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篇弹词《雷雨》舞美灯光的首次吸纳

2013-11-21陈祺皞

剧影月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繁漪周萍布景

陈祺皞

就舞台艺术来讲,话剧版的《雷雨》诞生80多年来早已被经典化,此外还拥有电影、电视、沪剧、京剧、评剧等其他形式的艺术呈现,在这么多年中,经历了不断被接受、阐释的过程,而且都有不俗表现。经典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性,可以在不断变化的文化生态中获得新的意境。现在,用吴侬软语的弹词这一曲艺形式呈现在舞台上,对于苏州评弹来说还是第一次,吸纳舞美灯光的运用更是一种尝试与挑战。

一.舞台剧和评弹的表演样式

舞台剧是借助布景、道具、音效、服装等,通过角色的言行把任务和故事呈现在舞台上,演员的“一人一角”贯穿到底,舞美道具都是以1:1的比率达到仿真效果,给观众一目了然的视觉感受。而评弹作为说唱艺术,它完全是由演员扮作说书人通过叙述、描写、解释、评论和“起角色”来完成书台呈现的。演员“一人多角”在“角色”和“说书人”之间自由转换,而且是“一桌三椅”

不具备流动性。在戏剧舞台上演出评弹,如果场景、灯光不做精心布置和设计,那整个舞台显得空旷单调,演员显得相对渺小,演出效果将大打折扣。特别是《雷雨》在各大高校巡回演出的时候,观众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的审美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借鉴舞台剧的舞美灯光表现手法的同时,尽量达到演员、舞台、场景、灯光等方面的相对协调和统一,起到烘托作用,让观众感受到评弹艺术的独特魅力,既尊重传统又融入时代,既突破革新又原汁原味,在舞台的展现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布景的运用

从过去到现在,写实布景是舞台剧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布景样式,无论是内景或外景都为衬托和突出表演。《雷雨》不管是以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其布景应该是属于“半外景”,即院落内、屋内与屋外、楼房的一角等。那么评弹《雷雨》的布景不能按部就班,毕竟和话剧有所区别。在布景的设计上,既要反映时代背景,又要简捷明朗;既要尊重原著的情节,又要体现评弹的韵味。比如把一副放大的书法对联“克己复礼、家训其规”作为客厅主背景、三米多高的落地花窗把室内和室外有效地区分开来,主色调以棕色为主,这些传递给观众的视觉信息是要勾勒出一种沉闷的、令人窒息的气氛;一对落地“宫灯”分放两旁、花窗的上方又增加了花格护栏等,这些渗透江南元素的陈设来“以实带虚”,这种摒弃繁杂的纯写实风格的舞美处理在艺术创作上更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整个舞台的张力一下子把观众的视角带回到了80多年前,给人一个鬼魅深邃、沉重压抑、氛围阴冷的周公馆。这种环境的设计就像繁漪所感受的“地狱般的周公馆”,这种“闷”的空气似乎即将孕育出一场惊天动地的“雷雨”,似乎在周公馆深深的庭院里,被桎酷的她可以说是暴怒的雷雨的中心,她是罪人,亦是受害者,她有一颗被爱情遗忘的心。特别是第二回“夜雨情探”中,周萍要“入窗”这一段,说书人口中的那扇“窗”和背景中的落地花窗都被当作情节发展的道具,二者遥相呼应,引领着窗内的四凤和窗外的周萍、繁漪,以三人各自不同的心理变化而引发的行为动作将矛盾层层叠加;此时,观众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反应也会自然而然的相结合,既在规定的情景中得到统一协调,又在情节达到高潮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三.灯光的运用

虽然,评弹版《雷雨》中带有评弹“噱”的艺术元素,但主线没有脱离原著的悲剧色彩。因此,在灯光运用上不完全营造现实环境的照明烘托,而是力求用灯光渗透到人物心理的变化中,也就是说与人物内心活动、思想情感、动作节奏尽量保持一致,但又不能过多地作灯光的变化,以致削弱评弹所特有的魅力。因此,只能制造自然幻觉的手段,若隐若现,突出自然,把时间与空间条件结合剧情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比如第三回“骤雨惊雷”中,透过落地花窗的冷光、周萍面光的渐弱、繁漪面光的加强、琵琶三弦声、时而忧愁委婉时而高亢激扬的评弹曲调等,在这样的氛围里,说书人演绎的繁漪将爱与恨的交织诠释得淋漓尽致,繁漪就像是在江南庭院深处悄无声息地绽放了的一朵小花,优雅而清傲、痴情而压抑、艳丽而乖巧、叛逆而痛苦,穿过被灼伤了的眼睛,直逼进你的灵魂,寻找苦海深处的共鸣。随着人物情节的递进,整个场景似乎都弥漫着对死亡的轻声叹息。这时观众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到的是,外在环境冰冷压抑与内在繁漪火一般的情愫的强烈的反衬,此时的繁漪是痛苦的、是渴求爱而挣扎的。可以说灯光所营造的环境对衬托人物心理状态、推动情节发展、加剧情节的冲突产生了极大的功效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最后大结局中,“殇钟”慢慢地敲响、繁漪的笑声由近而远、背景灯光的逐渐明朗、面光灯的逐渐加强,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作为情节展现在舞台上,而是作为周朴园、繁漪和周萍心灵深处永久的剧痛,好像不时地在发出死亡的尖叫和痛苦的哀鸣,此时的繁漪终于在绝望中爆发。这些都更好地还原了《雷雨》的悲剧性,更衬托了人物的情绪、人物的冲突乃至人物的命运。

评弹《雷雨》布景、灯光的使用是一次尝试性的展现,追求的是造型上更为简捷、手法上更概括、视觉上更有冲击力的表现方式,把握和强化《雷雨》主题的内涵,并赋予原著别样的解读与情怀。今后还将在演绎中不断地修改和打磨,特别是在灯光气氛上面,还应侧重情绪、情感的渲染,在自然幻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如对闪电、下雨等方面去扑捉《雷雨》内在的情感气氛;在“花窗”这一有限的布景上,使灯光的自然描绘更加真实地体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关系,充分用“光”这一无声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在叙事情节中复杂的矛盾心理状态,达到相互融合,烘托渲染的重要作用,让评弹《雷雨》更具惊心动魄的舞台感,也为评弹今后的发展做一次尝试和铺垫。

猜你喜欢

繁漪周萍布景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繁漪“病”寓新探
繁漪“病”寓新探
我看《雷雨》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谈舞台布景技术的作用
天凉了下来
亲情与谎言 `
周蘩漪的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