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现状及对策

2013-10-25陈继祥蒋祥龙

中州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我院电子商务职业

陈继祥,蒋祥龙,程 雪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现状及对策

陈继祥,蒋祥龙,程 雪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现今,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却很低。培养目标不明确、与社会需求脱钩、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方面是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因此,以学情和市场需求为依据,从整合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着手,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电子商务;培养目标;对策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现状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贸易模式正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推广和应用逐渐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它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增长点。在不久的将来,各类中小企业都将尝试使用这个工具开展业务,增加企业效益。据有关数据显示,未来5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到150万[1]。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非常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专业,电子商务所需的知识包含信息技术、物流、销售等多个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往往没有结合用人单位实际人才需求情况,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和社会需求脱钩。第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结构比较混乱,往往在课程设置的时候比较随意。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课程和商务方面的课程比例也大都不合理,专业能力培养欠缺。第三,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会沿袭本科学校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效率差。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欠缺。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学生或者以前中专升格后转评过来的中专老师,大多数老师没有实战经验,实践能力比较弱。第五,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作为高职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如何衡量学生的培养效果,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们大多数院校没能按照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切实做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对策

2004年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信息工程系开设电子商务专业,2011年被确定为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根据现代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规划和电子商务岗位的需求,我院电子商务教学团队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为依据,不断地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探讨与改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如下:

(一)基于职业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一直坚持以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提出并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参见图1。

在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之后,我们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培养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责任意识,并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持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使毕业生成为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营销与策划、网上交易、技术服务等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依据企业岗位职业要求,注重团队意识、职业意识、文化认同、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确立人才培养方案。[2]

图1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图

(二)根据工作岗位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改革

培养企业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三种能力,即“专业能力、商务能力、社会能力”。因此,必须认真分析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及能力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我院针对历年电子商务毕业生工作岗位与工作领域进行了分析,具体如表1。

表1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领域分析表

根据专业岗位需求,我们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要对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进一步转化为学习领域,使专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三)依据课程改革,推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1.探索“真实项目、全程实战”的教学方法

我院充分利用校内建设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变传统的讲解教学为体验式、仿真式、全景式实践教学以及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推广案例分析方法,增加体验式教学法,采用参与式、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掌握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因需施教的实战教学观念,营建协作共进的和谐教学关系。

2.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我院推行与电子商务岗位实习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作如下改革:

①“学、练、做”交替。即“课堂学习、实训练习、顶岗实习”三位一体,按照“理实一体”要求进行职业技能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②参与体验,教学互动。课堂教学由教师讲授为主转为学生参与体验为主,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基础课程,学习管理技巧,提高电子商务管理能力。

③真实实训,学训循环。按照职业实训课程要求,引入企业实训,把企业搬进课堂,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经历电子商务流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

④企业课堂、工学交替。即将操作性强、讲解抽象的职业技能课程,移到企业现场进行,由学院教师和企业行家共同上课,把课堂搬到企业。

⑤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以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为目标,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合作,联合拟定实际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或需创新的业务作为实务操作项目,供学生选择,并在教师或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指导下实施。[3]

3.推行“以赛促学、赛练一体”的教学方法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以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大赛为契机,先在校内组织电子商务竞赛。在赛前制定培训计划,要求所有学过电子商务的学生参加初赛,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

4.开展“即时互动、全程在线”的自主学习方式

我院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建设具有本专业特色、实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带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并为相关产业领域在岗人员提高和更新技能、中职毕业生及同等水平人员在岗接受继续教育、满足个人多样化学习需要提供服务、实现未来教育“人人、处处、时时”的目标。

(四)按照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原则,建成一支优秀教学团队

面对校内教师“实弱”和企业兼职教师“教弱”,“双师”素养不足的问题,我院积极创造条件,落实相关制度要求,提高校内外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建立专业教师的挂职锻炼机制,制定教师挂职锻炼细则,签订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对接协议书。灵活安排教学时段,解决兼职教师的后顾之忧。通过教师与企业人员的角色互换,互补互助等,加强校内外教师团队精神的培养,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师资建设具体做法如图2所示。

图2 师资建设示意图

学院一方面从企业引进技术精湛,管理能力强,在本行业知名度较高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企业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师资;另一方面,鼓励专任教师到相关大学进修、区域支柱产业特征明显的企业锻炼等途径,打造一支职业素质高、教学创新能力强、具有深厚产业特征的“双师型”和“双师素质”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4],同时,加大专业带头人培养力度,通过国内学习,技术培训、同行考察、职业考试、学历进修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做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梯队建设,专业教师均有一线实践或挂职的经历,能够对企业开展培训、讲座、咨询服务等工作。

(五)基于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第三方综合评价系统

图3 基于人才培养过程和结果第三方综合评价总体流程图

为了确立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目标及监测指标,我院利用基于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质量认证机构、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等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第三方综合评价系统,评价体系基本流程图如图3所示。 在借鉴其他先进兄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由学院组织,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质量权威评价机构、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相关社会组织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制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综合素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对社会公众负责,并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5]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由各方面专家利用科学的评估手段,通过概略评价、详细评价、总结报告、社会公示的程序,从新生入校至毕业离校就业期间,以全程参与,重要及关键节点定时定量评价的方式,最终按照各项指标及评分权重完成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评价。

三、总结

总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不断整合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的培养满意度,增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1]耿俊辰,李锋.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1):131-132.

[2]陈月波.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1(29):67-69.

[3]楚金华,张洪革.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4):38-39.

[4]岑雄鹰,傅震宇.浅谈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7-99.

[5]赵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4-15.

(责任编辑王玖)

G64

A

1008-3715(2013)02-0103-03

2013-03-30

安徽省2011年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KJ2011Z261);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BYK1002);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院级教改项目(201012)

陈继祥 (1979—)男,安徽亳州人,硕士,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我院电子商务职业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