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汤常用药对干预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及中枢递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013-09-26吴仕泽陈小四吴礼龙
吴仕泽,陈小四,吴礼龙,秦 竹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抑郁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探索无忧汤常用药对干预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及对其中枢递质的影响干预作用的研究,初步阐明无忧汤中常用药对抗抑郁作用与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NE、5-HT和抑郁大鼠行为学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为中医合理运用无忧汤治疗抑郁症提供基础依据。
1 立论依据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躯体不适、睡眠障碍、心境低落,伴有焦虑,甚至有自杀念头。1994年美国国家疾病调查[1]结果表明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17.1%。可见本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从目前情况来看,到2020年时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目前,中国有超过2600万的抑郁症患者。李清亚等[2]指出,西药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多因不良反应较大,而使患者用药依从性差,难以完成全部疗程。中医学对抑郁症早有认识,对其治疗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抑郁症类似于中医学“不寐”“郁证”“脏躁”等疾病。临床上大量医家的医学实践经验证明:中医对于抑郁症的远期治疗效果稳定 ,且复发的间隔时间相对较长。无忧汤出自清代陈士铎《辨证录》,由白芍、竹茹、酸枣仁、当归、人参5味药组成,主治夜不能寐、恐鬼祟来侵,或少睡而即惊醒,或再睡而恍如捉拿。其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十分相似。
2 古今医家对抑郁症的认识
2.1 中医古籍中与抑郁症相关的理论回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心……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脾……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肺……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提出了情志过极导致的内脏损伤;其中思、忧、恐为导致抑郁症主要病因。《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提出了情志内伤可导致的气机变化,抑郁症多以悲、恐、劳、思为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提出了五气之郁的治疗原则,这是抑郁症中医脏腑辨证论治的先河。《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因此,情志的波动可导致气血不和,引起各种症状,故丹溪提出“六郁”之说,即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热郁、食郁6种。《景岳全书·郁证》曰:“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相当于现代医学中躁狂抑郁症等因病而郁的范畴。
2.2 现代医家对抑郁症的认识
崔春燕[3]认为: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可归结于此病。根据西医学对抑郁症的描述,中医将此病归属于“郁病”范畴。姜英[4]也认为更年期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并采用中医疗法诊治更年期抑郁症23例,疗效满意。抑郁症是因郁怒、思虑、悲哀、忧愁等原因导致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形成的。初起多见实证,可因气滞而夹痰、夹食、夹热,久病由气转血,由实转虚,可见到久郁伤心神、心脾气血两虚、阴虚火旺等虚证。熊洪艳等[5]收集现代医家治疗抑郁症方剂291首,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出现频数高于20次以上的药对,分别以人参、茯苓和远志为主药的药对。张世筠[6]从心论治抑郁症49例,疗效满意。韩翠欣等[7-8]指出:西药对抑郁症的治疗仍存在起效慢、疗程长、副作用多、药价昂贵、部分患者对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等诸多问题。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疗效好、副作用少、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实验假说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较公认的假说是单胺假说,认为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NE、5-HT,及DA等递质水平过低,从而引发抑郁症。
3.2 研究思路
从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NE、5-HT与抑郁大鼠行为学变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初步阐明无忧汤中常用药对抗抑郁作用与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抑郁大鼠行为学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为中医合理运用无忧汤治疗抑郁症提供基础依据。在大鼠造模基础上给予无忧汤中常用药对灌胃给药后,综合检测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NE、5-HT,以及大鼠的抑郁行为,分析其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为中医合理运用无忧汤治疗抑郁症提供基础依据。
3.3 主要技术路线
采用目前常用的孤养加长期不可预知的应激性刺激为造模方法,具体包括行为限制、冰水游泳、停水、停食、夹尾、明暗颠倒、电击足底、摇晃等18种刺激随机安排,每日1种,每种刺激出现2次,同种刺激不能连续出现,以免动物不能预料刺激的发生,造成大鼠抑郁模型。按照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无忧汤药对人参当归+抑郁组,无忧汤药对人参酸枣仁+抑郁组,给予药对煎剂灌胃,各组均在早晨8:00—9:00给药,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治疗21 d,正常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中枢神经递质NE、5-HT。将以上检测的各组数据分类,等级资料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4 技术路线
见图1。
图1 技术路线图
5 小结
目前,有关抑郁症及抗抑郁症古方的研究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存在以下问题:①中医学有关精神情志疾病方面的论述有许多,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②抑郁症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特别是在实验动物身上更难判定;③抑郁症患者对于治疗后的反应各研究报道结果不一,差距很大。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通过研究无忧汤中常用药对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许晓英,龚飞中.抑郁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策略[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38 -3539.
[2]李清亚,王晓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7):4090 -4092.
[3]崔春燕.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11(2):55 -57.
[4]姜英.更年期抑郁症的中医治疗[J].甘肃中医,2006,19(8):30-30.
[5]熊洪艳,秦竹.抑郁症现代治疗方剂用药特点浅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6):7 -9.
[6]张世筠.从心论治抑郁症49 例[J].天津中医药,2005,22(4):269.
[7]杨建,颜红.抑郁症从肺论治[J].天津中医药,2011,28(3):230-231.
[8]韩翠欣,常丽丽.抑郁症的中医治疗现状[J].河北中医,2007,29(8):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