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与普萘洛尔配伍治疗心房纤颤41例疗效观察
2013-11-21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721001赵俊雪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721001) 赵俊雪
冠心病原名冠状动脉心脏病,它的发病机制是因为大量脂质堆积在冠状动脉管内,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继而狭窄,影响心脏供血,继而引发心绞痛。而冠心病性心房颤动是其发病的临床症状之一[1]。胺碘酮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线药物,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胺碘酮与普萘洛尔配伍治疗冠心病41例,并与41例仅用胺碘酮患者作对照观察,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择慢性冠心病性心房颤动患者82例,均通过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确诊为冠心病。入选标准:①心功能NYHA分级≤Ⅲ 级;② 均为冠心病性Af,且Af病史≥3个月。采用单盲、随机将临床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其中A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8±13.4岁,左房内径47.3±3.7mm,左心室射血分数54.3%±4.2%。B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1.6±11.5岁。左房内径46.9±4.0mm,左心室射血分数56.7%±3.8%。82例患者均对胺碘酮和普萘洛尔无禁忌证。
2 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下,A组患者每次给予胺碘酮(上海静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00mg口服,3次/d,有效后用量维持100~400mg/d;普萘洛尔(华源众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0~20mg口服,3次/d。两药坚持服用两年。B组患者仅单独使用胺碘酮,用量同观察组,坚持服药两年。
3 疗效评定 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观察,每两月进行1次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冠心病性心房颤动的康复情况。显效:慢性心房颤动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心房颤动不发生或发生次数减少75%以上。有效:慢性心房颤动未能成功的逆转成正常的窦性心律,但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心室率能维持在在65~80次/min。无效: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4 统计学处理 对组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 果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见附表。治疗观察1年后,A组康复人数明显高于B组(χ2=7.312,P<0.05)。
附表 两组患者康复人数比较[n(%)]
讨 论
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导致心脏自身的供血不足,而心房颤动通常是其临床表现之一。心房颤动可以是阵发性或持续性,其心电图特点是正常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其中V1导联最为明显[3]。而胺碘酮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它可以广泛性的抑制Na+、Ca++、K+等多种离子通道,通过对多种离子通道的抑制从而使血管平滑肌舒张,促使冠状动脉的扩张,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避免了心肌细胞因为长时间缺血而受到更大程度的损伤,大大减少心肌耗氧量,使因患冠心病导致心房颤动的几率大大降低[4]。而我院采用胺碘酮联合普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示:联合普萘洛尔比单独使用胺碘酮的临床疗效好,它的总有效率为85.37%,大于单独使用胺碘酮(58.54%),说明患者使用联合用药后的康复人数大于单独服用胺碘酮。在显效方面也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20例,远大于对照组。用药两年后,患者由房颤转为窦性心律的人数增加。普萘洛尔为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它对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具有良好疗效,用药后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和心排出量减低,冠状血流量降低,心耗氧量明显减少。又因为它是抗高血压症的首选药,而高血压症往往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原因之一,普萘洛尔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降压作用,即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放、在不同水平上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和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这样就可以从根源上来治疗冠心病。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个体口服相同剂量的普萘洛尔,血浆浓度相差可达25倍,这可能由于患者的肝消除功能不同所导致。因此,临床用药量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适量剂量。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胺碘酮联合普萘洛尔的用药方法可以较大程度的抑制心房颤动,对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由于随着冠心病患者不断增加,传统的用药已不能满足患者要求,所以联合用药应不断尝试,以求更好的治疗患者。
[1]王 勇,李中峰,陈建新,等.基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小型猪血清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研究[J].分析化学,2011,39(8):1274-1278.
[2]陈 杭,孙 磊,叶树明.基于心血管系统低阶模型的无创血压仿真与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8,25(3):670-672.
[3]谭 珂,潘新华,熊岳山,等.冠心病介入治疗虚拟仿真系统关键技术[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2,34(1):161-164.
[4]高阅春,何继强,姜腾勇,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3):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