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颌第一前磨牙X线法髓腔物理量

2013-11-09丁文杰丁继固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牙根管物理量上颌

丁文杰,袁 野,丁继固

(1.湖北科技学院五管医学院,湖北咸宁437100;2.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耳鼻咽喉科;3.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

上颌第1前磨牙髓腔形态非常复杂,临床上在进行牙冠腔和根管治疗时容易遗漏根管或根管充填不完全,导致治疗失败。且其与正畸、修复等学科的关系最密切[1],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外学者对牙髓腔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如Hess[2]首次通过硬化橡胶灌注法显示了根管形态。其后又有众多技术与手段被应用于牙冠腔和根管的研究[3],如连续断层解剖法,拍摄 X线牙片法[4],透明牙观察法[5,6],X 线多角度摄像法,CT 观察法由 Tachibana[7]在1990年应用于牙髓腔研究,MCT观察法及根管显微镜技术等。目前国内对髓腔研究较完整的是郑广宁等[8],在对根管形态结构和根管分型等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研究[9~12]。本研究特选择上颌第1前磨牙,先用肉眼观察牙冠、牙颈及牙根形态,记录单双根牙数目,再将实体牙拍摄X线牙片,用电脑配套的柯达成像系统测量X线牙片物理量,并对根管形态进行分型,以求探讨上颌第1前磨牙物理量值,为口腔临床实践提供牙体质物理量方面的数据,提高牙病的治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设备

收集外形基本完整,未记录性别、年龄的临床治疗性拔牙及淘汰的废旧标本上颌第1前磨牙100颗。消毒,清洁牙面,自然干燥,编号(1~100)号,保存备用。国产牙科X线机(南昌新长征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JYF-10D),KODAK 2200成像系统(美国柯达)。

1.2 实体牙X线片拍摄

将实体牙用橡皮泥固定在靶片上,球管距离靶片3cm,并保持距离固定不变,用平行投照法拍摄颊舌向、近远中向影像牙。曝光时间为4s,电压60kvp,用柯达成像系统进行影像记录、保存备用测量。

1.3 髓腔的物理量测量标准

X线片牙髓腔形态测量标准参照吴友农[11]和王惠芸[13]研究方法,结合本研究目的要求,对髓腔测量特制定如下测量标准:髓高(牙冠腔高):髓室顶与髓室底之间的距离;髓宽(牙冠腔宽):髓室的冠近中径与冠远中径之间的距离;根中颊径:颊侧根根中1/3的颊舌径;根中舌径:舌侧根根中1/3的颊舌径;根尖颊径:颊侧根距根尖0.5mm的颊舌径;根尖舌径:舌侧根距根尖0.5mm的颊舌径。

1.4 X线片牙根管分型标准

参照吴友农[11]对根管分型标准,结合本研究目的要求,对根管分型制定如下9种标准:Ⅰ-1-1型:Ⅰ-1-2型;Ⅰ-2-1型:Ⅰ-2-1-2型;Ⅰ-2-2型;Ⅰ-1-2-1型;Ⅰ-3-3型;Ⅱ-2-2型;Ⅲ-3-3型。

1.5 X线片牙髓腔物理量的测量

将X线片牙影像用电脑配套的柯达成像系统,按照上述所定的测量标准对X线片牙的髓高、髓宽、根中颊径、根中舌径、根尖颊径和根尖舌径进行测量。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X线片牙和透明牙物理量的的测量值,作统计学分析(均数与标准差、相关及回归)[14]。

2 结果

2.1 X线片牙根管类型及百分比

本研究在100颗上颌第1前磨牙X线片牙中观察到6种类型牙根管,其中Ⅰ-1-1型占33%,Ⅰ-2-2 型占17%,Ⅰ-2-1 型占13%,Ⅰ-1-2 型占4%,Ⅰ-2-1-2型占3%和Ⅱ-2-2型占30%。见图1。

2.2 X线片牙侧副根管类型及百分比

本研究在100颗上颌第1前磨牙X线片牙中观察到6种类型侧副根管,其中根管侧支占3%,根管分歧占3%,根管分叉占2%,管间交通占2%,管间峡占1%,其他形态占1%。侧副根管总发生率为11%。见图2。

图1 X线片牙根管类型标本图片组

图2 X线片牙侧副管类型标本图片组

2.3 X线片牙髓腔物理量测量

本研究100颗X线片牙髓腔物理量:髓高3.09±1.18mm,髓宽3.88±0.61mm,根中颊1.76±1.18mm,根中舌0.59±0.34mm,根尖颊0.79±0.89mm,根尖舌0.35±0.28mm。

2.4 髓腔物理量各测值的相关系数及回归

为了进一步证实X线片牙髓腔各测量值是否存在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则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测各值作了进一步的相关和回归的统计分析。见表1、表2。

表1 100颗X线片牙髓腔物理量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

表2 100颗X线片牙髓腔物理量显著相关指标的直线回归

3 讨论

3.1 统一根管分型的标准及其重要性

对根管分型国内外学者各有所见,分型标准也各不相同,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给口腔学对牙根的研究分型造成误解或错误统计。故制定统一的标准非常重要。参照吴友农[11]和 Vertucci[12]及其他学者对根管分型标准,结合本研究对根管分型的分析理解,找出规律性。现就对本研究制定的根管分型标准介绍如下,为以后其他学者对根管研究分型提供参考。

本研究对根管分型标准的制定,先按牙体外型的牙根数编码:①单根牙用罗马字Ⅰ表示,双根牙用罗马字Ⅱ表示,3根牙用罗马字Ⅲ表示,4根牙用罗马字Ⅳ表示,对其他多根牙的编号依此推理。②再用1、2、3、4等阿拉伯数字对根管数制定编码。如:单根牙中依牙根管数多少可随机编码定型。Ⅰ-1-1型:为1个根管离开髓室,根尖有1个根尖孔。Ⅰ-1-2型:为1个根管离开髓室,后分为两个根管,根尖有两个根尖孔。Ⅰ-1-3型:为1个根管离开髓室,后分为3个根管,根尖有3个根尖孔。Ⅰ-2-1型:为两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合为1个根管,根尖有1个根尖孔。Ⅰ-2-2型:为两个各自独立根管离开髓室,根尖有两个根尖孔。Ⅰ-3-3型:为3个各自独立根管离开髓室,根尖有3个根尖孔。Ⅰ-2-1-2型:为两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合为1个根管,再分成两个根管,根尖有两个根尖孔。Ⅰ-1-2-1型:为1个根管离开髓室,后分为两个,再合为1个根管,根尖有1个根尖孔。Ⅰ-3-3型:为3个各自独立根管离开髓室,根尖有3个根尖孔。其他类型编号依此推理。

双根牙中依牙根管数多少可随机编码定型。如Ⅱ-2-2型为两个牙根各自独立有1个根管离开髓室,3个牙根根尖各有1个根尖孔。其他类型编号依此推理。

3根牙中依牙根管数多少可随机编码定型。Ⅲ-3-3型是3个牙根各有1个独立根管离开髓室,3个牙根根尖各有1个根尖孔。其他类型编号依此推理。

上述对根管定型标准可对多根牙中的任何根管类型进行规范编码,易懂。避免了单根牙、双根牙或多根牙中牙根管数相同情况下编码的混淆。

3.2 髓腔物理量各测值的相关系数及回归

通过对X线片牙髓腔物理量各测值配对相关分析,排除无相关性(P≥0.05)的配对组别,对有相关性(P<0.05)的配对组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出Y随X变化的回归方程和P值)。从直线回归可得出因变量的值(Y)主要受自变量值(X)的影响,因此可用自变量值(X)来推测因变量的值(Y)。如可用髓高来推测根中舌径,其他配对组可依此推测。

上述结果说明本组上颌第1前磨牙根管类型主要是Ⅰ-1-1型、Ⅰ-2-2型和Ⅱ-2-2型。X线片牙的髓高3.09mm,髓宽3.88mm,根中颊径1.76mm,根中舌径0.59mm,根尖颊径0.79mm,根尖舌径0.35mm。用X线片牙研究牙的物理量方法简单、可行、实用,可为口腔临床实践提供牙体质物理量方面的数据,对提高牙病的治愈率有指导性意义。

[1]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8

[2]Hess W,Zureher E.The anatomy of the root canals of the teeth of the permanent and deciduous dentitions[M].New York:Willion Wood,1925:1

[3]Peters OA.Current challenges and concepts in the preparation of root canal systems[J].J Endodon,2004,30(8):559

[4]Vertucci.Rot canal anatomy of human permanent teeth[J].Oral Surg,1984,58(5):589

[5]Venturi M,Prati C,Capelli G.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y of lateral canals after root canal filling using a tooth cleaning technique[J].Int Endod,2003,36(1):54

[6]Ravanshad S,Ghoreeshi N.An invitro study of coronal microleakage in endodontieally-treated teeth restored with posts[J].Aast Endod,2003,29(3):128

[7]Tachibana H,Matsumoto K.Applicability of 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n endodonties[J].Endod Dent Traumato1,1990,6(1):16

[8]郑广宁,孙晓霞,黄定明.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形态的影像学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23(4):489

[9]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

[10]顾卫平.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的透明牙观察[J].口腔医学,2000,20(4):196

[11]吴友农,岳保利,史俊南.1769个恒牙根管系统的形态学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5,11(2):98

[12]Karta1 N.Rot canal morphology of maxillary premolars[J].J Endodon,1998,24(6):417

[13]王惠芸.我国人牙的测量和统计[J].中华口腔科杂志,1959,7(3):149

[14]倪宗瓒.卫生统计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4

猜你喜欢

牙根管物理量上颌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昆明地区人群下颌磨牙根管系统的CBCT研究
探讨儿童橡皮障在乳牙根管治疗术中的临床效果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电场中六个常见物理量的大小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