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2013-10-11杨苏
杨 苏
(1.安徽建筑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区域产业转移已成为各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十二五”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我国将迎来新的区域发展机遇,区域产业转移行为会更加活跃[1]。
经典产业转移理论[1-6]较一致地认为产业转移的动因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区位和经济差异,或不同产业在其特定发展阶段对所处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资源有着特定需求,从而体现为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是一个具有时空性的动态过程[7]。
与区域产业转移相比,国际产业转移行为更多发生于企业之间,双方政府的干预动机并不强烈,因而此类研究很少探讨产业转移过程中转移方政府和承接方政府的影响机理;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行为中的主体则除了企业之外还包括政府参与,可谓一个多主体的复杂系统。
在我国较早对区域产业转移的研究[8-10]中大多也是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经典理论基础之上进行的,依据宏观经济学展开的探讨,文献[11]运用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国际产业转移问题,文献[12]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探讨区域产业转移现象等;近期的不同研究思路也包括从新经济地理学[13]、价值链重组[14]的视角对区域产业转移行为所进行的分析;以及从考虑政府作用下的博弈论的观点出发所做的研究,如文献[15-17]。
演化博弈论最早于1950年由约翰·纳什[18]提出,这一理论从有限理性的假设出发,假设博弈各方可在演化过程中改变其偏好和规则,并积极搜寻更新的技术和更好的制度。当前已有不少研究成功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来分析社会规范与体制形成过程与机理[19-25]以及各行业的群体决策行为[26-30]。
本文拟从演化博弈的微观视角阐释区域产业转移这一中观层面的行为,目前此类研究并不多见。
一、模型建立与分析
区域产业转移行为主体包括转移方与承接方、企业与政府等多个利益主体,各方的出发点不同且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本文的研究首先对在完全市场机制下的转移方与承接方的企业间的演化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再加入政府作用这一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一)模型假设
假设1:假设在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转移方1和承接方2,其中的转移方和承接方双方可以是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非对称企业或者产业园区。
假设2:假设用转移方1和承接方2的策略集合表示企业或产业园区所采取的不同行为,转移方的策略集合用{转移,不转移}表示;承接方的策略集合用{承接,不承接}表示。当双方实施转移和承接策略时区域产业转移契约达成;当双方均选择不转移和不承接的策略时则各自独立生产。
假设3:假设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下进行,在此过程中每个企业可根据其他成员的策略并考虑到在自身群体中的相对适应性对自身策略进行调整。
基于有限理性这一演化博弈的经典假设,转移方和承接方之间的博弈过程是多次的,并不能在一开始就实现最优策略,需要通过双方在反复博弈过程中的试探、学习、适应和成长以实现最优策略均衡。
以C1和C2分别表示转移方和承接方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且均大于0;以π1和π2分别表示转移方和承接方在未发生产业转移状态下的收益,π1≠π2,且均>0;Δπ为由于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超额收益,Δπ≥0;α为超额收益在转移方与承接方双方之间的分配系数,α⊆[0,1],可得如表1所示的2×2非对称博弈支付矩阵。
表1 转移方与承接方非对称演化博弈的支付矩阵
假设4:假设转移方1实施产业转移和不实施产业转移的概率分别为x和(1-x);而承接方2承接产业转移和不承接产业转移的概率分别为y和(1-y),其中x,y⊆[0,1]。
(二)模型求解
由表1所示支付矩阵可知,当转移方企业1选择“转移”策略时,则此时它的期望收益为:
当其选择“不转移”策略时,则期望收益为:
则平均期望收益为:
由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公式[31],转移方企业1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对于承接方企业2,当选择“承接”策略时,其期望收益为:
当选择“不承接”策略时,其期望收益为:
则平均期望收益为:
同理,承接方企业2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三)演化博弈策略的进化稳定性分析
由上述所得复制动态方程(1)、(2)以及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当αΔπ>0且(1-α)Δπ>0时,可得以下结论:
结论1:当y=C1/αΔπ时,dx/dt=0,此时所有x水平为稳定状态;当y>C1/αΔπ时,dx/dt>0,x*=1为进化稳定策略;当y<C1/αΔπ时,dx/dt<0,x*=0为进化稳定策略。
结论2:当x=C2/(1-α)Δπ时,dy/dt=0,此时所有y水平为稳定状态;当x>C2/(1-α)Δπ时,dy/dt>0,y*=1为进化稳定策略;当x<C2/(1-α)Δπ时,dy/dt<0,y*=0为进化稳定策略。
结论3:一般来说,转移方可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获得超额收益,但若所需成本过高,短期内并无超额利润,且在C1>αΔπ的情况下,反而会使得利润减少,则转移方企业1将趋向于选择不实施产业转移,即在完全市场机制作用下仅当C1≤αΔπ时才会实施区域产业转移。
令dx/dt=0,dy/dt=0,得到博弈双方的演化博弈动态系统的五个平衡点:O(0,0)、A(1,0)、B(0,1)、C(1,1)、D[C2/(1-α)Δπ ,C1/αΔπ],其中A、B为不稳定平衡点,O、C为演化稳定策略,D为鞍点,演化相图如图1所示。
图1 博弈双方策略动态演化相图
由图1可知转移方与承接方的演化稳定策略为(转移,承接)和(不转移,不承接),但具体如何演化需根据图中四边形AOBD的面积和四边形ADBC的面积大小进行比较:若四边形AOBD的面积与四边形ADBC的面积相等时,系统趋于(转移,承接)和(不转移,不承接)策略的概率相等;若四边形AOBD的面积大于四边形ADBC的面积时,系统趋于(不转移,不承接)的稳定策略;若四边形AOBD的面积小于四边形ADBC的面积时,系统趋于(转移,承接)的稳定策略。
四边形AOBD的面积为:S=[C2/(1-α)Δπ+C1/αΔπ]/2,则可以通过构成四边形AOBD的面积S的各参数大小来判断博弈双方的演化趋势。
结论4:转移方与承接方在实施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超额利润Δπ越大时,四边形AOBD的面积越小,则折线上方的四边形ADBC部分的面积也越大,演化系统收敛于均衡点C(1,1)的概率也越大,因此超额收益的增加有利于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的实施。
结论5:转移方与承接方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C1和C2越小时,四边形AOBD的面积越小,则折线上方的四边形ADBC部分的面积也越大,演化系统收敛于均衡点C(1,1)的概率也越大,因此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的实施。
(四)政府作用下的博弈双方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市场机制下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盈利,因此对于转移方企业来说它会通过衡量在产业转移发生前后的自身收益变化情况来决定是否实施产业转移;然而对于区域产业转移这一多主体的复杂动态系统来说,政府这一参与主体在此过程中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承接方政府通常会采用财政补贴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激励机制对有意向转移的企业进行吸引,转移方政府一般情况下也会对潜在外迁企业通过降低经营成本等方式进行挽留,相对来说承接方政府在此过程中的干预动机更为强烈。
在双方政府共同作用下,假设潜在外迁企业接受转移方政府的挽留政策所带来的经营成本减少值为D,而承接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所给予的新增收益值为E,此时转移双方的收益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政府作用机制下转移方与承接方演化博弈的支付矩阵
同理可得,转移方企业1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承接方企业2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当E+αΔπ>D>C1时,该演化系统有四个平衡点,分别为:O(0,0)、A(1,0)、B(0,1)、C(1,1)。由稳定性定理得到点C(1,1)为演化稳定策略,演化相图如图2所示。
图2 政府作用机制下博弈双方动态演化相图
结论6:在承接方政府激励机制与转移方政府的挽留机制共同作用下,当承接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比转移方政府的挽留机制更富有竞争力时,企业转移的动力会增加,产业转移行为更易实现。
当E+αΔπ>D>C1时,承接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更为有效,可顺利促使博弈双方的产业转移行为实施;当E+αΔπ<D时,转移方政府的挽留机制更为有效,企业不会积极发生区域转移行为。
二、数值分析
本文为说明不同情况下的区域产业转移双方的演化策略,通过不同参数取值,运用MATLAB7.0软件分别对演化模型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1)假设博弈支付矩阵中各参数数值分别如下:π1=8,π2=6,C1=4,C2=1,α =0.5,Δπ=6,则结论表明仅在完全的市场机制作用下,若无足够利益驱动,转移方将选择不转移。
(2)在政府作用机制下,重新对各参数进行赋值如下:π1=8, π2=6, C1=4,C2=1,α=0.5, Δπ =10,E=7,D=5,则结论表明在承接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更为有效的时候,转移方会实施区域产业选择转移的策略。
不同情形下的转移方与承接方的演化稳定进程分别如图3、图4所示。
图3 博弈双方演化进程
图4 政府作用下博弈双方演化进程
三、区域产业转移案例简析——联合利华迁址合肥
自2002年开始,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利华将日化产品生产基地从上海迁往安徽合肥,并投资建设联合利华(合肥)工业园,开启了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转向中部地区投资的先河,这也被视为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成功案例之一。
联合利华之所以愿意将生产基地从上海转移至安徽,正是看中了地处中部的安徽省合肥市良好的产业转移承载能力,其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加之极具竞争力的政策优势,成为长三角向中西部产业转移与辐射的最佳区域。
实施产业转移后,由于运输成本、员工工资成本下降和生产整合后效率提升,联合利华综合成本下降了32%,并且不到4年的时间就收回了转移成本。10年来,联合利华合肥工业园产值从2003年的5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140亿元,累计产值超过520亿元,税收达到60亿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将30余家配套厂商引入合肥,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联合利华将生产基地从上海转移至安徽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其正确的投资战略选择外,也得益于上海市政府对区域产业转移的积极响应和安徽省政府对该项目的大力推动。
在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作为转移方的上海市政府不仅未设置障碍,而且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提供了不少便利;而作为迁入方的合肥市政府则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开放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再投资的机遇,积极实施“东向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良好发展环境。安徽省及合肥市有关部门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给予联合利华奖励和优惠政策,不仅提供了土地价格优惠、地方所得税返还政策等优惠,还通过充分论证后依法对联合利华提供了生产奖励,解决了其在购买土地、建设厂房和扩大生产规模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物流保障、维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配套支持。
从此案例可以看出:联合利华的这一区域产业转移行为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带动了安徽经济增长,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了企业与政府的双赢。因此,为顺利实现区域产业转移行为,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实现合作共赢是各方博弈主体的共同目标;对各地区政府来说,应发挥各自的区位与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有序承接、错位发展”的产业新格局;特别是对于承接方政府来说,应针对企业在转移中的特殊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奖励和优惠政策,改变企业的成本与预期收益,使系统向帕累托最优方向演化,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根据区域产业转移行为中承接方政府与转移方政府的不同利益诉求,建立了区域产业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对双方的演化稳定策略以及在政府作用机制下的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为更好地解释区域产业转移行为,可在数值算例和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对各利益相关方进行进一步分析,构建出更加贴合我国实际的区域产业转移博弈模型,并将结合具体区域产业转移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1]杜传忠,刘英基.推进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理论学习,2012(7):23-27.
[2]Akamatsu K.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Countries[J].TheDevelopingEconomies,1962(1):3-25.
[3]Kojmia K.Reorganizational of North-South Trade:Japan’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for the 1970s[J].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13(2):13-14.
[4]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Raymond 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5):190-207.
[6]Dunning J H.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9(1):1-31.
[7]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11-15.
[8]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胡俊文.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及变化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4(5):56-60.
[10]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37-45.
[11]张定胜.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分析[J].重庆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3.
[12]张孝峰.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6.
[13]丁建军.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1):102-107.
[14]刘友金,胡黎明.产品内分工、价值链重组与产业转移——兼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大国战略[J].中国软科学,2011(3):149-159.
[15]孙华平,黄祖辉.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博弈[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3):6-10.
[16]蒋满元,李小红.区际产业转移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以企业和政府动态博弈过程中的行为选择为例[J].市场论坛,2007(11):11-14.
[17]李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区际合作障碍——基于晋升博弈分析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654-658.
[18]Nash J.Non-Cooperative Games[J].Annals of Mathematics,1951,54(2):286-295.
[19]黄凯南.演化博弈和演化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9(2):132-145.
[20]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1]易余胤,刘汉民.经济研究中的演化博弈理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66(8):8-13.
[22]Daniel Friedman.On Economic Applications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8(8):15-43.
[23]Weibull W.Evolutionary Game Theory[M].Cambridge:MIT Press,1995.
[24]Larry Samuelson.Evolutionary Games and Equilibrium Selec⁃tion[M].Cambridge:MIT Press,1997.
[25]孙庆文,陆柳,严广乐,等.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演化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7):11-16.
[26]崔浩,陈晓剑,张道武.共同治理结构下企业所有权配置的进化博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4,13(6):61-65.
[27]阮爱清,刘思峰.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产业集群成长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1-95.
[28]杨波,徐升华.多Agent建模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演化博弈仿真分析[J].情报杂志,2010(5):20-25.
[29]顾洪超,黄仙.基于Repast的演化博弈理论仿真研究与应用[J].华电技术,2010(2):14-17.
[30]黄敏镁.基于演化博弈的供应链协同产品开发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6):155-162.
[31]谢识予.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理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