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安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2013-10-11尹合伶

华东经济管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安徽安徽省经济

尹合伶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财会金融系,安徽 合肥 23005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的重要论断。“论断”中的转变并非简单的转变,它是关系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变革的转变;这个转变标志着我国经济从“单纯追求数量”方式向“追求质量效益”方式的重大改变。从安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有着良好的现实基础、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各项创新,以促进安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一、安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和全国一样,经济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安徽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经济社会、城乡、区域、资源、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安徽综合实力跃上崭新平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投资支撑力明显提升,发展条件大幅改善[1]。安徽经济建设呈现出全面加速的态势,并有多项指标跻身全国前列,为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安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近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见表1),安徽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7360.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7212.1亿元,总量增加近1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8%提高到3.3%。2009年,安徽提前一年进入生产总值“万亿俱乐部”。GDP五年平均增长13.2%,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居全国、中部位次由2007年的第21位、第5位跃升至2012年的第9位和第1位,经济总量快速扩大。人均生产总值由2007年1.2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28792元(约合4561美元)。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1034.7亿元快速增加到2012年的3026亿元,增长1.9倍,年均增长23.9%。可见,安徽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即将迈入加速崛起的新阶段。

表1 安徽省2007-2012年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状况

(二)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1.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截止2012年,安徽粮食产量连续7年增产,粮食生产实现9年丰收,2012年总产量达3289.1万吨,比2007年增长13.4%,年均增长2.5%,总量占全国的5.6%,居全国第7位。油料、肉类等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14.3%、22.9%,产量均稳居全国前列(见表2)。

表2 安徽省2007-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2.工业主导作用增强,结构优势明显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970户,实现工业增加值7550.5亿元,比2007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21.1%,增速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增幅居全国、中部位次由2007年的第7位、第2位跃升至2012年的第3位和第1位。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5%。冰箱、空调、彩电、洗衣机、水泥、汽车等优势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见表3)。

表3 安徽省2007-201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3.三产协同发展,产业结构相对合理

2012年,安徽生产总值172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人均GDP达28792元。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178.7亿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9404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5629.4亿元。从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三个产业占当年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12.66%、54.64%、32.7%,第二产业在安徽省经济总量中占主导地位。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与2011年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安徽省生产总值指数,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5%、14.4%、11%。

(三)安徽重视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发展动力增强

由表4可知,近5年来,安徽着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由2007年的5093.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055亿元,2012年比2011年增长23.9%,5年累计投资5.5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4.2%,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7年的2451.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685.6亿元,2012年比2011年增长16%,年均增长18.32%,增幅居全国、中部位次由第9位、第3位提高到第2位和第1位,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对外经济较快发展,进出口总额由2007年的159.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93.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增幅列全国第7位,2012年比2011年增长25.6%,5年年均增长19.8%。其中,出口由88.2亿美元增加到267.5亿美元,年均增长24.8%,增幅居全国、中部位次由第14位、第4位上升至第5位和第1位。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国外和省外大企业纷纷来皖投资兴业,到2012年末在皖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63家,安徽经济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表4 安徽省2007-2012年投资、消费、进出口状况

(四)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随着安徽经济的不断发展,可用财力明显增长,近5年,安徽用于民生工程的财政投入总规模超过1300亿元。如果说经济总量基本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整体实力,那么人均收入则反映老百姓富裕程度。

表5 安徽省2007-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由表5计算可知: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11473.6元增加到2012年的21024.2元,年均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556.3元增加到7160.5元,年均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5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幅分别高于全国0.7个和1.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较快。

「それがいいよ。わたしもそう思ってね。荷ごしらえをした時、嵩張物は持ち運びに不便だから半分ばかり売ってみたがなかなかお銭にならないよ」(井上红梅译)

二、安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十一五”以来,安徽经济虽然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整体经济高位运行。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安徽省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差别较大,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的需要不相适应,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存在[2]。

(一)经济观念落后,缺乏大胆创新精神

安徽省境内能源资源丰富,煤、铁、铜、硫储藏量分别居全国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安徽区位靠近中国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可直接接受长三角经济区辐射,境内拥有两条天然的黄金水道(长江、淮河),地理环境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安徽经济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差甚远,老是在后位徘徊,个中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的观念落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安徽人在观念上没有完全跟上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缺乏谋求发展的雄心和闯荡市场的勇气。一些地方领导以及一部分群众还存在着把地区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等、靠、要”上,过分依赖于国家的政策和大项目支持,寄希望于上级给资金、给项目、给政策;缺乏对非公经济的足够认识,导致政府忽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发展非公经济的步子滞后。另一方面,在寻求发展道路、发展方式上,缺乏立足当地社会经济现实,走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道路;小富即安,创业意识不强。一些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思路摇摆、决策失误,也是造成安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3]。

(二)经济发展的基础薄弱

从表6可以看到,2012年安徽省生产总值为17212.1亿元,虽然增长率为12.1%,在8省中排名第一,但数量仅为江苏生产总值的1/3、不到浙江生产总值的1/2,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只比第21位的山西和第19位的江西稍高,其排名在全国31个内地省份中位于第14位。安徽省人均生产总值只有28792元,在全国排名第26位,在中部6个省份中居倒数第一,更比东部的江苏和浙江两省分别落后了22名和20名,数据显示安徽与江苏、浙江的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差别很大。

表6 2012年省份之间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比较

(三)经济外向度较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

安徽属内陆省份,其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程度较少,对外开放程度及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据表7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393.3亿美元在全国排第14位,比上年增长25.6%,创历史新高,增幅列全国第7位,但还远低于全国69.6%的水平,与周边江苏的3056.9亿美元和浙江的3122.3亿美元相比,更是有着巨大的差距。要想缩小差距,必将面临较大压力和遭遇更多挑战。

2012年安徽省工业增加值为7550.5亿元,在中部6省排第四,与中部排名第一的河南相差26847.5亿元,是江苏的1/3、浙江的1/5。这组数据充分体现安徽工业基础薄弱,难以为农村人口大规模城镇化提供支持,已成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崛起的瓶颈。

城镇化作为一种文明社会的标志,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共生现象,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经济学家认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能为安徽新增50亿元的消费规模。截止到2012年,安徽的城镇化率为46.3%,在中部6省中排名第三,离全国51%的城镇化水平还有4.7%的差距,对吸纳农村人口、集聚产业、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多方面服务和支持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表7 2012年省份之间进出口总额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比较

(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人口素质较低,人力资本积累较少

安徽省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只有通过教育的开发才能转化为人力资本,即受过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高质量的人才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和根本动力。从表8中可以看出,安徽省2011年的教育经费投入599.09亿元,在中部6省中排名第三,比排名第一的河南少312.03亿元,是江苏的45.6%、浙江的56.4%。生均教育经费5900元,是江苏的38.6%、浙江的27.7%,在中部6省中排名第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安徽每10万人口平均在校人数只有1961人,在中部6省排名最后,比排名第一的江西少1300人,比周边的江苏少803人,比浙江少1475人。在校学生中大专以上学生占9.76%,在中部6省排名第三。

表8 省份之间教育经费投入及受教育水平比较

可见,安徽省人口受教育水平不容乐观,高等教育发展的落后,导致劳动力水平低下,企业缺乏系统的劳动力培训,导致工业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大量低素质人口会造成就业压力大、劳动者收入低,使得安徽人力资源的优势变弱势,进而影响安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创新驱动

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创新驱动,依靠创新的推动,安徽在全国创造了“四个第一”:奇瑞成为全国企业自主创新第一面旗帜;合肥成为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成为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安徽成为全国第一批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实现了从抓企业创新、到抓产业创新、再到抓区域创新的跨越[4]。

“十二五”时期是安徽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安徽面临着加快发展、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必须要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要找出适合安徽省情、有利于安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途径,使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从投资拉动转变为创新推动,更加注重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继续深化改革,着力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环境[2]。

(一)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创新

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进行理念创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安徽作为后发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理念和思路入手,实现安徽经济从“省内为主”向“省内外结合”的转变。

(1)坚持“三个转变”的理念。安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以下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5]。要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2)富民导向理念。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安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公平、让全省人民分享安徽经济发展的成果、让安徽人民满意,是安徽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持续改善民生,安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能力增强了,安徽的经济增长才有持久的动力,才能实现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

(3)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理念。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安徽各地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安徽不同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安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2012年,安徽服务业附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7%,与世界发达国家70%的比例相比,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巨大。因此,调增服务业的比重是解决就业、拉动内需的必然需求。安徽要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促进安徽经济自主协调发展,提升服务业整体竞争力[6]。

(4)质量优先理念。在安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应由追求经济的数量型扩张转变为追求经济的质量型增长。安徽的经济增长不能只关注生产效率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数量,还必须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给老百姓带来的福利,以实现安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5)人才战略理念。“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新的价值理念。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安徽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实施人才战略理念,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强化科教兴皖战略,充分利用安徽高职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展社会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后续教育,加大人力资本的积累,服务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

(二)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创新

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只有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政府要自己改革自己,改革自己必须要有大勇气、大智慧、大毅力。目前政府职能不清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由于政府和市场关系没有完全理清,导致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许多领域政府依然承担着决策者、生产者、监控者等多种角色,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制约了政府公共服务转型的进程[7]。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深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各级政府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扮演好投资的引导者、经济秩序的维护者、经济法规的制定者的角色,要积极推进安徽各级政府从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转变,各级政府要加速从职能“越位”处“退位”,从“缺位”处“补位”,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沉下心来为各类企业搞好服务,让其按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自我掌控,自我运行,完善监督机制,形成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创新

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不同的制度安排下的绩效会相差很大。有效的制度能够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相反,无效的制度则会严重地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追求经济发展的政府应该根据本国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自身需要的有利于市场机制良好运行的制度结构[8]。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作为提供激励和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因素,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现更好的制度安排对每个社会、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很重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不管是改革开放之初激发了亿万农民创造性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是实现工业和农业和谐发展的“苏南模式”,成功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以及使个体和私营经济得以发展壮大的“温州模式”,都为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为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在区域竞争中长期处于有利地位奠定了基础。

“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产权制度,它们在中国成功的实践经验表明:制度创新必须与各地的经济状况、资源状况、民生状况和行业状况相适应。三种模式的成功运作,极大地丰富了安徽进行制度创新可选择的空间范围。安徽的各级政府应仔细研究苏、珠、温三种模式的精髓,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加以选择性的运用,发现并总结一批适合安徽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安徽地方经济特色的、更有效率的制度,如淮北模式、江淮模式、江南模式等,不失时机地利用制度创新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安徽地方财政收入,为安徽经济的发展带来丰厚的制度创新利润,打造安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促进安徽整体福利的提高,提升安徽人民的生活品质。因而,只有制度创新,才能使安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在顺境中求得发展。

(四)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的自主创新

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进行自主创新。安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安徽要想快速崛起,赶超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改变经济后位徘徊的困境,其根本途径在于深化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十二五”时期安徽省要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大力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通过提高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通过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企业自发创新,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通过推动我省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二次创业”,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推广深圳模式,加快在全省创建多个创新型城市,使创新型城市成为自主创新的典范;通过推进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银政企合作、中介合作,打造“产学研资介”创新平台,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加速器[9]。最终提升安徽的创新能力,实现各类产品从“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的转变。

(五)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的服务创新

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进行服务创新。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庞大系统工程的有效运行,它需要得到跨学科的各种服务的帮助,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社会组织创新和需求、客户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的推动,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服务产业。让各种服务组织如企业、学校、医院、法律机构、政府等利用自身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实现客户满意的服务感知[10]。服务产业最大的优点是没有环境污染、没有物质消耗,是能不断推动安徽经济持续发展的优质业态,它具有市场无限性的特点,从而决定了服务行业可以不断扩大,形成规模庞大、动态的就业人群。

目前安徽服务产业总的状况是:2012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5629.4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557.87亿元,增加值总量较小,人均水平较低,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因此,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力提升服务产业的规模和水平。首先,要充分利用安徽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行业优势,确立旅游业、商品流通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安徽服务产业发展的龙头行业,以龙头行业的加快发展来带动服务产业的全面发展;其次,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减少现存制度中对城乡人口流动的限制,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结构,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需求基础、拓展生存空间;最后,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运用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多式连运、物流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的服务行业。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则,管理服务的组织过程和资源,以达到提高服务的效果和效率的目的,通过大范围地发展服务产业,大幅度改进服务产业的效率,提高安徽人民的生活质量。

[1]张宝顺.建设美好安徽——在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R].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

[2]纪晓波,饶磊.关于加快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途径和对策[R].合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2010.

[3]刘红兵.安徽经济现状分析与崛起的路径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29-32.

[4]冉然.创新崛起的“安徽路径”[J].江淮,2012(3):11-12.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李斌.201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2-02-11)[2013-01-10].http://Copyright©2013 www.gov.cnAllRightsReserved.

[7]高尚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北京: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2010.

[8]刘芳,吴欢伟,刘卓.浅议制度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J].科技与管理,2007(1):124-126.

[9]黄华华.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N].南方日报,2011-04-13(2).

[10]傅强,赵敏,杜娟.服务需要创新[J].科技智囊,2005(10):9-13.

猜你喜欢

安徽安徽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