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氟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耐水性

2013-10-20周爱军曾水娟饶唯蕾田智龙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苯丙丙烯酸酯含氟

周爱军,曾水娟,饶唯蕾,时 楠,田智龙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0 引 言

苯丙乳液是苯乙烯和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乳液.苯乙烯是一种硬单体,亲水性很小,它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聚合物乳液的耐水性能,苯乙烯的价格相对较低,可以降低聚合物乳液的成本.加之苯乙烯和丙烯酸酯进行乳液共聚和,可以克服聚苯乙烯质脆、不耐冲击,且长期受紫外光照射易黄变等缺点.由于苯丙乳液具有合理的性价比,所以被大量的用来配置内、外墙乳胶漆、版纸涂布浆料、喷棉胶等产品[1-3].

含氟丙烯酸酯单体是一类带双键的含氟有机化合物,是含氟聚合物的重要单体之一.通过在聚合时加入含氟的丙烯酸酯引入含氟基团,从而改变了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结构,使改性后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不仅保持了原来优良的特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化学惰性,优异的防水、防污、防油性及良好的成膜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机电、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4-7].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主要试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均为化学纯,用5%的NaOH水溶液洗涤至水层(下层)变为无色再用蒸馏水洗涤至pH=7,减压蒸馏后存放于冰箱中备用;全氟丁基磺酸钾(PPFBS)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BMA),均为分析纯,阿拉丁试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化学纯,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化学纯,上海山浦化工有限公司;丙烯酸(AA),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去离子水,实验室自制.

1.2 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将一定比例的SDS、OP-10、PPFBS和50mL水混合,搅拌至溶解.然后投入反应单体,高速搅拌预乳化0.5h形成均匀的预乳化液.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冷凝管、N2导入管及温度计的250mL四口反应烧瓶中加入三分之一预乳化液和三分之一APS水溶液,通入N2保护,升温至80℃引发,待看到瓶内蓝光明显后20min,得种子乳液.再滴加剩余乳化液和氟单体,同步滴加剩余APS水溶液和缓冲剂NaHCO3水溶液,2~2.5h内滴加完,于80℃保温反应2h,待反应完全后,自然降温至40℃以下,氨水调pH为7~8左右,停止搅拌,将乳液用0.15mm(100目)滤布过滤,收集反应中产生的固体,烘干称重.

1.3 乳液测试分析

1.3.1 乳液固含量 将1.5g左右的乳液滴至洁净干燥的载玻片上,准确称取其质量,放入80℃恒温鼓风烘箱中24h,测定其质量.乳液的固含量S(%)可由式(1)计算:式(1)中,w、w1、w2分别为载玻片的质量、烘干前乳液与载玻片的总质量、烘干后乳液与载玻片的总质量.

1.3.2 乳液黏度 本实验采用 NDJ-1旋转粘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测定黏度.

1.3.3 乳液凝胶率 将成品乳液通过0.15 mm(100目)筛孔过滤,过筛所留凝集物和搅拌轴上刮下的凝胶的质量之和即为凝胶量m0,凝胶率G按式(2)计算:

式(2)中,M为反应体系中加入的单体总量.

1.3.4 乳液转化率 用吸管吸取1~2g乳液,加到已准备称重的表面皿中,称重,立即滴入5%的对苯二酚水溶液2~3滴,于105℃烘至恒重,转化率按式(3)计算:

式(3)中:G0、G1、A、B 分别为试样重量、试样干燥后恒重、聚合配方中除单体以外的不挥发物的百分含量(%)、配方中单体的百分含量(%).

1.3.5 乳液膜吸水率 制膜:将不同配方的乳液试样,用涂布器在玻璃板上涂布成100μm的乳液膜,于80℃的恒温烘箱中干燥.将涂覆乳液的玻璃板浸入蒸馏水中,放置24h后准确称量.乳液膜的吸水率X按式(4)计算:

式(4)中,w、w2、w3分别为玻璃片的质量、烘干后吸水前膜与玻璃片总重,吸水后膜与玻璃片总重.

1.3.6 傅里叶红外光谱(FI-IR)表征 采用Magna-IR750傅立叶红外分析测试仪分析样品,美国Nicolet公司.

1.3.7 乳胶膜热失重(TG)测试 采用STA409EP型差热分析仪进行热分析测试,质量:8~12mg,升温范围:40~800 ℃,升温速率:10℃/min,N2保护.

2 结果与讨论

2.1 氟单体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氟元素的引入能有效提高聚合物乳液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及阻水阻油性能,这与氟原子的原子分布有极大的关系.首先,氟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因此聚合物中氟原子上负电荷比较集中,吸引电子的倾向大,一旦与其他元素结合,就会成为难以被溶剂或化学药品侵蚀的化学物;其次,氟原子半径小、C-F键能高,使聚合物的主链受到严密的屏蔽,保证了聚合物的化学惰性[8].表1为氟单体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表1 含氟单体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fluoride monomer on emulsion properties

表1为合成的含氟乳液的各项基本性能,从表中可以看出,乳液的外观是常规的乳白色泛蓝光,固含量也在合理的范围内,随着氟单体用量的增加,体系的凝胶率不断在增大,转化率不断降低,黏度呈下降趋势.尽管共聚物中含氟含量的增大有利于提高最终产品乳液的性能,然而凝胶率的增加不但会使聚合过程的平稳性被破坏,同时也会使最终的转化率降低,不能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所以在保证乳液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减少氟单体的用量.

2.2 含氟单体用量对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由于氟原子的高电负性和小原子半径,含氟烷基酯类单体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含氟单体的用量不同其对应乳液产品的耐水性也不同,对其乳胶膜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图1.

图1 氟单体用量对乳液吸水性的影响Fig.1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fluoride monomer on emulsion water-absorbing quality

从图1可以看出,在加入含氟单体质量分数为2%时,吸水率是增大的,因为加入含氟单体时,为了增加聚合的稳定性,同步加入了全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PFBS,使吸水率暂时增大,但随着含氟单体用量的继续增加,乳液膜的吸水率呈现降低的趋势,也就是说,乳胶膜的耐水性提高.当含氟单体的用量逐渐增加至7%时,吸水率达到8.9%,继续增加含氟单体用量,涂膜的吸水率反而增大,可能是由于氟单体含量过多使反应难以进行,因此吸水率反而增大.由于氟单体价格昂贵,应在保证乳液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氟单体的用量,采取含氟单体质量分数为7%左右为好.

2.3 红外图谱分析

图2列出了含氟乳液与不含氟乳液的红外光图谱,从图可以看出,a和b图中,均存在2 928 cm-1处的-CH3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1 729 cm-1处的羰基C=O伸缩振动吸收峰,1 453cm-1和1 389cm-1处出现了 MMA 的特征吸收峰,1 160cm-1处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842cm-1处出现了BA的特征吸收峰,700cm-1处的单取代苯的特征吸收谱带.

但是,图a和图b在600~1 200cm-1处有明显不同.图a在1 160cm-1处和760cm-1处的吸收峰有所减弱,可能是氟原子的屏蔽作用.图a在1 097cm-1处较图b出现了C-F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 060cm-1处出现了C-F2的双吸收峰,表明聚合物中含氟基团的存在.

图2 合成乳液的红外图谱,a:含氟乳液;b:不含氟乳液Fig.2 FI-IR spectra of the emulsion,a:fluoride acrylic emulsion;b:unfluoride acrylic emulsion

2.4 TG分析

图3中a和b分别为含氟乳液的TG曲线和DTG曲线,从图可以看出,在300℃之前,聚合物的稳定性良好,基本未发生分解,随着温度升高,聚合物逐渐失重,是基于主链上的基团的分解,在407℃达到最大的失重峰,最后只有少量的残渣.由此可知,该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较强,符合使用的温度范围.

图3 含氟乳液的TG曲线和DTG曲线Fig.3 The TG curve and DTG curve of fluoride acrylic emulsion

3 结 语

以苯乙烯及丙烯酸酯类为聚合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含氟丙苯共聚乳液,经过各种表征测试,证明含氟乳液具有良好的性能,乳液中引入氟元素后乳胶膜的对水的抗润湿性大大提高,且随着含氟量的增加,防水性能逐渐增加.红外分析证明了含氟基团在共聚物中的存在,热失重分析表明该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能良好,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1]陈晓峰,高彦芳,刘德山.无皂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高分子科学与工程,2004,20(2):54-56.CHEN Xiao-feng,GAO Yan-fang,LIU De-shan.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St/BA soap-free emulsion[J].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2004,20(2):54-56.(in Chinese)

[2]沈有斌,刘晓国.有机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方法及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39(20):22-24,34.SHEN You-bing,LIU Xiao-guo.The Method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Organofluorine Mondified Acrylic Resin[J],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2011,39(20):22-24,34.(in Chinese)

[3]高献英,李中华,田秋平,等.有机氟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J].应用化学,2009,26(1):108-110.GAO Xian-ying,LI Zhong-hua,TIAN Qiu-ping,et al.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Polystyreneacrylate Emulsion Modified by Organic Fluorine[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2009,26(1):108-110.(in Chinese)

[4]房俊卓,高继红,徐崇福.有机氟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合成及其膜表面性能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252-254.FANG Jun-zhuo, GAO Ji-hong, XU Chongfu.Synthesis and Organofluorine Modified Acrylic Emulsion and Its Flim Surface Property[J].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6,27(3):252-254.(in Chinese)

[5]王仲耀,程永清,董达,等.有机硅-氟对苯丙乳液性能及涂膜性能的改性效果[J].化学与黏合,2010,32(3):31-34.WANG Zhong-yao,CHENG Yong-qing, DONG Da,et al.Properties of Styrene-Acrylate Emulsion Modified by Organosilicone-Organofluorine [J].Chemistry and Adhesion,2010,32(3):31-34.(in Chinese)

[6]李焕,周铭,陈斌,等.磷酸酯改性羟基丙烯酸乳液合成与耐腐蚀性研究[J].涂料工业,2009,39(1):14-16,19.LI Huan,ZHOU Min,CHEN Bin,et al.Synthesis of Phosphate Modified Hydroxyl Acrylic Emulsion and Its Anti-Corrosion Properties[J].Paint &Coating Industry,2009,39(1):14-16,19.(in Chinese)

[7]Rizzo J,Harris FW.Synthesis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fluoro-silicones contain-ning perfluorocyclobutane rings[J].Polymer,2000,41(6):5125-5136.

[8]邱俊英,程艳玲,郭小丽,等.有机氟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研究[J].涂料工业,2008,38(8):37-39.QIU Jun-ying,CHENG Yan-ling,GUO Xiao-li,et al.Study on Organic Fluorine-Silicon Modified Copolymer Emulsion [J]. Paint & Coatings Industry,2008,38(8):37-39.(in Chinese)

猜你喜欢

苯丙丙烯酸酯含氟
光伏含氟背板隐忧
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拒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环保超低VOC水性苯丙乳液制备浅议
POSS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光固化含氟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大叶紫珠苯丙素类衍生物研究
自乳化苯丙乳液对装饰原纸表面施胶的工艺研究
无皂苯丙乳液粘合剂在涂料印花中的应用
含氟芳香族腙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化学转化
丙烯酸酯类降凝剂的Monte Carlo模拟计算及分子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