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汉译本简化特征研究
2013-10-24王青
王青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1.0 引言
Baker(2000)认为,利用语料库工具考察类符/型符比(type-token ratio)可以看出文本生产者的词汇范围和变化程度,类符/型符比高说明作者的词汇范围较宽,反之说明作者使用的词汇有限。通过对比原创文本与翻译文本,Laviosa(1997:315)发现,翻译文本有“用词简化”(lexical simplification)的倾向,如在译者的翻译文本中很少使用冷僻字眼而更多使用常见词,致使翻译文本的类符/型符比低于原创文本。Vanderauwera(1985:93)发现翻译文本中还有“句式简化”(syntactic simplification)倾向,表现为拆译长句,减省冗余信息或某些修饰语,简化婉曲表达等。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翻译语言具有其它一些共同特征,如“显化”(explicitation)、“规范化”(normalization)等。Baker(1993:233–250)将这种翻译语言所具有的不同于原创语言的特征统称为“翻译共性”,即“原创文本所无而翻译文本特有的、与翻译过程所涉及的特定语言对无关的语言特征”。“翻译共性”一经提出就成为国内外译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因为没有对普遍性的认识,也就不能对个体差异有真正的了解,所以寻找翻译语言所具有的普遍特征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随着描述翻译学的不断发展,翻译语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变体已为译界所公认,它在整体上既有别于源语,也有别于译语;同时,对“翻译共性”的研究兴趣也日益浓厚,研究者坚信这种研究有助于揭示翻译规律和翻译性质。
在语料库翻译研究兴起之前,学者对翻译文本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特征的研究主要靠人工统计,如Blum-Kulka&Levenston(1983)对词汇简化的研究、Vanderauwera(1985)对句式简化的研究以及Klaudy(1993)对显化特征的研究等。近十年来语料库翻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研究者们认识到用语料库研究翻译共性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Laviosa(2002)指出,语料库作为一种量化研究、穷尽性研究的现代手段,将翻译共性研究从最初直觉、模糊的形式转变为目前清晰具体、可操作的形式,将小规模的、人工的、囿于个别文本的研究变成大规模的、系统的、比较性的、目标明确的研究,把零星的、说服力较弱的研究变成能够对倾向性特征与个体性差异均具有解释力的研究。近年来,国内语料库翻译学者展开基于汉英双语互译的研究,也有不少新的发现,有从词汇特征或特定句式入手分析英汉语对应结构的,如柯飞(2003)、秦洪武(2009),也有对这些翻译语言的倾向性特征进行验证、质疑或补充的,如柯飞(2005)、吴昂、黄立波(2006)、黄立波(2007)等。由于目前基于英汉互译的个案研究还比较缺乏,笔者认为如能立足于某个有典型意义的文本进行研究,可以比较深入地挖掘和阐释翻译语言的特征。本文将基于自建语料库,考察萧乾、文洁若(以下简称萧乾译本)与金隄的《尤利西斯》汉译本的翻译简化特征的不同体现。
2.0 语料库设计
我们建立了200万字/词规模的“萧乾翻译与创作语料库”,内收乔伊斯的Ulysses原作,萧乾、金隄《尤利西斯》汉译本以及萧乾原创小说。萧乾一生创作和译作甚丰,这种双重身份为对比分析两种文本的语言特征提供了有益视角。考虑到语料可比性问题,本研究没有将萧乾的原创作品悉数收录,只收录其小说文本,包括长篇《梦之谷》和23部短篇,以便使库内语料的文本类型保持一致。这些集中创作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是萧乾文学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我们之所以选择他的《尤利西斯》汉译本进行简化特征研究,是因为这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是萧乾文学生涯的封笔之作,也是学界公认的萧乾最重要的译作,而且这部“有趣的小说中最难懂”的文学巨作可为研究翻译语言的特征——包括简化特征——提供大量饶有趣味的实例。同时,因为金隄译本与萧乾译本在出版时间和译作影响力方面十分接近,我们把金隄译《尤利西斯》也收录入库。三个汉语文本统一利用ICTCLAS软件进行自动分词处理,然后进行严格的人工校对,确保词表的准确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萧乾、金隄的《尤利西斯》汉译分别与乔伊斯的英语原文进行了句对齐加工。研究使用的检索软件主要为WordSmith 5.0。
3.0 词汇简化
利用检索软件 WordSmith 5.0提供的词表(Wordlist)工具,可以通过考察类符/型符比,得出翻译语言与原创语言的词汇丰富程度的比对数据。四个文本的标准化类符/型符比统计结果如下:
表1 四文本的标准化类符/型符比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与萧乾的汉语原创文本的标准化类符/型符比(50.02)相比,他的翻译文本的标准化类符/型符比(55.27)更高。金隄译本也较高,为54.36。这说明两个汉译本《尤利西斯》的词汇重复率较低,富于变化,Baker和Laviosa等人所观察到的“翻译文本的用词变化程度低于原创文本”的“词汇简化”假设在本项个案研究中没有得到证实。虽然一些学者如王克非、秦洪武(2009)基于大型汉英平行语料库进行的标准化类符/型符比研究也得出了与此类似的结论,但是我们认为,对这一类符/型符比统计结果还需要做出更进一步的解释。对这项个案来说,令人感兴趣的是萧乾汉语原创文本的类符/型符比为什么会低于其翻译文本,因为从理论上讲,作家自由写作时,头脑中可以调用的词汇毕竟会大于进行翻译时可调用的词汇,翻译毕竟是再创作,要受到原作的种种限制。但是,为什么在这项个案研究中的萧乾“带着镣铐跳舞”竟会比“自由起舞”还花样翻新呢?我们观察萧乾原创小说的词表中的高频实词,将其与乔伊斯《尤利西斯》词表中的高频实词相比对,分别取前10个名词,统计结果见表2和表3。观察数据可见,在表2中,“家”位居第5,说明人物活动以“家”为中心,视野比较狭小,而在表3中,“STREET”位居第6,说明人物活动以“街道”为中心,视野比较开阔。
表2 萧乾原创小说前10个高频名词
表3 Ulysses前10个高频名词
萧乾的原创小说都带有自传、自剖的性质,取材于作者苦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切身经历。《矮檐》里丧失父爱、因生活窘困而在学堂饱尝板子之苦的乐子,《梨皮》里欲跟苦命抗争求学的狗儿,《篱下》里终于明白姨家比不得自家的环哥,《小蒋》里饱受欺凌的送奶小伙计小蒋,以及《俘虏》里调皮、侠义的铁柱儿都印着少年萧乾的影子。《蚕》和《梦之谷》的故事情节则是基于他青春时期的爱情体验而创作的。他认为“伟大的作品在实质上多是自传性的。想象的工作只在于修剪、弥补、调布、转换已有的材料,以解释人生的某一方面”。(萧乾,2005:345)。但是萧乾也意识到自己写作取材范围偏窄,并为此深感苦恼。在作者无意识地将自己晦暗的影子投射到作品中去的时候,巴金鞭策作者,要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摆脱童年遭际那窄小题材,应更关心广大世界,写更具时代意义的题材。”(萧乾,2005:143)萧乾原创作品比较窄狭的生活内容可能造成词汇重复使用现象增多,导致词汇丰富程度降低。相比之下,《尤利西斯》虽然以布卢姆和斯蒂芬一天的活动经历为主线,但是,乔伊斯万花筒般变换无穷的风格,广角镜般无所不包的画面,在报社、产房、酒吧等公共场所纵横古今的闲聊,以及三位主人公(布卢姆、斯蒂芬、摩莉)自由驰骋的意识流动,使它成为一部百科全书似的文学巨作。在《尤利西斯》译本序中,萧乾写到:“《尤利西斯》中的描写是包罗万象的,然而文章内容又各有重点,因而语汇也各异。第七章用的主要是新闻语言,我比较熟悉;第一及第五、六章多涉及宗教,洁若曾经接触过。第三章及第十四章谈哲学及医学,我们就得四处请教了。另外,关于音乐、天文、法律、医学等我们都是门外汉,名词术语我们没有把握,都得到了朋友们的热心帮助。”(萧乾、文洁若,2005:17)在翻译《尤利西斯》这样规模宏大的作品时,译者必然调用各种各样的词汇来反映原作中各种各样的内容。这些词汇当然难免会有重复,但是,与萧乾原创小说反映的相对狭小的生活内容比起来,《尤利西斯》汉译本广阔的题材使得其词汇的重复几率偏低,致使翻译小说的类符/型符比高出原创文本。
4.0 句式简化
拆译长句是Vanderauwera(1985)发现的译者的“句式简化”策略之一。那么,对于公认的天书《尤利西斯》来说,两个汉译本是否有包括“拆译长句”在内的句式简化倾向呢?利用平均句长数据可以为这一问题提供答案。WordSmith 5.0对四个文本的平均句长的统计结果如下:统计结果显示,萧乾原创文本的平均句长最长,翻译文本的平均句长最短,平均每句比金隄译少1.5词。在探寻萧乾原创文本句式偏长的原因时,我们发现这些长句多数是由于断句不严、逗号使用多造成流水句式引起的,如:
表4 四文本的平均句长统计
而且,在这日子中,我又见过并接近过多少灿烂的太阳了,无论在哪方面,光芒原都足以把那影子照净的,然而只要太阳一沉落,那面淡淡的弯月似乎从没有移动,又远远地挂在那里了,惨白正如我最后看见她时的面色。(《梦之谷》,萧乾,2005)
20世纪30年代,现代白话文虽然日臻成熟,但句法难免不够完善和严谨。不仅是萧乾,在当时其他作家的创作中也常有这种情形发生。(王克非,2003)然而,同为90年代的译作,萧译平均句长与金译差异较大原因何在?通过提取平行语料库的句对齐比例,我们发现,1:1句对比在金译本中高达96.4%,在萧译本中仅为86.4%。萧乾长句拆译的简化策略的使用频率远高于金隄。总的来说,萧译比金译流畅易懂,这与萧译将错综纠缠的乔伊斯式的长句化为中文短句、有非常明显的句式简化特征是分不开的。而金隄由于恪守乔伊斯原句的断句符号,将复杂的长句原封不动地搬入汉语句式,因而加大了阅读难度。例(1)描写布卢姆对农场生活的回忆,萧乾采用了拆译法,汉英句对比为[4:1],因而平均句长缩短,而金译本则保持[1:1]的比例,故句子偏长:
例(1)
a.Those mornings in the cattlemarket,the beasts lowing in their pens,branded sheep,flop and fall of dung,the breeders in hobnailed boots trudging through the litter,slapping a palm on a ripemeated hindquarter,there’s a prime one,unpeeled switches in their hands.(Joyce,1986)
b.牲畜市场上,那些牲口每天早晨都在圈里叫着。//被打上烙印的绵羊,吧嗒吧嗒地拉着屎。//饲养员们脚登钉有平头钉的靴子,在褥草上踱来踱去,对准上了膘的后腿就是一巴掌:打得真响亮。//他们手里拿着未剥皮的细树枝做的鞭子。(萧译,2005)
c.那些日子早上在牛市,牲口在围栏内哞哞地叫,烙上印记的绵羊,牛羊粪啪嗒啪嗒掉在地上,饲养员们穿着底上有平头钉的大靴子在牛羊粪堆之间转悠,伸手拍一拍肥壮的牲畜屁股,这是头等肉,手里还拿着带树皮的枝条。(金译,1997)
5.0 风格简化
《尤利西斯》汉译本中的句式简化现象同时也引起了译文风格的简化。例(1)英语原句长达43词,是一个由6个名词短语、1个分词短语和1个自由直接引语“there’s a prime one”并置而成的无谓语句。萧译拆一为四,各个独立句均含有一个甚至多个动词,乔伊斯原句的紧凑节奏已被打破,显得松散而拖沓。金译句长98字,译作8个小句,且多处保留了原文的行文风格。
功能文体学认为,风格作为“有动因的突出”(motivated prominence),必然体现在语音、词汇和结构等层面上,这种突出对表达作者的整体意义是有贡献的,否则便不成其为作者的风格。(张德禄,2005:36)《尤利西斯》中体现乔伊斯风格最突出的,还在于他对意识流写作手法的运用。乔伊斯描摹人的意识,常用流水似的一泻千里的长句,以真实地再现人的意识的波动和变化。无标点的文字书写模拟了如水一般的意识流动,是乔伊斯在语言运用上的大胆创举,具有很强的风格意义。对比研究金隄和萧乾对意识流长句的翻译,可以发现金译较多地保存了原作的意识流风格特征,而萧译在进行句式简化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原文的风格,晦涩的行文变得透明,冗长的言语变得简洁:
例(2)
a.The shadows of the tombs when churchyards yawn and Daniel O’Connell must be a descendant I suppose who is this used to say he was a queer breedy man great catholic all the same like a big giant in the dark.(Joyce,1986)
b.当坟地张大了口的时候,鬼魂从坟墓里出来。我想,丹尼尔·奥康内尔准是其后裔。是谁来着,常说丹尼尔是个奇怪的、生殖力旺盛的人,同时仍不失为一位伟大的天主教徒,像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黑暗中。(萧译,2005)
c.坟山黑影成片,墓地都张大了口,还有丹尼尔·奥康内尔是后代吧我想准是是谁来着常说他是个善于繁殖的怪人不管怎么说是天主教台柱黑黢黢的庞然大物像个大巨人。(金译,1997)
例(2)是布卢姆参加迪格纳穆的葬礼时的内心独白。对比两个译文,会发现它们的语言风格是不一样的。金隄译本由于没有采用句式简化的译法,因而保持了乔伊斯刻意经营的流水句式的风格意义。而萧乾译本经过了很多的句式简化处理,语意连贯,句子流畅,可读性强。句式变化所导致的风格方面的微妙变化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
6.0 结论
自Baker等人提出“翻译共性”假说以来,研究者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虽然在这些“共性”中,“简化”是最少争议的,但是本研究的类符/型符比显示,翻译语言比原创语言用词简单的词汇简化“共性”假说也是有例外的。以萧乾的创作与翻译的个案来看,一部文学作品用词的繁丰程度,除了作者的词汇掌握程度以外,还可能与作品意欲表达的主题有关,因而对词汇简化假设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从句式简化共性假说来看,不同的译者由于翻译指导思想的不同,句式简化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对比阅读萧乾的翻译和萧乾的原创,以及萧乾的翻译和金隄的翻译,总会直觉地发现它们之间在词汇和句法方面乃至风格方面存在一些差别。利用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对这些直觉进行量化研究,为主观的直觉提供富有说服力的客观证据。诚如黄立波(2007:300-301)所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至少有两大特点:可观察性(observability)和可重复性(replicability)。这一研究模式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语料,从假设出发,在各种语言中不断加以验证和置疑,周而复始,使得研究逐渐深入”。由于译作的语言特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相信,翻译共性研究可以利用语料库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个案研究和普遍研究,共同努力使译作的语言特征得到更加充分的描写,促进翻译语言研究进一步深化。
[1]Baker,M.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A].M.Baker,G.Francis & E.Tognini-Bonelli(eds.).Text and Technology: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3:233-250.
[2]Baker,M.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Target.2000,12(2):241-266.
[3]Blum-Kulka,S.& E.A.Levenston.Universals of lexical simplification[A].C.Faerch & G.Kasper(eds.).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C].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3.119 -139.
[4]Joyce,J.Ulysses[M].London:Penguin Books,1986.
[5]Klaudy,K.On explicitation hypothesis[A].In K.Klaudy et al. (eds.). Current Issues of Translation Theory.In Honour of György Radó[C].Szombathely:BDTF,1993.69 -77.
[6]Laviosa,S.How comparable can“comparable corpora”be?[J].Target,1997,(9):315.
[7]Laviosa,S.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y,Findings,Applications[M].Amsterdam:Rodopi,2002.
[8]Vanderauwera,R.Dutch Novel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The Transformation of a Minority Literature[M].Amsterdam:Rodopi,1985.
[9]黄立波.基于汉英/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0]金隄译.乔伊斯著.尤利西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1]柯飞.汉语“把”字句特点、分布及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2):1-5.
[12]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303-307.
[13]秦洪武,王克非.基于对应语料库的英译汉语言特征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31-136.
[14]王克非.英汉/汉英语句对应的语料库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10-416.
[15]王克非,秦洪武.英译汉语言特征探讨——基于语料库的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09,(1):102-105.
[16]吴昂,黄立波.关于翻译共性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300-301.
[17]萧乾.萧乾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8]萧乾,文洁若译.乔伊斯著.尤利西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9]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