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的Meta分析
2013-10-10侯东泽颜登高
张 泓,袁 莺,侯东泽,颜登高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湖北监利 433300)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1,2]。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区,胃癌患者占所有肿瘤病例的41%[3]。心理学家认为在胃癌手术及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干预对于胃癌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运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全面收集有关临床对照试验,探讨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维普、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CBM)等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3年3月;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获取补充资料。由2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文献检索采用自由词+主题词方式检索,中文检索词包括胃癌、心理干预、焦虑、抑郁、临床对照试验等。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文献纳入标准:研究类型为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患者病理诊断为胃癌;研究样本量>15例;提供完整的病例资料、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及改善率等数据。文献排除标准:病例报告、文摘、综述、讲座、述评等;入组患者无明确临床诊断;样本量≤15例;数据资料有误或数据不完整无法提取相关数据资料;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 由2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提取文献信息,其中包括研究作者、发表时间、病例数、性别比例、干预措施、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等。如存在争议,通过与第3方(第3位研究者)讨论解决分歧。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依据PEDro量表进行评价,对每项研究的质量评价涉及以下10项[4]:随机分组方法;分配隐藏情况;是否采用盲法;是否描述退出及失访;诊断明确与否;病例数是否>30例;组间基线特征是否相似;是否详细描述心理干预措施;数据完整无缺陷;讨论中提及设计局限性与否。每项1分,最高10分,8~10分为高质量研究(A级),6~7分为中等质量研究(B级),6分以下为低质量研究(C级)。
1.4 统计学分析 Meta分析采用Collaboration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1.6和Stata 12.0软件进行。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95%可信区间(95%CI)评价。各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x2检验[5]和I2检验评价[6]。当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时(P<0.1),采用DerSimonian and Laird[6]所提出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发表偏移采用漏斗图进行评价。
2 结 果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通过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检索到93篇潜在研究,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最终有12篇临床对照试验[7-18]符合纳入标准,文献筛选过程见图1。通过全文阅读,12篇文献共计1 082例胃癌患者,其中观察组543例、对照组539例,两组均于化疗前由主管护师进行一般入院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积极主动的综合心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情感支持、音乐疗法及放松疗法等。12篇文献的基线特征和质量评价见表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表1 12篇纳入文献基线情况
2.2 SAS和SDS评价 两组SDS、SAS评分见表2,经 Meta分析结果: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95%,P<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SDS评分WMD=-1.55,95%CI=-1.73~-1.36,P<0.001)和SAS评分(WMD=-1.77,95%CI= -1.95~-1.58,P<0.001),说明观察组经心理干预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2.3 发表偏移评价及敏感性分析
2.3.1 发表偏移评价 发表偏移采用Begger’s漏斗图和Egger’s线性回归分析进行评价。纳入研究的发表偏移评价见表3。Egger’s线性回归分析即用于评价漏斗图对称性,其结果提示纳入文献无明显发表偏移(均P<0.05)。
2.3.2 敏感性分析 本研究逐一删除纳入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价单一研究对总体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单一研究可显著影响合并分析结果的统计学意义,说明Meta分析结果比较稳定,见图2、图3。此外,根据纳入文献质量不同进行敏感性分析,将徐映华等的研究结果(文献质量等级为5/C级)剔除,结果显示与原始分析结果相似(SDS评分:WMD=-1.90,95%CI=-2.35~-1.51,P<0.001;SAS评分:WMD=-1.91,95%CI=-2.29~-1.49,P<0.001),进一步证实单一研究结果对总体结果影响较小。
表2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
图2 SDS评分汇总结果的敏感性分析
图3 SAS评分汇总结果的敏感性分析
表3 纳入文献发表偏移评价
3 讨 论
3.1 对胃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胃癌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生与个性行为和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9]。胃癌患者均具有情绪压抑、多思多虑等基本性格特征,其中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是过度焦虑和抑郁[20]。因此,在胃癌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减轻不良心理情绪对躯体状态的影响,增强应激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Meta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干预使SDS和SAS评分显著降低,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Ouwens等[21]的研究证实,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癌症患者的抵抗能力,对其预后和转归都起着积极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与本文Meta分析结果相一致,说明对胃癌患者必须进行心理干预。
3.2 存在问题 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严格,文献收集较全面,结果可信度高,但本研究也存在以下局限性:纳入研究质量不均且数量有限;纳入研究仅限于中文文献,可能导致语言偏倚;纳入研究观察的评价指标未包括抑郁焦虑改善率等重要指标,导致患者最关心的指标缺失,从而降低了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
[1]Katherine DC,Alfred IN.Epidemiology of gastric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12(3):354-362.
[2]徐飚,王建明.胃癌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1-7.
[3]陈凛,李涛.胃癌综合治疗现状与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6):571-574.
[4]Higgins JP,Thompson SG.Quantifying heterogeneity in a meta-analysis[J].Stat Med,2002,21:1539-1558.
[5]DerSimonian R,Kacker R.Random-effects model for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an update[J].Contemp Clin Trials,2007,28(2):105-114.
[6]Peters JL,Sutton AJ,Jones DR,et al.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to detect publication bias in meta-analysis[J].JAMA,2006,295:676-680.
[7]金玉彬,刘虹泽,刘闰.心理干预治疗对胃癌患者化疗后心理状态影响的临床观察[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21(4):397-399.
[8]于桂青.胃癌化疗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J].Medical Information Section of Operative Surgery,2008,21(12):1068-1070.
[9]陈玉梅,马桂香,温冬兰,等.早期心理和药物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5):479.
[10]胡慧,付慧兰.心理干预在胃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J].九江医学,2009,24(2):31-32.
[11]刘广琴.实施心理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伴发焦虑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0):1778.
[12]徐霞.心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2):2182-2183.
[13]张娟,王桂香.胃癌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的行为干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3):111-112.
[14]李碧.心理干预在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0,5(2):163-165.
[15]唐欣.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1):33.
[16]吴君.心理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 (8):725-726.
[17]徐映华,吴玉琼,梁子东.胃癌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的行为干预作用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0):1367-1368.
[18]张小茹.胃癌患者围术期焦虑及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2,33(22):4853-4855.
[19]沈炜,邵正才.老年人与中青年人胃癌临床特征比较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8,23(1):59-60.
[20]Kamada T,Hata J,Sugiu K,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gastric cancer discovered after successful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results from a 9-year p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in Japan[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5,21(9):1121-1126.
[21]Ouwens M,Hulscher M,Hermens R,et al.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and effects[J].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9,21(2):13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