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关闭”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2013-11-21池文杰
■池文杰
“声带关闭”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池文杰
歌唱技术不断地被创新,在这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的分歧。即便是相同的唱法,由于每一个人对于唱歌技巧运用时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唱歌的理解便也就常常不同,在这我简单谈一谈我对演唱中“关闭”的一点感受。
笔者在声乐演唱学习过程中,曾时常走入误区。直到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著名声乐教授孟玲老师的教诲下才发现,声带不规则闭合是导致长期处于误区的因素之一。
一.声带关闭在演唱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演唱过程中声带的关闭是极为重要的,虽然掌控关闭的力度有大小,但其必须是贯穿始终的。没有了声带关闭,声音就没有了质感,失去了灵魂,降低了音高,也减少了弹性,当然还大大地增加了声带病变的可能……然而,声带关闭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和其他的一些歌唱技术加以结合,声音的魅力才能够完全的展现出来。
为什么声带关闭必须贯穿于声乐演唱的始终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声带关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首先,我们从生理角度来分析声带关闭在演唱中的必要性。
到底什么是声带关闭呢?喉部科学中提到:声带关闭是指两片声带绷紧后相互贴合在一起时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声带的振动是相对稳定的。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挡住气体的不规则外泄。把气息关闭起来加以规则的控制,使之与声带的振动有机的结合,从而发出干净、动听的声音。但若是声带完全关闭了,气都出不来,还怎么谈声音?其实我们常说的声带关闭发声,只是相对与呼吸状态下的声带而言,呼吸状态下的声带是完全分开的,而唱歌时的关闭也绝非绝对的关闭。关闭发声状态下两声带之间是有一定缝隙的。声带绝对闭合的状态下,连气都出不来,更别说歌唱了。
其次,弄清了声带关闭的生理机理,我们再谈谈声带关闭的分类。声带的关闭分为:主动关闭与被动关闭,或称之为有意识关闭与下意识关闭。下意识关闭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便是如此,也就是声带的被动关闭。因此,很多人认为,歌唱的声带关闭就是一种被动的关闭,是因气息快速通过声带时产生的吸力使声带靠拢而发声。但使人产生疑问的是,如果歌唱时的声带关闭,仅仅是被动关闭那么简单的话,也许歌唱就没什么技巧可言了。所以,歌唱的声带关闭,必定是主被动关闭的结合,在中低声区多是被动关闭,自然的关闭,而到了一定的音高,就一定有主动关闭的成分了,也就是刻意的关闭。而这种主动关闭,也正是我们控制声音的真声成分和假声成分多少的必不可少的技术。
然而要熟练掌握这样一门技术,首先要了解:声带主动关闭和被动关闭前后的声音的区别。
声带如果没有主被动关闭会是怎样?首先,有一点值得关注:有很多初学声乐的人常常会练完声后嗓子发哑发暗。其实多半是因为声带高频振动下,不规则的声带关闭导致的。所以,只有当两片声带有机地闭合在一起,留下一个规则的小缝隙,声带振动时能够减少摩擦并得到气息的支持与保护,才能更好的发出声音且大幅延长歌唱生命。
其次,比如美声唱法需要有足够的穿透力,在那么大的歌剧院如何才能使演员的声音不借助器材而有效地到达每一个角落呢?当声带规则的相对闭合后,改变了气流通过的空间,改变了气流的压力,从而加强了声音的凝聚力,使其变得具有穿透力和质感、又不会感到声音的空洞。
再者,声带关闭的程度可以改变演唱的音高。因为声带的关闭改变了声带在发生过程中振动的频率和振幅,而振幅和频率决定了音高!有的歌唱演员在歌唱中声带的漏气贯穿了演唱的始终,破漏的是非自然泛音也就成为了“破音”。而歌者唱的“破”的地方往往大都是在那些力所不及的高音上,所以声带的适度关闭对于演唱高音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因此,不懂得声带关闭的歌者也就失去了真正演唱高音的能力。
二.声带闭合的控制方法
歌唱的艺术不仅是理论,它还需要长期的、经过指导的实践和练习。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去体会声带的主被动闭合。闻花状的打开喉咙,气息呈管道状吸入,吸气后的主动憋气是一种非自然的动作,就是主动闭合。当然这只是大致的抽象概念而已。有的老师一般在教学生如何主动关闭的唱高音时,会引导学生:当你被惊吓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唱高音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主动关闭。这也是体会关闭的方法之一,关于声带闭合,我个人觉得应该借鉴戏曲的某些发声方法,用“咦”这个字来轻轻的往头腔里灌并形成一条抛物线,做出顿音或延长音。在此基础上,再把气息自然地叹下来,腰部本能的用力压迫气流冲击声带,在关闭的状态下感觉声带稍稍留出一小道缝隙,气流穿过并附着于声带产生振动发声,这样关闭声带状态下的发声就完成了。当然这一切都要在老师长期的指导下和自我练习磨合之后才能完成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气流的贯通和弹性。音高的改变也不会再那么的困难。
了解了声带关闭的大概后,我们还需把握一个度。我在歌唱时关闭的感觉是:喉头吸开后,保持在“咦”的点上,找那种觉得声带刚刚好自然贴附上的、薄薄的感觉。切记,不要过重、过分用力,留有一丝余地,不要过分刻意地去寻找关闭的感觉。解决完了关闭,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歌唱中的其他几要素。
孟玲老师曾提出在歌唱活动时是关闭、呼吸、发声、共鸣这几点是同时出现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首要是喉咙的打开,喉头自然稳定后,确保做到声带关闭,然后笑肌兴奋抬起,气息自然管状吸到腹部(所谓的丹田处)身体感觉非常舒适的延展开来,然后在丹田处起音,去体会完全关闭状态基础上去发声歌唱。
只有当喉咙打开,喉头稳定,声带科学的关闭后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封闭的管道空间,内部有了足够压力,气息才能够通畅,也只有气息通畅时,才真正有可能把声音送到共鸣点,发出美妙的歌声。当然,语言的表达和声带关闭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只有在声带关闭的状态下,咬字才能干净利落。既可表现的铿锵有力,也可展现的无限深情。歌唱艺术就是声带关闭和呼吸,语言、情感科学的大融合
综上观点,声带关闭在歌唱艺术中是不可忽略的,它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毋庸置疑,是每一个歌唱者应该和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