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及安全性荟萃分析

2013-11-22孙雷焕曾令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室性步长

孙雷焕,盛 莹,张 超,颜 虹,曾令霞

采用Meta方法分析稳心颗粒与其他药物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用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比较,评价稳心颗粒的疗效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RCT),样本量≥10例,受试者年龄≥18岁,是否采用盲法、有无失访不限;诊断标准参照国家或国际公认的室性早搏标准。治疗组干预措施为稳心颗粒,以西药或安慰剂治疗为对照,其他干预措施如常规治疗、其他药物加载须在两组间一致。预期获得的结局判定标准公认、权威,且至少包括Holter疗效、心电图疗效、症状改善、不良反应中的1项。

1.2 排除标准 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者。描述性研究,无对照组。试验设计不严谨,统计方法不恰当。重复发表文献。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1.4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日期为1995年1月—2011年4月为止;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据库(WF)、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Cochrane图书馆、ISI、BMC。中文检索关键词为:稳心颗粒、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室早;英文检索词为:Wenxinkeli、Wenxin keli、Wen xin ke li、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最终共筛选符合标准的中文文献69篇,英文文献0篇。

1.5 质量评价 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包括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及失访/退出4条。根据研究满足条件分为A级、B级、C级。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RevMan4.3进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计数资料二分类数据采用危险比RR及其95%的可信区间CI。计数资料采用权重的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及其可信区间95%CI表示干预结果。

1.6.1 异质性检验 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1;用I2评估异质性大小。

1.6.2 选择统计模型 异质性较小的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中等度异质性及异质性较大的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

1.6.3 发表偏倚评估 利用RevMan 4.3绘制倒漏斗图。

2 结 果

2.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1-64]初检出相关文献232篇,其中CNKI 134篇,万方4篇,CBM249篇,VIP4篇。最终纳入69篇中文文献,共计5 449例患者,试验组2 788例,对照组2 661例。

2.2 室性早搏疗效的有效率 共有63例随机对照试验报告了临床疗效,I2=59.5%,较高异质性,倒漏斗图可见,无明显的发表偏倚。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稳心颗粒与对照组比较,其室性早搏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8%,RR:1.18(1.14,1.23),详见图1。

图1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合并效应值分析结果

2.3 中医证候疗效 共有4个随机对照试验报告了中医证候疗效,I2=74.6%,异质性较高,倒漏斗图可见有明显的发表偏倚。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总体而言稳心颗粒与对照组比较,其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2.3%[RR:1.523(1.136,2.041)]。详见表1。

表1 稳心颗粒治疗中医证候疗效合并效应值结果

2.4 动态心电图疗效 共有6个随机对照试验报告了动态心电图疗效,I2=0%,异质性较小,且无明显的发表偏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稳心颗粒与对照组比较,动态心电图疗效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6%[RR:1.16(1.05,1.27)]。详见表2。

表2 稳心颗粒治疗动态心电图疗效合并效应值结果

2.5 24hHolter改变 共有19个随机对照试验报告了24h Holter改变,I2=99.6%,异质性较大,存在有明显的发表偏倚。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总体而言稳心颗粒与对照组比较,24h Holter改变明显低于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24hHolter改变合并效应值结果

2.6 其他指标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心悸症状、胸闷症状、心电图疗效等指标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服用胺碘酮、美西律片、普罗帕酮、倍他乐克、心律平等)。详见表4。

表4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其他结局指标疗效综合分析

2.7 不良反应 共有37个(1 666例)随机对照试验报道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其中稳心颗粒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125例。虽然从不良反应的情况可以推测一些反应可能与基础治疗有关,但报道内容不详细且未说明是否经过因果关联分析,因此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头晕(31例)、恶心(23例)、口干(6例)、消化道反应(13例)、胃肠道反应(13例)、上腹不适(10例)、颜面潮红(9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窦性心动过缓(9例)、夜间房室传导阻滞(2例)、血压下降(2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夜间房室传导阻滞(2例)。经过 Meta分析稳心颗粒与对照组比较,I2=39%,倒漏斗图可见明显发表偏倚,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0.51,0.37~0.71)。

3 讨 论

室性早搏可演变成致命性快速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的生命[22]。目前临床上抗心律失常药大多有一定的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并有严重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而且长期服用效果不佳,容易出现耐药性,副作用明显[18]。

稳心颗粒是中国第一个调节多离子通道(Na+、K+、Ca+)广谱抗心律失常,显著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慌、心悸、胸闷等自觉症状,有效改善心脏功能,不会引起新的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33]。它是根据中医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化瘀的功能[43]。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党参含有菊糖和多种氨基酸,有抗血小板聚集和增强免疫、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作用[60];黄精具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作用[27];三七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抑制窦房结及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调节心肌缺血、缺氧状态[27]。甘松理气开郁,药理实验表明,其含有缬草酮,与心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中的特异蛋白相结合,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并能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及传导系统的动作电位时间,可打断折返激动,消除心律失常[32]。对心脏、肾脏、肝脏、脑的影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无诱发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证据,口服安全有效[3]。无论从中医理论、现代药理研究及本研究结果,均证实稳心颗粒对心源性和功能性室性早搏服用安全、疗效确切,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相比较,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从Meta分析的倒漏斗图来看,纳入的研究质量高低不等,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和测量偏倚;另外,各RCT试验化疗方案和给药剂量、强度的不同,可能导致了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本研究分析,可得出稳心颗粒治疗心血管病的相关临床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的对照研究应为大样本量、采用正确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双盲的研究设计,制定并采用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采用统一的计量单位,阴性结果的研究也应进行总结发表。

[1] 曹德腾,王波.稳心颗粒治疗脑卒中后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3):28.

[2] 常会清,刘先明,张德才.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9):43.

[3] 戴慧,戴琴,杨重俊.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效果观察— —附78例报告[J].临床实践,2009,27(14):138-139.

[4] 丁嘉宝,潘杰锋,崔腾斌.冠心病房室性早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153-154.

[5] 方东升,袁俊强,徐杰.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并室性早搏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8,3(20):82.

[6] 冯长有.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40例[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5):89-90.

[7] 郭锋,李玲,龚晓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12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2):101.

[8] 郭欢.稳心颗粒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3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6):647-648.

[9] 韩文功.稳心颗粒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并室性早搏42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8,27(4):15.

[10] 和春芳.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对室性期前收缩自觉症状缓解情况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98-99.

[11] 胡金玉.稳心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7):14-15.

[12] 加银吉.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7(7):620.

[13] 江丽,黄守春,杨锦南.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4):216-217.

[14] 江期论,杨昌,宁魏雪,等.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对比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4):12-13.

[15] 金宝发 ,韩文功.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并发室性早搏[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5):307.

[16] 李春伟.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观察[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0,12(3):160-162.

[17] 李建华,许玮,林小小.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8):206-207.

[18] 李晓燕,万启南.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21(7):410.

[19] 李秀华.稳心颗粒与谷维素合用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4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31.

[20] 李艳红,赵阳.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60例[J].中国药业,2008,17(15):69.

[21] 李玉峰,闫卫红,鲁卫星.稳心颗粒与慢心律对照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3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5):264-265.

[22] 王丹茜.中药稳心颗粒与心律平对照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D].硕士论文.

[23] 廖瑜修.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临床观察[J].临床杂志,2009,18(2):62-63.

[24] 张英,张永庆,谌传琴,等.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治疗心率增快型功能性室性早搏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5):70-71.

[25] 刘建和.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0):922-924.

[26] 卢政.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2):1455.

[27] 罗桂芹,李盈,刘红.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50例[J].中医杂志,2010,51(5):415.

[28] 罗学林.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42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7):11-13.

[29] 马艳玲.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3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8):522-523.

[30] 彭世勤.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并室性早搏4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4):13.

[31] 张书申,周生文.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43例疗效观察[J].河南大学学报,2008,27(2):55-56.

[32] 盛小侠,冯宇.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8):4946-4947.

[33] 宋海燕.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观察[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11):61-62.

[34] 宋书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122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7):619.

[35] 孙刚,张波.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证12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0):793-794.

[36] 郑云栓,徐生波.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6):104.

[37] 孙立平.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00-101.

[38] 赵奕虹,墨俊卓.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10-111.

[39] 王成凯.中西药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39.

[40] 张丽萍,柳永华,张浩.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53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12):34-35.

[41] 张功己,黄玉树,李喜青.稳心颗粒联用倍他乐克治疗频发室早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08-109.

[42] 王万华.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10):847-848.

[43] 王小莉.稳心颗粒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1):1020-1021.

[44] 王昕,张丽.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6,27(9):1099-1100.

[45] 赵秋良.稳心颗粒治疗室早的疗效及安全性[J].南华大学学报,2006,34(1):130-132.

[46] 占林兵,谢波,胡北平.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2):119-120.

[47] 吴新卫,岳磊.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8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8):487-488.

[48] 吴渝陵,彭向萍,吴非飞.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06,15(20):58-59.

[49] 夏国强.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室性早搏2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120-121.

[50] 许晓琼,孙明.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病人心率及主要症状改善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9):800-801.

[51] 薛光彦.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3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0):31-32.

[52] 薛经文.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6,5(1):45-46.

[53] 颜国富.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7,13(4):24-25.

[54] 杨朝阳.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49-150.

[55] 杨国栋,高天宇,刘东辉.稳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为主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8(2):1-2.

[56] 杨靖,何劲松,杨小英.稳心颗粒合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3):18-20.

[57] 尹业实,胡晓辉,尹小平.稳心颗粒治疗心绞痛并室性早搏38例[J].中医杂志,2006,47(10):764-765.

[58] 于首洋,于首元.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8):62.

[59] 余泽琪.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6):474-476.

[60] 岳丽.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201-202.

[61] 刘丹,张仕.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患者心电图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0):44.

[62] 邱清华,张丽洁.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及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4):405-406.

[63] 王凤梅,绍惠梅.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3):473-474.

[64] 王会芳,张爱旗.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治疗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9):37-38.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病室性步长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沉默的杀手——心脑血管病,5秒要人命,该如何预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基于逐维改进的自适应步长布谷鸟搜索算法
一种新型光伏系统MPPT变步长滞环比较P&O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