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临床观察
2013-11-15翟燕燕焦丽强
翟燕燕 焦丽强
(河北省万全县中医院内二科,河北 万全 076250)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临床病常见的危重急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出血或糜烂,从而导致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局部心肌血流量下降,最终导致心绞痛发作。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常常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甚至诱发心源性猝死。2010-01—2012-08,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UAP 56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5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12例均为河北省万全县中医院内二科UAP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38~83岁,平均(50.4±8.9)岁;其中恶性心绞痛14例,自发性心绞痛12例,初发劳累性心绞痛8例,静息心绞痛11例,变异型心绞痛9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6例,高脂血症28例,糖尿病19例。对照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39~82岁,平均(51.3±7.8)岁;其中恶性心绞痛13例,自发性心绞痛10例,初发劳累性心绞痛10例,静息心绞痛12例,变异型心绞痛9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8例,高脂血症26例,糖尿病2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UAP的诊断标准[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胸壁心痛的诊断标准确诊[2]。
1.2.2 纳入标准 所选病例在入院前3.5 d内至少发作心绞痛2次以上,在治疗前休息状态下经心电图检查均具有明显缺血表现,ST段下移>0.5 mV或T波倒置。
1.2.3 排除标准 年龄>83岁;伴有凝血异常引起的任何部位活动性出血;非冠心病性心绞痛;非心绞痛发作时收缩压>22.61 kPa(170 mmHg)和(或)舒张压>14.63 kPa(110 mmHg);有急性脑出血或有脑出血病史;近6个月内有手术或外伤史;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西医常规治疗,卧床、吸氧、营养支持、禁烟酒,并根据病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降血压药及降血脂药等对症治疗。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47)2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1.3.3 疗程 2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间隔、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变化,比较治疗前后硝酸甘油日用量的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24 h缺血总时间、ST段压低及T波改变情况。
1.5 疗效标准
1.5.1 临床疗效标准 显效:胸闷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可不用硝酸酯类药物,伴随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胸闷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 50%以上,硝酸酯类药物用量减少 50%以上,伴随症状有改善;无效:胸闷痛次数及持续时间无改变,硝酸酯类药物用量无减少,伴随症状无改善[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2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静态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消失或ST段回升>0.1 mV,T波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由倒置或平坦恢复到直立;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恢复>80%。有效:静息心电图ST-T回升>0.05 mV但未达正常标准,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恢复50%~80%。无效:心电图无变化或加重[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3 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隔、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隔、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隔、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隔、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减少,发作间隔延长,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2.2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例
由表2可见,2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表现为胸部憋痛、心慌气短、疲乏紧张等,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进而破损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凝集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或阻塞,引起部分心肌缺血[4],血管痉挛或阻塞导致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出现缺血性心绞痛[5]。目前常规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以抗心肌缺血药物为主,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及调脂(他汀类)治疗,硝酸酯类药物主要以扩张周围血管而迅速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但本类药物可产生耐药性,且还有引起心率加快的缺点,相对禁忌证较多[6-7]。
UAP属中医学胸痹范畴,脏气亏虚是本,瘀血痰浊是标,属本虚标实之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中药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活性部分,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8],其主要成分丹参乙酸镁的含量超过80%,其余为丹参乙酸镁的同系物[9],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改善微循环、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清除自由基、减少凋亡等多途径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并有抗氧化损伤、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促进血管生成、增加冠状动脉流量等作用[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UAP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对UAP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电图ST段的缺血性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本研究提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UAP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3]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0,3(2):74.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
[5] 冯秀茹.硝酸甘油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8):751.
[6] 蒋鹏,张明.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3):125-127.
[7] 孔艳玲.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8(2):147-148.
[8] 刘耕陶,张铁梅,王保恩,等.丹参的7种酚类成分对生物膜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2,6(1):77.
[9] Jiang RW,Lau KM,Hon PM,et al.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affeic acid derivatives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J].Curr Med Chem,2005,12(2):237-246.
[10] 苗阳,高铸烨,徐凤芹,等.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观察[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7(10):23-26.
[11] 王明伟,张殿福,唐建金,等.丹参多酚酸盐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2):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