脉血康与路优泰联合作用,提高了抗抑郁效果。

本结果显示,脉血康联合路优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显著优于单用路优泰组,HAMD量表评分逐渐降低,抑郁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CSS评分逐渐降低,神经功能恢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6周末各项评分改善更明显。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脉血康联合路优泰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通过减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各项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提高PSD患者的生活质量。

[1] Tharwani HM,Yerramsetty P,Mannelli P,et al.Recent advances in poststroke depression[J].Curr Psychiatry,Rep,2007,9(3):225-231.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中华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9.

[4] 于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4(5):404-406.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程度康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