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疗效观察

2013-10-16刘燕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期
关键词:硬皮病中西药青霉

刘燕平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广东 深圳 518112

系统性硬皮病 (SSc)是以皮肤表层粘连内脏消化器官及呼吸道为一体而形成广泛性、重复性、弥漫性表皮纤维化或硬皮的一种结缔组织病变[1]。该病若未及时予以正确治疗,可累及发生食管、气管、胃肠道功能障碍、肌肉萎缩及自身免疫损坏等恶性并发症。西药青霉胺配合其他抗生素小剂量累计加量服用有一定效果,但存在过敏性皮炎、骨髓拮抗、血液循环抑制等临床局限性,未能达到满意疗效。中药认为本病属“血流瘀滞、脉络麻痹”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血流不畅、腠理失密所致。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对214例SSc确诊硬化患者选以补脾温肾活血类中药结合青霉胺等西药治疗该症收效颇佳,现将具体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治对象均为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皮肤科确诊为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共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2~48岁,平均年龄(42.7±6.5)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病程 (23.5±6.1)个月。临床诊断有肢端性硬皮病7例,局限性硬皮病变23例,弥漫性硬皮病变6例,均符合相关硬皮病诊断标准,选治患者均伴有雷诺反应、脂质层纤维化、关节肿胀疼痛,胸部皮肤硬化、肘关节活动不便等。排除假性硬皮病、皮肌损伤、先天性心肺功能不全及免疫综合征。随机双盲法抽签分组,中药组12例,西药组12例,中西药结合组12例,三组患者治疗前积分总数、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中药组:补脾温肾活血汤,处方:鸡血藤15g,丹参10g,红花9g,首乌8g,甘草10g,桑寄生12g,杜仲5g,当归8g,蝮蛇8g,胃寒不食者,加制附子10g,熟地8g;关节痛胀者加陈皮8g,延胡索8g,舌苔青紫厚重者加杏仁10g。以上水煎服,早晚分服。1月1疗程。西药组:青霉胺小剂量递加治疗,起始剂量0.15g/d,根据病情变化追加服药量,同时给予氟美松激素、复合果酸、维生素及妥拉苏林等,3天一疗程,持续4~6疗程。中西药结合组:上述两组联合治疗,1年后判断疗效结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 不间断治疗1年后,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皮质软化明显、雷诺氏现象、肢端病变及内脏功能均恢复正常,疗效指数≥90%。显效:皮质硬度改善明显,色素积累、肢端异常基本消失,内脏功能恢复良好,实验室指标检查趋于正常值,疗效指数60%~80%。有效:上述症状改善较好但未能完全治愈,疗效指数30%~60%。无效:病情及症状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病情,疗效指数<30%[2]。

2 结果

2.1 三组SSc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观察比较 为期一年的药物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单纯性治疗SSc症状无明显变化,但中西药结合治疗则有极佳的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性差异 (P<0.05)。见表1。

表1 三组SSc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观察比较

2.2 三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三组治疗后表皮硬度及雷诺现象总分比于治疗前均有下降,中西药结合组治疗该症更为明显,显著大于其他两组 (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血透明质酸、血内质素、血沉水平西药组较治疗前差别不大,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显著大于治疗前差值 (P<0.05)。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s)

表2 三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s)

中药组 (n=12) 西药组 (n=12) 中西药结合组 (n=12)实验室指标15.92 34.56±16.35 15.63±10.53雷诺现象 (分) 10.84±4.21 7.39±2.58 10.37±5.82 10.22±4.01 10.42±4.09 6.42±3.59血透明质酸 (ug/L) 79.53±39.40 54.02±34.89 80.31±39.32 68.59±35.91 80.57±35.52 54.26±36.02血内质素 (ng/L) 73.41±25.62 56.23±21.04 73.15±24.53 69.44±20.08 69.03±23.56 50.82±29.14血沉 (min/1h) 25.50±17.43 22.46±13.46 25.43±17.05 24.5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表皮硬度 (分) 33.42±16.08 23.91±12.73 35.02±14.31 24.55±15.35 24.92±16.32 19.45±15.03

3 讨论

SSc是一种临床病因多重、原因不明、系统复杂、多发的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综合症,临床表现为小血管结构差异、关节功能异常、皮肤化脓生疮、内脏薄膜纤维化、肢端硬化等[3]。发病年龄多为23~50岁女性群体,其病因多与遗传、染色体变异、环境变化等因素直接相关。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抗原侵染免疫系统,自身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系统未能分泌、合成宿主细胞和相应靶点,导致细胞因子和自身抗体分泌过多而诱发免疫系统功能性失调,进而诱发血管内皮结缔组织损伤和失活,并刺激胶原蛋白合成异常,最终引发皮肤硬化、肢体僵硬,心脏脾肺功能性障碍[4]。

目前,西药医治该症临床多选择青霉胺、皮质激素及相应抗硬化药物,其作用机制为功能因子结合氧化酶单体中的金属离子,从而激活胶原纤维酶促进胶原纤维释放,进而抑制组织皮肤过度纤维化、减少肾功能累及肺间隙纤维硬化[5]。本研究采取青霉胺小剂量递增疗法可缓解骨质及表皮层硬化程度、减轻病人疼痛感。相关中医学者认为系统性硬皮病为“肾虚血阻、卫外不固、经络痹阻、腠理失衡”而致,本研究基本处方以补脾温肾活血为原则,同时加强日常护理安全、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获得良好疗效。但单独使用中西药存在不良反应较大、皮肤损伤严重及造血细胞功能异常等缺陷。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硬皮病能起到协同互利作用,使临床疗效双倍加强,通过青霉胺剂量控制服用及中药治本原则辨证施治,214例患者雷诺现象、皮肤硬化、心包炎及肝硬化均有明显好转,部分患者达到痊愈。

因此,中药补脾温肾活血汤配伍西药青霉胺小剂量递增联合治疗系统性硬皮病 (SSc)有较大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通过进一步健全治疗方案和优化药物配方,以获得该症临床满意治疗效果。

[1]郭敏骅,屠文震,陈冬冬,等.中药联合青霉胺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7):464-466.

[2]曹玉璋,董彬,房定亚.中医药治疗硬皮病的思路与方法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临床版),2010,17(5):32-34.

[3]韩世荣,刘燕婷,闫小宁.“软皮热敷散”外用对局限性硬皮病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用医学研究,2010,6(6):20-21.

[4]沈斌,冷建杭,王克义.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IL-17水平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12):871-872.

[5]闫小宁,张建荣,李美红,等.热敷药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7(4):340-342.

猜你喜欢

硬皮病中西药青霉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硬皮病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我国硬皮病患者肺部已发生病变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防控现状及研究进展
硬皮病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