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统计特性及政策含义
2013-10-11仲伟周任炳群郭大为
仲伟周,任炳群,郭大为,王 军
(1.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2.中国人民银行 广州分行,广东 广州 510120)
一、引 言
考察我国整体和各地区能源强度的演进态势,有助于认识能源强度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制定科学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1-2】。由于发展机遇及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我国的地区性差异也日益凸显【3】,能源强度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4-5】,深入分析地区能源强度的差异对于理解我国的能源强度现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第二部分分析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的统计学特性,第三部分利用Theil指数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差异进行分解,第四部分分析地区能源强度差异与区域内不同省份之间差异的关系,最后一部分是总结及政策建议。
二、我国能源强度的区域分布统计分析
(一)各省市能源强度现状统计分析
根据各地区1997-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量数据,可以计算全国及各省市的能源强度。考虑到统计数据的一致,将重庆市数据并入四川省计算,西藏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不在研究范围之内,共计29个省市。从表1中可以看出,能源强度较高的省份(能源强度大于等于2.5)逐渐减少,能源强度较低地区(能源强度小于等于0.95)逐年增加,我国总体能源强度呈下降趋势,与前人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6-7】。
从全国及各省市的能源强度变化趋势(图1)可以看出1997年到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的能源强度都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能耗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但2004年到2007年间能源强度不降反有小幅度上升,在2007年之后又开始下降。虽然总体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但关注各地区之间的能源强度差异情况更有意义,而收敛指数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因此需要考察各地区能源强度均值及σ收敛指数①等指标(表2)。σ收敛指数是将地区能源强度对数的标准差来衡量中国省际能源强度的差异,如图2所示。
表2 1997-2011全国及各省市平均能源强度统计数据
图1 全国及各省能源强度趋势
图2 中国各省能源强度(收敛指数)
从图2中可以看出,总体来看各省市之间能源强度差异呈现收敛趋势,差异逐渐缩小。但从2004年之后,收敛指数波动幅度很大,说明各省市间差异缩小的基础并不稳固。
(二)区域能源强度现状统计分析
考察各省份差异之后,还需从区域层面进一步分析能源强度差异。由于获取县域数据的难度较大,以省份数据为基础的区域划分方法是通常的研究方法。本文在传统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八大经济区构想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发展战略,将除去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之外的29个省市划分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四大区域,以此作为区域能源强度差异分析的区域划分基础(如表3)。按四大区域的划分计算各区域的相关数据,具体结果如表5和图4所示。
表3 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及其省份构成
表4 全国及四大区域1997-2011年能源强度情况
图3 全国及各区域能源强度
从1997年到2011年,我国总体的能源强度从1997年的2.13下降到了2011年的0.79,呈明显下降趋势。各区域的能源强度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沿海地区能源强度水平最低,其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在2002年后超过东北地区,成为全国能源强度最高的地区。为更清楚地认识各地区域间的差异水平如何,计算出各区域的σ收敛指数,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与省市的σ收敛指数类似,区域的收敛指数也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在2004年之后波动幅度开始大幅增加,这说明各区域能源强度有分化的危险。
图4 区域能源强度σ收敛指数
三、我国能源强度地区差异的构成分解
常用的考察地区差异情况的指标有基尼系数、变异系数、Theil指数等指标。本文采用Theil指数衡量能源强度的地区差异,该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有以下优点:①可以分析各部分在总体变化中的作用,进行空间结构或产业结构的多层次分解;②可以比较不同区域内部差距,不受考察的空间单元个数的影响;③可以分解成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其中组间差距反映不同组别均值之间的差异,而组内差距是不同组别内部差异的加权平均。
(一)Theil指数的分解与构造
Theil指数的最初功能是用来研究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的,Theil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收入差距越大。受此启发,本文利用Theil指标考察在我国能源强度的地区差异程度,其中权重以能源消费量份额来表示,基本单元先确定为省市级,由此对Theil指数做一阶段分解,将全国的能源强度总体差异分解为四大区域内各省份之间的差异和四大区域间的差异之和。
以省市为单元构造全国能源强度的总体差异为:
定义第g个区域内部的省份之间差异为:
则全国能源强度省际差异可以被分解为:
其中,g代表各个不同的区域;j代表区域内部各不同的省市;τ表示全国总体的能源强度;τg代表第g区域的能源强度;τgj代表第g区域j省市的能源强度;E代表全国的能源消费总量;Eg代表第g区域的能源消费总量;Egj代表第g区域j省市的能源消费量;eg表示g区域能源消费占全国总体能源消费的比重;ejg表示j省市能源消费占g区域的比重;T表示全国总体的能源强度差异;Tg表示区域g内部的能源强度差异;TW表示区域内部的各省市间能源强度差异;TB表示各个区域之间的能源强度差异。
(二)基于Theil指数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计算结果
1997-2011年我国各地区间Theil指数,如表5、图5所示。1997-2011年期间,我国能源强度的总体地区差异和区域内能源强度差异都呈下降趋势,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差异引起的。区域间的差异的下降趋势虽较为平稳,但下降速度较小,即能源强度的四大区域组间差距是逐渐缩小的。将区域内和区域间能源差异的变化速度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相对于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波动幅度更大,缩小的速度更快,这说明在各个区域内部省份之间能源强度差异的变化是明显的。在地区差异下降的阶段中,2005年之后能源强度的区域内差异下降的速度明显放缓。
表5 1997-2011年我国地区能源强度泰尔指数表
图5 我国区域能源强度差异Theil指数
将四大区域内部的Theil指数与全国区域内部差异Theil指数相除,可以得到各区域差异占总体差异比重的变化趋势(如图6),四大区域在总体区域内部差异中的贡献度随着时间变化。在2006年之前,中部地区的差异水平最大,但是2006年之后,西部地区超过了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差异水平一直不高。从趋势上看,中部地区在2004年之前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是2004、2005两年经历了快速下降,之后变动较为平稳;而西部地区变动趋势比较稳定,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沿海地区则波动相对剧烈,2005年之前都表现出快速下降趋势,但2005年之后却呈现快速上扬。近年来沿海、中部和西部地区间的差异贡献呈现平均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各区域间能源强度差异在逐渐缩小。
图6 四大区域能源强度内部差异贡献度
四、地区能源强度与区域内差异的关系
四大地区各自的地区能源强度及其泰尔指数的散点图如图7至图10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除了沿海地区的能源强度与泰尔指数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之外,其他三个地区的关系并不明显。这说明当前我国各地区的能源强度的降低并非各个地区全面意义上的降低,而是地区间有升有降,且差异很大。
图7 沿海地区能源强度与泰尔指数
图8 东北地区能源强度与泰尔指数
图9 中部地区能源强度与泰尔指数
图10 西部地区能源强度与泰尔指数
五、总结与建议
在本文考察的1997-2011年期间,我国能源强度的区域内差异和总体差异都呈现下降趋势,虽然区域之间的差异呈现出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速度较为缓慢。区域内部差异比区域间差异波动幅度更大,缩小的速度也更快,这说明在各个区域内部省份之间能源强度差异的变化是明显的,当前我国各区域能源强度的降低并非所有地区全面意义上的降低,而是区域间有升有降,且差异很大。从本文结果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建议:
第一,制定节能政策时应因地制宜。我国各省区、地区之间能源强度具有很大的不一致性,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与规划,特别是在进行减排配额的分配方面,充分考虑到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需要和产业结构,对西北、东北等重化工产业基地给予适当的优惠。
第二,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现阶段我国节能与减排工作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受发展阶段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应从地区整体经济发展高度进行节能减排的规划和部署,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地方经济。
第三,理顺能源定价机制,推进市场化节能减排。资源输出地区能源强度多高于资源输入地区,应进一步合理调整能源产品价格。通过市场机制,树立科学的能源消费观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节能减排效益。
第四,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消除阻碍生产要素和信息流通的因素,提高能源要素的整体利用水平和效率。要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在降低能源强度方面进行合作,走能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区域平衡发展道路。西部地区而言,要再向东部输出资源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能源效率。东部地区在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应积极传授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注 释:
① 常用的收敛指数有两种:σ收敛指数和β收敛指数。该指数最早出现在由Barro和Xavier Sala-I-Martin(1991,1992,1995)提出了度量收敛的两个指标中,分别称为σ收敛和收敛。如果穷国比富国增长得快,那么用人均收入水平或人均产品来衡量贫富时,穷国就会赶上富国,这种情况称为β收敛,这种现象有时也被称为“回归均值”。σ收敛指的是通过各国(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离散状况来表示收敛程度,如果离散程度越来越小,则称为σ收敛,通常用人均真实收入,或人均真实产品的对数的标准差来衡量离散状况,即σ指数越小,收敛程度越高。
[1]刘畅,崔艳红.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区域差异的动态关系比较研究——基于省(市)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4):34-43.
[2]史丹,吴利学,傅晓霞,吴滨.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J].管理世界,2008(2):35-43.
[3]刘源远.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4]王军,仲伟周.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研究——要素禀赋的分析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09(06):44-51.
[5]仲伟周,王军.基于能源禀赋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42-50.
[6]齐绍洲,罗威.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7(7):74-81.
[7]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基于DEA方法的省际数据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