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的影响

2013-10-11刘爱民郭蜀豫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血透中心51811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15期
关键词:认知度量表诱导

刘爱民,赵 芳,郭蜀豫,刘 杨(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血透中心 518110)

诱导期血液透析是从终末期肾脏病的保守治疗到规律性透析治疗的过渡期,一般是患者在耐受条件下进行的小剂量、短时间、多次数透析,大多数患者2周左右完成[1]。此期患者由于对疾病认识上的限制、治疗费用的担心以及对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可能不耐受,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甚至可能会拒绝血液透析治疗[2]。因此,为了使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进患者的主观能动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顺利进入规律透析,心理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调查测评3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需求,心理状态及疾病认知度,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明显改善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心理及对疾病认知度加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本院肾内科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病例纳入标准为:(1)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需要血液透析治疗;(2)小学以上文化程度;(3)意识清醒、智力、听力正常,能进行正常沟通交流。(4)排除心、脑等其他系统并发症,愿意合作,能配合完成量表检查。入选患者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采用德国生产的贝朗Dialog+透析机进行治疗。选用面积为1.2m2聚砜膜透析器,血流量100~180mL/min,透析时间2~3小时/次,连续3d后改为1周3次,2~3小时/次。

1.2 方法

1.2.1 测评方法 对符合要求的3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入院后3d内(干预前)及心理干预行血液透析2周后,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认知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疾病认知度进行测评。患者自评之前,首先由工作人员对SDS、SAS及疾病认知量表各项内容、涵义、填写方法解释清楚。然后让患者作出独立、不受外人影响的自我评定,所有量表在20min内填完。

1.2.2 干预方法 (1)透析前的环境支持及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透析观念:对于首次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在得到预约透析的医嘱后,由护士对患者进行透析前访视,先做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的目的,与患者进行诚恳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接触时注意语言交流的意义和技巧,切忌敷衍了事;向患者耐心细致讲解血液透析的目的、方法和意义及透析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认识到透析能起到“人工肾”作用,通过充分透析可使病情得到较长时间稳定;对产生幻想、怀疑心理的患者,护士要改变其认知,让其相信科学,使患者明白病情暂时缓解是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让患者到血透中心参观,介绍机器设备的安全性,监控功能等,与治疗中的患者进行交流,以消除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陌生感与恐惧心理。同时,向患者主动介绍中心环境,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安全、舒适、整洁,在患者正前方安置电视机,播放舒缓的音乐或画面,设床栏、床桌;主动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让患者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身心和谐的状态下接受血透治疗。(2)透析治疗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关心患者,对患者充分尊重、同情、理解和信任。保护患者的隐私,在透析中要保护好血管通路部位肢体,指导患者如何活动肢体及活动量范围,如何采用不影响血流量的体位,避免拖拉血管通路,让患者感到安全。由于在诱导治疗期间急性并发症的发生较普遍,透析患者对自己在治疗期间的变化较为敏感,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全面情况,掌握病情变化,用温和轻松的语气询问患者感觉如何?有何不舒服?鼓励患者主动向医务人员反映自我感觉,如出现打哈欠、冷汗、心慌、便意、眼花等不适时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处理,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保证患者生理、心理上的舒适和安全感。在透析过程中,还要保持透析区的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探视,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向患者及家属作健康宣教,同时在透析候诊区准备一些报纸、杂志、健康宣教小册子,及时分发给患者及家属阅读,让患者和家属得到有益于健康的知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的护理宗旨。(3)透析结束时,护士要以娴熟的操作为患者做好血管通路的护理,并告知患者如何保护好血管通路。对动静脉直接穿刺的患者,穿刺点局部压迫2h以后,逐步放松,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肿胀,创可贴24h揭下,在此期间保持穿刺处的清洁干燥以免感染。对临时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告知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禁止沐浴,插管处如有红、肿、热、痛、敷料脱落、污染等情况,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及时处理。患者衣着应宽松,卧位时不要压迫导管。(4)透析后的饮食护理知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控制入水量,掌握低盐、低磷、优质蛋白质的食谱;对于首次透析的患者,如果存在高钾血症,还需指导患者避免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海菜、豆类、莲子、卷心菜、榨菜以及香蕉橘子等;教育患者识别高钾血症的表现,一旦出现心率减慢,四肢及口周感觉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5)有效利用社会、家庭支持系统。有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3]。护士要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鼓励营造良好的家庭休养环境,不要在患者面前讨论医疗费用,给予无条件的物质及精神支持,对特困自费患者,通过新闻媒体和爱心人士以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让患者感到亲人的可贵,生活的美好。鼓励其尽量恢复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1.2.3 观察指标 采用SDS和SAS各20个项目进行测评。按症状出现频率评分,分4个等级,依次评粗分为1、2、3、4分,将总粗分乘以1.25得出标准分;50分为划界限,50~59分为轻度抑郁或焦虑,60~69分为中度,>69分为重度。疾病认知量表共10个项目,按透析相关知识认知评分,分4个等级,依次评粗分为4、3、2、1,标准分越高,认知度越高。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结果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0例患者干预前后SDS、SAS和疾病认知量表测评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SDS、SAS和疾病认知量表测评结果(,分)

表1 SDS、SAS和疾病认知量表测评结果(,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1。

时间 SDS SAS 疾病认知度干预前48.15±8.23 46.91±8.47 40.25±10.25干预后 31.53±9.66* 30.41±9.67* 65.31±8.13*

3 讨 论

诱导期心理干预血液透析患者从保守治疗到规律透析治疗改变的过程中,有一个过渡期,多数患者在2周左右完成。此期患者因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加重,同时又介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对透析效果及预后缺乏系统了解,还有环境的改变及经济负担的加重以及诱导透析期间可能出现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对疾病治疗方面的认识[4]。正如心理学家罗斯所描述的心理失落和悲哀的情感过程,患者对于丧失肾功能的过程会经过否认、自闭、愤怒、商讨、抑郁和接受几个阶段[5]。有研究表明,74%的初期心理干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抑郁状态[6]。因此本文应用SDS和SAS及疾病认知量表对3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疾病认知度进行评定,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后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心理,充分调动诱导期心理干预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疾病认知加深,提高治疗依从性,护患间的相互关系也由“主动-被动”型变为“指导-合作”型,使患者能顺利渡过诱导期进入规律的血液透析治疗。

[1]鲁新红,姚景鹏,魏军,等.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需求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5-707.

[2]文艳秋.实用血液净化护理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4-86.

[3]张敬丽,史建莉,姜玉芳.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57-58.

[4]单岩,史小艳,时秋英,等.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身体症状困扰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252-1254.

[5]牛兆清,王惠英.如何满足血液透析患者对信息的需求[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14.

[6]黄平,张晓良,杨金芳,等.初期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分析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73-74.

猜你喜欢

认知度量表诱导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