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的临床研究(附46例报告)

2013-11-09卢葵花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本院糖化空腹

卢葵花

(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湖北咸宁437100)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谢异常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由高血糖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肾功能衰竭、视力丧失及心血管疾病,因此长期的血糖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作为一项反映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情况指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对本院就诊的46例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FPG),并对结果对比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照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在本院就诊的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46例,年龄40~75岁,其中男27例,女19例;正常对照组50例,年龄35~75岁,其中男28例,女22例,为本院健康体检者,无肝、肾功能及血糖异常。两组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各4ml,分装于抗凝管和促凝管中,分别检测HbAlc及FPG。

1.2 仪器与方法

HbAlC测定采用生化层析法,仪器为 Nyco Card Reader II型特种蛋白定量仪,选用配套的原装进口试剂,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进行检测。FPG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仪器为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FPG、HbAlc的测定结果比较

糖尿病组的FPG和HbAIc值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FPG和HbAIc的测定结果比较

2.2 HbAlc与FPG的相关性

r=0.524,P<0.01,HbAlc与FPG之间呈正相关。

2.3 糖尿病患者FPG和HbAlc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比较

FPG和HbAlc联合检测的敏感性(97.8%)明显高于FPG(89.1%)与HbAlc(91.3%)单项检测(P均<0.01),见表2。

表2 HF患者FPG和HbAlc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敏感度的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病。临床上传统诊疗常以FPG或餐后血糖作为指导糖尿病治疗的指标,FPG作为诊断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测定FPG前患者需要禁食至8h,并且无法评价一段时期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HbAlc测定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取血,并且能反映患者检测前120d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许多研究显示HbAlc与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相关性。

本文通过对46例糖尿病患者FPG与HbAlc的相关性分析,说明FPG与HbAlc之间存在着正相关(r=0.524),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HbAlc与血中葡萄糖的含量高低成正相关,当血糖增高时,葡萄糖的血红蛋白也就随之增多,HbAlc的值也就越高。由于血糖的检测只反映抽血时的血糖水平,并且受到患者饮食、药物和身体状况及抽血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且不能说明较长一段时间的病情变化,相比之下,HbAlc不仅可以间接反映血糖浓度短时间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机体一段时间内糖代谢的状态,因此可作为人群中糖尿病普查和糖尿病患者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FPG≥7.0mmol/L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其敏感性较低。另一方面,短期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在就诊前数天或数周的短期节食能显著影响FPG的检测,但不会影响HbAlc的检测结果。本研究显示采用FPG或HbAIc来筛查病患者,其敏感性都较高,而FPG和HbAlc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敏感性(97.8%)。

大量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若长期将HbAlc水平控制8%以下,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将大大减少;相反,如果大于9%,表明患者血糖持续增高,发生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等并发症可能性明显增加,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本院糖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