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调查

2013-10-1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00045沙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合胞流感病毒病原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00045)沙燕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细菌性病原体感染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作为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呼吸道感染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临床表现易被认识,但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却很难明确,给临床诊断、疾病的治疗和防控带来很大困难。及时、准确的鉴别诊断、快速识别病原体,对预防策略的制定、临床诊断、治疗起重要作用。为此,本文选取2012年9月~2013年4月期间1377份经间接免疫荧光法IgM抗体检测为阳性的患儿血清进行分析。

附表 2012年9月~2013年4月对5种病原体调查的检出情况

1 材料来源与采集方法

1.1 材料与方法 选取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9月~2013年4月病房送检的1377例患儿血清样本,年龄在7天~16岁之间,伴有咳嗽、咽痛、流鼻涕或不明原因发热等症状。专业人员无菌静脉穿刺采集血液,血清样本采集后如不在8h内检测则应2~8℃冷藏。免疫荧光显微镜。

1.2 检测方法

1.2.1 原理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是基于待测样本中的抗体与吸附在载玻片上的抗原发生反应。样本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和抗原反应,未与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在洗涤步骤中除去,之后,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蛋白反应。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1.2.2 方法 ①将无菌静脉穿刺采集到的血液3000rpm离心5min后取血清1∶1稀释。②稀释后的血清与羊抗人IgG吸附剂混匀,10000rpm离心10min去除沉淀,以防干扰检测。③在试剂孔内加入吸附剂处理后的血清,放入湿盒孵育90min。④洗涤后自然晾干加入羊抗人IgM FITC结合物孵育30min。⑤洗涤后加入封闭介质盖上盖玻片,荧光显微镜400倍放大率下观察结果。

1.2.3 结果观察 显微镜下观察,阴性细胞为红色,阳性细胞为胞膜明亮的苹果绿荧光。

2 结果

2.1 标本阳性情况 1377份检测标本中,检出577份阳性标本,因为检测出的阳性标本中有混合感染标本,所以共检出阳性标本466份,检出率为33.84%,其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阳性率为23.17%,乙型流感病毒其次,为 9.80%,腺病毒3.05%、呼吸道合胞病毒0.65%、副流感病毒为5.23%。

2.2 病毒检出情况 2012年9月~2013年4月期间,5种检测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最高,平均检出率为24.72%,从10月份开始升高,在2013年2月达到一个峰值;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在2013年2月份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3.83%、7.52%、19.00%;呼吸道合胞病毒在9月份检出率最高为2.19%;副流感病毒在9月份检出率最高15.33%。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以病毒感染为主。检测病毒感染常见方法有病毒培养、免疫荧光、血清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方法[1]。由于病毒培养需较长时间,无法满足快速诊断的需要,PCR实验复杂要求条件较高,血清学实验敏感度、特异度较差,因此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逐步被广泛接受。

样本检测均为北京儿童医院采集,结果表明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中,北京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除肺炎支原体为主要感染外,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在秋冬季节有所上升[2][3]。这种流行趋势是否为北京地区流行特点尚需进一步考证。1377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577份,其中111份有两种以上感染。由此看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存在多种混合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儿童患病及死亡的常见疾病,研究认为其致病原80%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各种病毒。由于病毒易变异,个别病毒容易引起爆发流行,且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及疾病的防控带来很大困难。

本文通过小儿易感的5种呼吸道病原体的调查统计了解现阶段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及时、准确的鉴别诊断,快速识别病原体,对预防策略制定、临床诊断、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合胞流感病毒病原体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作用研究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