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税互替: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选择*
2013-10-30黄少安
许 云 黄少安
(1.山东大学 经济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2.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青岛 266012)
租税互替: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选择*
许 云1,2黄少安1
(1.山东大学 经济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2.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青岛 266012)
经济增长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也是评价各级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影响经济增长的原因很多,本文从税收、地租和官员晋升激励三个视角进行分析。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构建地租和税收互替的理论模型,通过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加以验证,然后引入官员晋升激励,分析政府政策选择对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租、税存在互替性;租、税显著提高要素的产出弹性,却不利于技术进步。官员晋升激励对技术进步显著正的影响。政府无论对租或税采取激励政策都会造成经济的扭曲,税收对经济的扭曲效应轻于地租。
租税互替;官员晋升激励;房地产政策
一、引言
根据金德尔伯格的研究,从17世纪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范围内42次重要的经济与金融危机中有21次左右都与房价的暴涨与暴跌有关。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房价不断上涨,世界银行制定的房价收入比标准是5:1,联合国的房价收入比标准是3:1。据2010年5月20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报告称,京、沪、深、杭四地纯商品住宅的房价收入比均超过14:1。在影响房价的诸多因素中,地价无疑是关键。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有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而土地转让金收入是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分。因此,地方政府一方面通过转让土地获取收入,实现在短期内快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弥补因税收收入不足对财政支出的制约,保持短期内经济高速增长的景象,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来看,地租和税收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另一方面,由土地供给的特性决定这种增长方式不可持续,而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将难以避免的推高地价,导致房价居高不下,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投资成本逐步攀升,从而削弱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下降,地区税收收入锐减,从这方面看,高地租对税收有挤出效应,因此在对经济长期影响上,地租和税收之间是互替的。在当前的官员晋升机制下,地区经济增长是首要的政绩考核指标,因此地区党政核心领导采取一切手段,甚至不惜以透支地区未来发展动力为代价,刺激经济增长。
通过省级面板数据验证租、税的互替关系,分析地方官员对租、税不同的激励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内容安排: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理论假设和模型框架;第三部分是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首先验证租、税间的替代性,然后分析党政核心官员在晋升机制激励下作出的不同选择对经济总量的影响;第四部分是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二、文献综述
在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Engen Eric和Skinne Jonathan研究表明,[1]在外生增长模型中,当税收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在沿着可能较长的转移路径向新的稳态转移过程中,短期产出增长率会相应做出调整;在内生增长模型中,税收可以通过税收结构和税率的调整来影响产出增长率,而且,税收的组合(即税收结构)与税收的绝对水平对经济增长来说同样重要,通过采用税基较宽的税收结构并加强有效管理来整合税收资源的国家,可以比征税水平普遍较低且无效率的国家有较高的增长率。 Se-Jik Kim通过建立一个包含一般税收体系主要特征的内生增长模型,估计了美国税收收入中性(税收收入全部用于财政支出)条件下,税收结构的变化对增长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有:一是税收结构的不同是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率不同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增长率差异的大约30%;二是偏好的不同可以解释增长率差异的大约4%,其余约70%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技术的不同;三是劳动所得税、证券债务率和通货膨胀也是解释经济增长率不同的主要原因。[2]李绍荣、耿莹根据不同税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所得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份额的增加会提高经济的总体规模,而财产税类和特定目的税类份额的增加则会降低经济的总体规模。[3]在地租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方面:Edward,Joseph和Hilber通过对美国的城市数据进行回归发现,地价与地区经济发展、人力资本高低呈正相关。[4]Brennan等所提出的“利维坦假说”,他们认为财政分权会导致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能力构成限制。[5]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推高房价的观点已为国内学者认可。[6]关于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官员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是对上级给予的政治激励的反应在很多文献中得到论证。
以上文献综述论证了财政分权是推高地价的元凶,地租是房价的重要构成因素,税收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官员引领辖区经济增长是对上级给予的政治激励的反应。研究基本上从单一视角,鲜少有综合研究地租、税收和官员晋升激励对经济的影响,黄少安、盛洪等学者较早从租、税两方面研究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7-8]黄少安等建立了数理模型,证明在静态框架下,政府财政收入满足“租税等价”原理,即政府通过土地租金融资和通过企业税收融资是等价的,其总收入水平只取决于土地资源总量,与融资方式无关。[9]在动态框架下,对于政府财政收入而言,在长期内也满足“租税等价”;即使在短期内,也存在“租税替代”关系,即政府来自于房地产的租金收入越高,来自于其他行业企业的税收收入越低,但是短期的替代关系不一定是等价的。基于租税替代原理,从影响资本和产出弹性的角度,实证检验租和税间的替代性,并且引入官员激励变量,研究地方政府对租、税不同政策选择对经济总量的影响。
三、租税互替理论假设和模型框架
假设1: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地租和税收,转让土地所得为地租,其他为税收收入,本文主要考察流转税(不包括营业税)、所得税。
土地出让金是在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基础上,对让渡土地使用权一方进行的补偿,因此土地出让金有地租的性质。本文定义的地租主要指土地出让金。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土地出让金收入使用权完全划归地方政府。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共设有19个税种,6个大的税类。各税类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份额一直以流转税类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所得税类。其他税收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占比多年以来一直维持在10%以下。本文将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概括为:税收结构优化,交易费用降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技术进步,要素产出弹性和使用效率提高,促使经济增长。文中税种选择占比最大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其中流转税是增值税和消费税两大税种之和(根据现有研究发现营业税和增值税存在严重的重复征税,本文剔除营业税)。所得税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和。其他税收占比较小不作考虑。地租对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与税收略有不同,可以概括为:地租提高,财政收入增加,官员晋升激励下政府支出增加,刺激经济增长,使技术进步和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从两者对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来看,地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直接。
假设2:各地区投入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劳动和技术,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主要受租、税的影响。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是由各种生产要素通过社会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体系,或经济制度组合在一起,生产出社会的总产出。在一定生产资源条件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决定的。资本和劳动的产出效率越高,经济的产出总量就越大,反之,经济的产出总量就越小。显然,对于既定的生产要素量,在不同的专业化和社会劳动分工体系中,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将会不同。租、税是财政支出资金主要来源,同时也决定了交易费用的高低。
假设3:各地技术的进步主要受收入和地方发展战略的影响,地区发展战略通常由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在财政分权和政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官员在晋升激励下,他们更容易选择能在其任期内,快速筹集资本,增加地区发展动力的政策,如实施税收激励和增加土地转让金收入等政策。本文选择各地省委市委常委中的中央官员的比例来衡量地方官员晋升激励下对地区发展战略的影响。中央官员到地方任职,原因比较复杂,但综合来看,中央官员比地方官员更有动力,使其任职期内的经济显著提高。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采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研究思路,分析增长的要素贡献,生产函数选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并对其进行改动,建立理论模型。
(1)
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本文实证分析模型:
(2)
四、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中国税务年鉴》,样本区间为2001年至2010年,30个省(不包括西藏)、区、市为样本。各地常委中央官员所占比例根据王安博士论文数据整理。文中数据均已作去价格化处理。
(二)数据统计分析
我们对数据分析发现,各地财政收入中税收、地租占比差别较大。北京、福建、广东、河北、江苏、浙江、山东、山西共8个省(市)所得税与财政支出的比高于流转税和地租占财政支出的比,同时,这些地区经济总量普遍较高。安徽、甘肃、河南、湖南、吉林、陕西、天津和云南共8个省(市)流转税与财政支出的比要明显高于所得税和地租占财政支出的比,而其他14地区三者比例较接近,在30个省区市中,除在宁夏和青海两地区三个变量非常接近外,地租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都不是最高的,在大部分地区中,地租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最低。具体分析如图1。
图1 2001—2010年各地区租、税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三)实证结果及解释
本文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确定选用不变系数固定效应分析模型。计量软件采用stata12。
由租、税变量间的关系图我们发现,税收是各地的财政支出资金来源的主要部分,大部分地区的流转税和所得税与财政支出的比要高于地租的占比,但税收和地租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是否与他们在财政支出资金来源中的占比一致,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所得税对资本产出弹性的影响在1%显著性水平下为正值,所得税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增加1个点,资本产出弹性将会提高0.0006。地租对资本产出弹性的影响在1%显著性水平为正值,地租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每提高1个点,将会促使资本产出弹性提高0.6185,相比所得税收入对产出弹性的影响,地租收入更明显,验证了本文假设1,即租、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不一致,税收主要是调节经济结构,通过交易费用的降低影响专业化分工和技术进步,因此具有长期效应,而地租则表现为短期内,积聚资本,通过扩张财政支出,即政府投资或消费增加而直接增加经济总产出,具有很强的短期效应。如果地方政府将以土地转让所得的预算外收入,迅速投入到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那么当地经济总量将会显著提高,这恰好可以解释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高度依赖的原因。在劳动产出弹性方面,流转税5%显著水平下为正,随着其在财政支出中比例每提高1,将会促使劳动产出弹性提高0.0005。所得税和地租均不显著。流转税是我国目前的主体税种,占税收收入的70%,也是财政支出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流转税增加资本积累,投入到改进投资环境和生存环境,有助于提高劳动资本产出。
所得税在5%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原因为当前我国居民收入较少,所得税在收入中占比较少,我国劳动供给受工资价格影响较高,故对劳动产出弹性影响不显著。地租在5%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根据对地租和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状况进行对照分析,地租较高的地区经济发展往往已处于较高水平,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地租上涨而增加的生活成本,短期内对劳动产出弹性影响不显著。在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方面,官员晋升激励在10%显著性水平显著为正,中央官员比例每提高1个点,将会促使技术效率提高e0.1961,验证了本文假设3。租、税在5%显著性水平显著均为负值,表明这些额外的成本在促进劳动和资本产出弹性增加的同时,也对企业和人力资本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长期来看不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相比较税收,地租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提高1个点,在资本和劳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总量缩减到e-0.6164。
表1 回归结果(2001—2010年)
注:tax1,tax2分别表示流转税和所得税,***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为5%,*为10%,括号中表示t-值,下同。
从回归结果看,租、税对经济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对产出弹性有正向的影响,在资本和劳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租、税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却是反向的,流转税和地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负值,不利于经济总量的扩张。从对数据分析看,在过去10年中,税收占财政支出的比要明显高于地租,税收是地区财政支出资金的主要来源,税收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表1的回归结果却显示,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要弱于地租,在劳动和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地区对技术进步的不利影响要显著强于税收,这也即表明,地租对经济总量的扭曲显著强于税收。因此,地区政府必须审慎制定房地产政策,合理规划土地供给及使用,通过改革税制,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以税收为主导财政结构替代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下文将验证二者间的互替性,如果租、税互替理论成立,我们就可以在财政收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完善税制,利用税对租的替代性,将地租对经济的扭曲效应削减到最小程度。研究租、税和官员晋升三者间的关系,采用的方法是,在模型中分别加入考察变量的交叉项用以分析技术进步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交叉项的意义:在资本和劳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交叉项的系数表示不同要素间的交互影响程度。一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随着另一解释变量的提高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若交叉项系数为正,则一个变量的边际效应随着另一变量的增加而递增,因此两者存在一种互补关系;反之,若交叉项系数为负,则一个变量的边际效应随着另一变量的增加而递减,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替代关系。表2中方程1和方程2分别表示流转税和所得税与地租间的交互影响。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政府干涉的情况下,税收与地租的交叉项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小于0,说明在劳动和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对税制完善,税收收入提高,对地租依赖程度减小,地租对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递减,即地租造成经济总量的阻滞效应减弱。增值税和消费税属于共享税,中央和地方按75%:25%比例分享,所得税自2003年后为6:4,而地租自1994年全部划归地方政府。因此,本文研究是基于地方财政支出资金来源,所以税收是指按比例划归地方的部分而不是该地区征收全部税收收入,所以理论上税收对地租的替代效应大于该值。方程3至5是研究官员晋升激励与租、税间的交互影响,分别验证了官员更多关注流转税、所得税和地租三种政策时,对经济总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政府无论是通过增加地租或是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从回归系数的显著变化上我们认为都会对技术进步造成不利影响。相比税收不变的情况下,地租对经济总产出的边际效应,随着官员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减弱,尽管交互项系数不显著为负,但从回归系数的显著变化上可以看出,地租增加,在劳动和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将使经济总量显著缩小,即对经济的扭曲作用加剧。而在地租不变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官员晋升激励增强会削弱税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尽管交叉项系数并不显著为正。
表2 租税互替及政府政策选择实证结果(2001-2010年)
五、结论
地租和税收是财政支出资金的主要来源,税收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要高于地租,对要素的产出弹性有显著正的影响。流转税对劳动产出弹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而所得税和地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在劳动和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税收或地租都不利于技术进步,比较税收和地租对经济总量的缩减效应,地租要更显著,即地租对经济的扭曲效应要高于税收。在短期内,租、税存在显著互替性但不是等价替代,所得税对地租的互替性要略优于流转税。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会随着地方政府对地租依赖程度提高而减弱,而在税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对地租干涉的越多,由此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越显著。政府通过调节所得税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小于地租和流转税对经济的影响。
在地价控制方面,借鉴国外政府对地价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政府综合使用经济、技术与法律手段使地价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地价与房价保持合适的比例,改变目前控制信贷以抑制住房需求的单一房价调控政策。如美国,当地价在房价中的比例超过25%时,美国的贷款机构一般不贷款给住宅开发商,贷款政策限制了美国地价在房价中的比例增长。新加坡通过减少土地取得的中间过程,减少取得土地的各项费用与时间成本,降低土地开发与整理成本等有效地降低地价在房价中的比例。为降低地价在房价中的比例,政府还可以采用增加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容积率,提高建筑密度,限制利用区位优越的土地开发住宅,鼓励开发商利用地价较低的土地开发住宅等措施。
在税收方面,地区政府应调整当前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及时转变发展战略,严禁以透支未来发展动力为代价的短视行为。应推进税收体制优化改革,丰富税种,完善税制,充分发挥税收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目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中较高水平,所得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从本文分析看,相比较流转税,所得税对地租的替代性略强,对要素产出弹性贡献更大,而对经济总量的缩减效应更弱,因此,政府应进一步推进所得税改革,提高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改进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办法和征收比例,减轻企业和消费者税收负担,建立和完善房产税、物业税征收办法,以税替代租,保持地方发展资源的可持续性,尽早解除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1] Engen Eric,Skinne Jonathan. Tax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 NBER Working Paper, 1996,No. w5826.
[2] se-jik kim. Growth effect of taxes in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to what extent do taxes affect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98,(23):125-158.
[3] 李绍荣,耿莹.中国的税收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2005,(05):118-126.
[4] Edward G, Joseph G, Hilber C. Housing affordability and land price:is there a risis in American cities[c]. NBER Working Paper, 2002, No.8835.
[5] Breman G, and J. M. Buchanan .The power to tax: Analytical foundations of a fiscal constitution [M]. Cambridge, 1980. 197-217.
[6] 袁一正.中国社科院蓝皮书: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退稿房价[J].国土资源,2010,(05):16-17.
[7] 黄少安.房价泡沫为什么不能扎破[EB]. http://www.cer.sdu.edu.cn/articleshow.php?id=1880,2011-01-24/2012-11-28.
[8] 盛洪.论租税同源、分离与互替[EB。 http://www.china-review.com/sao.asp?id=27711,2011-05-14/2012-11-22.
[9] 黄少安,陈斌开.“租税替代”、财政收入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J].经济研究,2012,(08):93-106.
Rent-TaxSubstitution:LocalGovernments'ChoiceinRealEstatePolicy
Xu Yun1,2, Huang Shaoan1
(1. The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2. Qingdao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Qingdao 266012, China)
Economic growth is the main goal of national macroeconomic control, and also an important index to evaluate the 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conomic growth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ax revenue, land rent and incentives for officials' promotion. First, based on reviewing foreign and domestic relevant research, we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model of rent-tax substitution, and test the model with the panel data from 30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ci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nt and tax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output elasticity of elements but hinder technical progress, and that withou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ey can substitute each other. Then we make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sul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centives for officials' promotion. We find that whether the governments' incentive policy can improve rent or tax, it will caus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iciency on technical progress. Compared with land rent influence, tax does less distortion to economy.
rent-tax substitution; incentive for officials' promotion; real estate policy
F810.42,F293.31
A
1672-335X(2013)03-0072-06
责任编辑:王明舜
2013-03-05
许云(1978- ),女,江苏宿迁人,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法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