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Google 服务营造新型教学协作模式

2013-10-25李可胜

中州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协作教学资源资源

李可胜,时 伟,李 伟

(中州大学 实验管理中心,郑州 450044)

运用Google 服务营造新型教学协作模式

李可胜,时 伟,李 伟

(中州大学 实验管理中心,郑州 450044)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新型的师生交流、教学协作方法逐步涌现。Google 服务拥有多个崭新的在线协作应用工具,本文以运用Google 服务与学生进行实时信息交流、线上资源共享、多人协作教研的方法进行探索。

Google服务;教学;协作

Google是世界公认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至今拥有Gmail、Google Wave、Google truanslate、Googl+等众多的网络应用服务,这些服务在我国大多数是以免费的形式提供给PC和Android平台用户的,因此在这些服务背后存在巨大的商业讯息与机遇,在使用这些免费服务的时候,可以考虑将其中很多网络应用和服务搭配起来,辅助高校的教学行为与教研活动。

1.现有教学应用环节的常见问题

1.1教学资源创新受限

教学资源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史上最深刻的变革之一。教学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挖掘教育的发展潜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否有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是否能通过现代配套设施充分应用这些资源,成为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资源信息化主要是通过转化和积累的方式进行的:一是将传统的教学资源电子化并针对其特点配置相应的管理规范;二是信息化资源自身的特点带来的信息高速膨胀与积累,从中过滤求精得到信息化的教学资源。这两种方式都是目前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但是,目前一线教学能够从此平台中获得的教学资源趋于陈旧,无法和时下知识运用创新的潮流相吻合;现有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资源流通上层滞胀、下层不足,一线教学人员与高职称、高职位的人员资源占有量严重失衡,且想要获得更多的资源同时又需要自身的资源持有量,变为了“富的永富、穷的永穷”的管理体制;现有教育资源规格化,同样也导致了教学工作人员属于教学过程信息整理与资源创新,一味依赖已有的教育资源,逐步缺失了教学改革创新的能力与动力。

1.2教学模式创新受限

基于职业化教育的主导思想,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新型教学模式的执行与创新,是目前的主要问题。“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讲什么?如何讲?为什么不直接练?学生的练习模式是一成不变代代相传的,经历3~4年大学生活进入社会后的职业环境与练习的不同如何处理?练习模式是否需要具有前瞻性?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教学模式的创新。

1.3师生交互时间与方式受限

高校教学与中学有了很大时间管理差别,中学老师时刻督促着学生进行科目的学习,问题可以及时交流与处理,而进入大学后自学成为了主要学习方式,多数同学在课后保留有向老师提问和交流的习惯,却很难得到满足。

图1 师生交互模式1

图1中标明教师向学生授课同时有多名学生接收,同一时间只能单向传递信息;交互来说如果学生提问或者索取其他资料,教师同一时间也只能回应一个需求者,即使存在需求相同的其他需求者。这使得教育活动的主体很难做到公平和完善。

图2 师生交互模式2

将师生之间添加一个合理运作的中间模块,包含教师授课的信息与学生回馈的信息,并且支持同时多人的访问,可以有效解决一师对多生的信息交互拥塞问题,并且可以将交互记录保存,供相同需求的其他发起人参阅,减少交互次数提高效率,如图2所示。随着网络与相关信息平台的逐步完善,有了很多即时通讯工具、信息交互平台可以供师生进行此类功能交流,我们来了解一下谷歌的相关应用。

2.谷歌服务教学辅助应用

2.1谷歌服务简介

Google词义的另一种解释:G意义为手,OO为多个范围,L意为长,E意为出,把它们合一起,意义为:我们Google无论在哪里都能为您搜寻出海量您所需要的资料。Google是全球最大的并且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主要的搜索服务有:网页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地图搜索,新闻搜索,购物搜索,博客搜索,论坛搜索,学术搜索,财经搜索。除了强大的搜索功能外,Google还具有了很多其他的网络应用功能:Gmail,谷歌的电子邮箱服务,该服务具有基于特殊浏览器的离线阅读邮件功能;Blogger,全球最大、最多人使用的博客系统;Picasa,共享数字图像平台,全面支持中文;Chrome,谷歌浏览器,浏览器代码是基于其他开放源代码软件所撰写,包括WebKit和Mozilla,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Google桌面,是一款基于用户需求的本地资源搜索、应用于管理的工具,是最早的“桌面”工具软件;Google Maps提供各种地图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卫星照片;Google Wave,一种个人通信和协作工具,它是一个基于Web的计算平台和通信协议,旨在合并电子邮件的即时通信、wiki和社交网络,它有一个强大的实时协作和强大的拼写检查功能,可以自动翻译40种语言,以及许多其他的扩展;Google Wave 是 Google 的一款网络交流服务,它将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结合起来,使人们的交流更方便,Google Wave 的通讯协议是开放的;Google+,该软件将Google的在线产品整合,以此作为完整社交网的基础。还有鼎鼎大名的Android是基于Linux开放性内核的操作系统,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

2.2 谷歌服务教学辅助应用

类似于谷歌公司提供的众多服务,互联网上可以寻找到功能效果相近的各种软件与网络应用,本文仅以谷歌服务为例探讨辅助教学上的应用。

(1)搜索服务无疑是互联网目前应用最为频繁的服务之一,各种操作系统平台、移动设备系统平台无一例外在最显著的位置集成了搜索功能,以方便用户运用Google的搜索功能快速的找寻到目标信息。Google信息平台中的内容同时支持Wiki的访问,平台中的信息具有最新、最快、最多等特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此服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的吞吐量,保证学生获取信息的前瞻性。教师在运用搜索功能的同时不仅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准确、丰富,还带来前卫、时尚的信息流,提高课堂教授的趣味性。

(2)电子邮件功能无疑是免费的信息传递的极佳选择,Google的电子邮件服务还包括了实时消息传递的功能,且Google具有“一号通”的特点,注册谷歌电子邮件账号后,可以畅通使用谷歌的所有在线服务,可以实现从电子邮件向Google+、Google日历、Google照片、Google文档等功能的跳转。大学的学习方式缺少了老师督促,自学的过程如何保证进度和质量,通过Google日历定制详细的学习进度计划。日历服务还提供免费的短信提醒,实时关注学生的日程安排。

(3)Google的网络服务从应用上来说,都是贴近人们需求的基本服务,通过技术手段的升华展现出来,大学生在起初接触和使用的过程中,会对新的应用领域不适应、茫然,需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加强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的能力。Google+和Google Wave服务是基于开放通信协议的网络交流服务,恰好能够弥补日常教学过程进行后师生交流的环节,而且可以保留详细的记录。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官方或者其他用户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用户同时可以通过Google的移动设备平台Android系统实时的访问与交流。

对以上的应用描述,笔者与其他教师联合制定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教学环境的课程设计,由学生学习、掌握平台的信息布局与运用模式,并能够利用平台资源探索新的运用环境,最终将生产环境的搭建过程,作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新型模式。课程设计以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或软件项目管理等课程为依托,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受教主体开展,涉及150-200人、4-5个班级。在学生完成了软件工程之类的理论认知课程后,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等资源,如何利用现有服务平台(谷歌等)获取新的有价值的资源?以此问题为出发点,引入生产环境的概念,并以日常生活为例,解释认知生产环境且加以利用的效果。新的运作模式引入后,学生立刻会对以前的运作模式产生对比,发现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1)不重视平时积累,到期末才为考试而突击复习,其实就是死记硬背。(2)只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内学习,课余很少去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继续钻研。(3)只针对某一课程而学习,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4)很少深入钻研某一课题,难以形成学生个人的专业优势。(5)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和学习方向,专业特色不明显。

总之,我们运用谷歌服务编排学生练习环境搭建,是为了克服目前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多种短板现象:

(1)学生大多购买了电脑,但用于娱乐的时间过多,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少。

(2)缺乏对生产环境的整体认识,不会搭建和利用生产环境。

(3)缺乏发现、选择、掌握生产工具的意识和能力。

(4)单调而又傻瓜化的Windows环境几乎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5)会熟练地进行网络聊天、联网游戏,但是不会团队协作,更不会利用网络解决问题。

(6)存在大量短期行为,没有坚持和积累,很少遇到实际问题,也就很难去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不重视在个人生产环境方面的长期积累,造成实践能力薄弱,要么在应聘环节无力竞争,要么在实际工作中表现欠佳。

2.3 谷歌服务平台对学生的启示

书本塑造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环境千篇一律,个性化地利用谷歌服务搭建适合自我发展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们带来了长足的发展:

(1)学生应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要重视坚持和积累。

(2)应该在分享、交流、竞争、协作的氛围下学习。

(3)应该在团体内高效学习,而不是个人单打独斗。

(4)学生应建立适合自己的生产环境,并不断积累和演化。

(5)要在实践中学习,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价值。

现在学生大多存在短视的误区,似乎是当前用不到或者自己认为没用的概念、技术、方法,不在考试范围的内容,都不愿意去了解、去尝试、去钻研。改变这些情况,是我们运用谷歌平台进行教学探索的根本初衷。

2.4 在学生生活中应用

个人生产环境搭建的学习,可以模型化并实现学生的一些需求:

(1)支持知识、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和演化,实现终身学习。

(2)支持团队的知识分享。

(3)即时通信、沟通交流的需求。

(4)团队协作的需求。

(5)不断吸收新知识的需求。

(6)解疑释惑的需求。

(7)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8)跨平台的工作。

总结学生个人生产环境搭建需求,大致由同步和云计算平台、知识管理系统、社交平台、即时通讯软件、各类开发平台等构成。

其中,各平台的主要功能:

(1)云计算平台:同步各类文档和资料、配置管理、跨平台的工作。

(2)知识管理系统:解疑释惑,知识分享、积累和演化,终身学习。

(3)社交平台、即时通讯软件:沟通交流、团队协作。

(4)开发平台: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与开发。

其中多数平台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知识分享等方面的功能有相互交叉和重叠,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用户需求,能够构建更灵活更强大的个人生产环境。

3.谷歌服务教研协作探索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大学教师还需要完成一定量的教学研讨和科学研究工作,才能保证自身教学水平的持续进步,完成自身的考核。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由于时间、场地等的因素,很难保持一定的频率进行,且研讨的信息记录往往会被忽视,很多年轻优秀教师的卓越思路在讨论的当时可能没有被重视,随时间推移获取以往的思路往往无从参考。Google的交流平台与应用服务能够填补这些需求上的空白。

图3 谷歌服务应用模型

谷歌的服务不论怎样划分都可以通过唯一的账户进行不同服务间的无缝切换,且可以保留个人的个性化设置,所有的服务都可以指向邮件服务,进行相应的提醒与信息记录。将谷歌的用户简单划分为有商务盈利需求的人群,从事教学活动的人群,利用平台服务进行更多沟通或者协作的人群等,如图3所示。当然应用角色可以在特殊条件下改变,相同角色和需求的人在运用谷歌平台的资源的时候,会产生多种应用技巧,谷歌平台可以将这些技巧收集整理,以信息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区,供大家学习交流;拥有多重角色的同一人群,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定将自身不同角色面对的信息交互体圈限起来,使得自身的多个角色运作互不干扰。

大学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会由于自身条件和时间的原因,同时身处几个课题小组或者领域,信息的梳理与应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Google+将不同的课题小组成员划分在不同的“圈子”中,不同圈子中的信息发布与资源共享互不干扰,进入相应的圈子才可以观看和使用相应圈子的资源,多个圈子的所有者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资源的视图。对好友的界定可以定位单个圈子,也可以根据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跨越多个圈子共享信息。

总之,谷歌网络应用服务的种类繁多,除了满足日常上网应用需求外,自我找寻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拓展生活应用范围,改善交流效果的方法,以此达到资源的高共享、高效用的新型服务目标。

[1]李增兵,李瑞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

[2]google[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5.htm.

(责任编辑赵冰)

InnovatingTeamTeachingModeBasedonGoogleServices

LI Ke-sheng,SHI Wei,LI Wei

(Center of Experiment Administration,Zho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China)

The new communication mod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gradually appear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s Google provides many online services in a completely new mode, the paper introduces an investigating method of how to realize communication, resource share and team teaching with the Google service in realtime mode.

Google service;teaching;team work

G434

A

1008-3715(2013)02-0119-04

2013-01-20

李可胜(1981—),男,河南郑州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州大学实验管理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猜你喜欢

协作教学资源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