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与文化馆建设
2013-11-21陈少华
■陈少华
免费开放与文化馆建设
■陈少华
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文化馆免费开放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途径。在免费开放的背景下,文化馆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基础建设和管理制度,提高馆区文化服务水平。同时,注重服务途径的多样化和服务内容的特色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
文化馆 免费开放 精神文明 地区特色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道:“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文化馆是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对普及群众文化和推广精神文明建设有深远意义,同时也给文化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免费开放的背景下,文化馆如何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文化职能受到越来越多文化工作者的关注。
一.注重文化发展实行免费开放
文化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实行文化馆免费开放对提高群众文化素养、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群众文化素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兴旺发达不仅要靠经济的腾飞,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作为支撑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有限的文化获取途径、昂贵的文化学习费用严重阻碍了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实行文化馆免费开放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使群众充分享受文化的熏陶,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呈现出空前活跃的景象。在过去的业余生活中,群众活动往往比较单调,有的甚至充满赌博等不良倾向,这种乏味的业余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精神水平日益成为大众的追求。文化馆的免费开放给群众的业余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各种带有民间色彩的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证了群众业余生活的质量。
(三)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是是由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是提供群众文化服务的主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实行文化馆免费开放是完善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手段,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合理策略推动馆内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免费开放工作是摆在文化馆工作人员面前的重大问题,在当下的文化馆建设中尚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部分。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实行,前来文化馆参加文化活动的群众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受资金、技术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很多文化馆场地有限,不能满足大量群众的文化需求;场地管理政策和管理机制比较滞后,安全防范措施和环境基础设施存在问题;而文化馆的服务人员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整体文水平偏低,无法形成一支规范高效的文化服务队伍。文化馆必须运用合理策略,推动馆内服务质量的提高,为群众文化权益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基础建设
规范完备的基础建设是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前提,免费开放不仅要是群众能够免费进馆,而且要保障群众参加文化活动活动的质量。在目前文化馆建设中,大多存在资金有限、场地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群众文化利益的实现,文化馆工作人员要争取各方面支持,加强馆内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政府需提高对文化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文化馆建设投资,整合各地松散的文化资源场所,如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服务用地、各单位文化服务场所等,形成统一规范的文化建设用地,不断拓展文化馆场地,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其次,文化馆要加强与社会资源的联系,扩大自身影响力,争取社会外来资金的支持;最后,馆内设施要根据免费开放的政策进行调整,由于免费开放后,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认识水平的进馆人员大量增加,馆区指示牌、解说词等的制作要通俗易懂,科学全面,满足不同类型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完善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推动免费开放工作的保障。随着文化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参加文化活动活动的群众不断增加,原来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求。文化馆要按照具体形势制定适宜的管理机制,促进馆区管理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根据免费开放工作的深入推进,馆区要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使入馆人员理解参加馆内文化活动的章程和秩序,引导群众有序参加馆内项目。着力于健全馆内应急机制,增加馆员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文化馆要认真落实送戏下乡、农村电影展播等工作,完善文化服务体系,使百姓享受到文化普及的丰盛果实。
(三)优化服务队伍
文化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素质优良的服务队伍,高效高质的服务团队是打造服务品牌的关键。在免费开放的背景下,文化馆建设要以群众文化利益为出发点,优化馆内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
作为文化馆管理者,一方面要采取严格的人才引进制度,遵循择优录取原则,吸引社会优秀人才的加入,在人才的选拔和提升上,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引进文化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掌握行内最新最前沿的管理方法和技能技术,提高馆内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此外,招募文化服务志愿者也是优化馆内服务的有效途径,志愿者往往具有公益心强、综合素质高、对文化事业感兴趣的特点,积极组建文化馆志愿者服务队伍将有力促进馆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利用有效原则提升建设成效
免费开放降低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门槛”,文化馆建设要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实现文化服务途径的多样化,增加文化活动内容的特色性和层次性。
(一)服务途径多样化
多种多样的文化服务途径方才激发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文化馆要大力开发服务途径,拓展服务空间。
户外广告宣传有广泛的群众影响力,文化馆可以通过制作公益活动广告单、文化宣传栏等吸引群众的注意力;电视媒体也具有受众广的特点,文化馆通过联合社会媒体,能够有效增加群众参与的热情;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世界,文化馆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文化网络服务平台,为群众随时随地提供贴身的文化服务。
(二)文化内容特色化
千篇一律的文化内容易引起群众的厌倦情绪,文化馆要注重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创设数适合当地群众审美观点的文化作品。
在民间存在大量的文化娱乐活动,文化馆工作人员可以深入民间进行文化调研,挖掘本地区的文化特色,打造地方文化独特品牌。组织民间文化比赛和文化演出,既能够促进民间艺术爱好者的技艺提升,又给广大群众带来传统艺术的熏陶,促进民间文化的传播。
(三)关注群众层次性
文化馆服务的对象是普通群众,受教育经历、文化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群众的文化需求具有层次性,文化馆工作中要关注不同层次的群体。
在具体的文化建设中,应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制定不同的文化活动方案。如在文化比赛中,即要有适合老年人口为的戏曲表演、说书表演等,又要有受年轻人欢迎的歌舞表演、魔术演出等。同时,保证馆区免费开放的内容和时间与参与对象相适应,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群众的文化需求。
综上所述,文化馆建设要以免费开放为契机,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优化馆区服务质量。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设计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方案,使群众在文化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充分感受到免费开放给生活带来的实惠和乐趣。
[1]张惠玲.文化馆免费开放[J].山西青年.2013 (12).
[2]肖琳.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思考[J].大众文艺. 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