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走出当前乡村教育的困境

2013-05-29李桃英

中州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

李桃英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郑州 450000)

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然而最近十年间,我国的乡村教育撤点并校之风盛行,乡村教育正走向衰落,乡村教育的发展陷入瓶颈。

一、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撤点并校以来,大批的农村中小学校正在一步步消亡,消失速度之快,消亡数字之高可谓触目惊心。

表1 1997—2009年农村小学数与全国小学数变化情况对比(单位:所)

又有报告显示,自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各地方之所以积极撤点并校,理由有以下几点:①因为计划生育农村生源逐年减少;②可以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③学校扩大可产生规模效益;④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撤点并校收效如何,学生及家庭反响如何?调查过程中,我们首先发现撤点并校给农村带来的诸多问题:

1.学生过早寄宿,影响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成长

以前幼小的孩子可以在家的附近上学,路程一般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而并校后,由于路程变得漫长,诸多的乡村孩子不得不选择寄宿,小小年纪本应该还在父母怀里撒骄的孩子不得不自己照顾自己,得自己做饭、自己洗衣。这个时期正是学生生长较快的时期,无人照料的生活难以保证充足的营养,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并且是不可逆的。另外,如果与同学发生冲突,受老师批评所产生的心理问题都要自己排解,按心理学理论,这样年龄的孩子需要与父母沟通,需要父母的关爱,而远离父母使他们的生活以及心理都出现空缺,不得不在孤独中度过自己本应该快乐的童年。显然,过早离开父母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创伤,极不利于孩子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成长。

2.学生远离家乡,缺少父母监管

不要以为学生在学校寄宿,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实际上,从调查数据看,学生在并校前和并校后的成绩普遍来讲没有多大的变化,这恰好说明撤校并校并没有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相反,正处于身体旺盛成长期的孩子,好动,心理变化快,自制能力低,这时极需要父母有力的监管。而学生长期寄宿,由于普遍性地缺少家长监管,仅靠教师学校承担责任显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在约束力减小的情况下学习信心降低,行为自由散漫,价值观容易模糊混乱。

3.交通问题,不安全因素增加

由于路途遥远,学生需要一定的交通工具才能往返学校。而乡村往往交通条件差,路况车况不佳,还有很多居住在山区,无疑加大了不安全性。校车事故频发,轻则伤,重则亡。这岂不是让学生上学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校车事故之后很多人期待能否为学生配备安全校车,让孩子们安全入学,其实,核心问题并非校车安全与否,而是学生能否就近入学。

4.家人陪读,增加家庭开支

无论穷人家还是富人家,都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所以大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把孩子送到条件好的学校读书。其中,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家庭会选择陪读,在学校附近租住房子,极少数购房陪读。为了陪读,家长不得不放弃家里农活,家庭收入受到影响。同时,房租、水电费用、交通费用成为农村家庭额外开支。对于收入不多的农村家庭来说,撤点并校无疑增加了教育成本。

5.辍学现象严重

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往往自律性差,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这时既需要学校加以管理,更需要家庭父母的管理。然而,在学校由于班级大,学生多,教师往往能维持好表面课堂秩序就是不错的了,具体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可以说知之甚少,特别是学生心理状态教师更是了解不够。因此造成学生在学校处于放羊状态,学习环境不佳,升学率低,渐渐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伴之远离父母的孤单无助,学生学习信心丧失,辍学现象严重。许多学生还没上完初中甚至有的小学未毕业便辍学回家。辍学之后,学龄期的孩子该往何处去,他们未来命运如何呢?

6.乡村文化下陷

千百年来,虽然中国乡村贫穷,但有私塾,有教书先生,有学童学子,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象征。乡民对先生崇敬,把他们作为乡村“有知识”阶层来看待,他们扮演着无可替代地推崇知识和传播文化的角色;乡民对学童学子满怀期望,他们会走出乡村成为有出息的一代,至少会成长为下一代“有知识”的乡民。而撤点并校后,乡村里看不到教书的“先生”,看不到“小呀小二郞,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学童学子们,这是切割文化与乡土之间的联系,乡村文化衰败,乡村文明下陷。

二、造成乡村教育困境的问题根源

温家宝在第27个教师节所作报告《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中讲道: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然而我国乡村教育面临着巨大困境,其背后根源分析如下:

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我国城乡教育差别巨大,一面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学校越来越“小”,学生越来越少,教师越来越“老”;一面是城市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大,校园越来越拥挤,学生竞争越来越激烈,城市学校“大班额”比比皆是。这是明显的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虹吸效应,越往上越丰富,越往下越贫瘠,市县设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乡村学校越来越没落,师资力量也越来越薄弱。

2.效率优先思想作祟

撤点并校最大的动力是为了使教育资源获得更合理的配置,为教育节约开支。这显然是把作为公共产品的教育利益化,将经济运行中的效率优先规则运用到教育事业中。教育部门节约开支,并不代表整个教育投入减少,教育部门减少的那部分开支只不过是转移给学生家庭,乡村家庭教育费用增长,这是变相地增加农民家庭负担。同时,教育是一种半社会服务,不顾及教育规律将其产业化规模化,是一种政府短视行为。

3.教育本质的偏离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探讨中,虽然没有统一的答案,但从教育的对象是人出发,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更加完美,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所以,教育应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成为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显然,目前的乡村教育游离了教育的本质。

4.对农村制度性歧视

虽说早在2006年我国就在《义务教育法》中明确将“均衡”作为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许多地方也借鉴国外经验推出了教师轮换制等方法以缩小城乡差别,甚至教育部也曾要求在实行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时“要向农村教师倾斜”,可是,城乡教师待遇的差距并没有改变。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确定的小学阶段的师生比为:城市1∶19,县镇1∶21,农村小学1∶23;中学阶段城市 1∶13.5,县镇 1∶16,农村 1∶18。这不仍旧是对农村的制度性歧视吗?

三、如何走出乡村教育的困境

面对撤点并校后乡村教育的败落,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更好地发展乡村教育,让所有的孩子接受符合自身成长需要的完整教育。

1.反哺乡村教育

新中国几十年来乡村哺育了城市,为中国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而今,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取得很大成就,应该由城市反哺农村,反哺农村教育,让农民真正受惠。改变乡村“人民教育人民办”局面,乡村教育费用主要应该由国家负担,国家加大乡村教育投资,减少地方政府投资比例,停止过去农民集资办学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子女真正享受到免费受教育的实惠。

2.实现教育资源公平

教育部曾提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两大战略重点。促进教育公平应是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因此,国家应取消重点、示范学校制度,禁止对重点、示范学校在财政拨款、师资配备、招生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缩短并力争消灭重点与非重点之间、城乡教育之间不平等的硬件差距。

3.充实乡村教育师资

乡村条件不好,往往留不住教师,政府要以优厚待遇鼓励教师到乡村任教,给愿意留任乡村的教师更多补贴。我国通过近些年来高校扩招,培养有足够多的高知型人才,完全可以通过增加乡村教师名额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只要有较好的待遇,还是有很多青年大学生愿意留任乡村的。大学生留任乡村,无疑会对乡村文化产生影响力,逐渐提升乡村文化的层次。

4.实现教育多元化

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在乡村办小规模学校,实现多元化的教育。如美国后来逐步认识到小规模办学的社会价值,于是从起初的合并、消除小规模学校到后来保留、扶持农村小规模学校。大量研究也表明,小规模办学无论在学生的学业成就、课外活动参与,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比大规模学校有着更好的表现。所以我国也可通过资金补助,教师补偿等办法鼓励地方政府多办小规模学校,使更多的乡村学生有学校可以上,近距离就学,享受家庭的温暖,让所有的孩子在正常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从而实现教育的本质。

[1]刘铁芳.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5).

[2]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读书,2001(12).

[3]汪志强,袁方成.当前中西部地区乡村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1).

[4]王玉国.嵌入村落的学校及乡村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10(8).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教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