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振瘫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27例

2013-09-26王彦华赵玉伟

中医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针刺对照组

王彦华,赵玉伟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学院2011级研究生,河南 郑州450008)

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较常见的卒中并发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心理情绪障碍。由于抑郁,患者悲观失望,对疾病康复丧失信心,不主动配合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2011年5月—2012年4月,笔者采用针刺联合振瘫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27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卒中后抑郁50例,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脑出血15例,脑梗死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平均(62.41 ±7.30)岁;病程平均(8.21 ±5.16)个月。对照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平均(60.44 ±7.56)岁;病程平均(8.11 ±5.3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试验病例标准

2.1 纳入病例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至少持续2周,此期间至少有以下症状中的4项: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力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降低,或体质量明显减轻;⑨性欲减退。卒中患者同时须意识清楚,查体合作,无明显失语或严重认知障碍等;无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障碍史;无阿米替林药物过敏史。

2.2 排除病例标准

①癫痫病史;②抑郁史;③精神病史或有精神病家族史;④严重心脏病史;⑤严重的肝肾病史,有额叶精神症状者暂不选择。

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内服振瘫解郁汤治疗。针刺治疗。取穴:百会、四神聪、神庭、人中、印堂、内关、中脘、足三里、丰隆、太冲。操作:患者仰卧位,使用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留针30 min,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百会、四神聪每次行针时行快速捻转强刺激手法。每日治疗1次,每治疗7 d休息1 d。同时给予振瘫解郁汤治疗,药物组成:炒枣仁30 g,合欢花15 g,石菖蒲15 g,远志 10 g,龙骨、牡蛎各 20 g,炒栀子 15 g,姜黄 10 g,郁金12 g,夏枯草10 g,柴胡10 g,白术10 g,佛手10 g,炒白芍 12 g,黄芪 60 g,黄精 30 g,地龙15 g,甘草6 g。加减:舌尖红、心烦、失眠明显者,减黄芪60 g,加苦参15 g;胃气上逆、有痰者,加半夏10 g。煎药机煎药,浓缩分装成袋,250 mL/袋,每日晚饭后服用1袋。

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常州四药制药公司生产,批号20110121-02),每晚顿服,前3 d每次口服50 mg,后每日增加25 mg,直至每日100 mg。

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痊愈:精神症状全部消失,情绪、情感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显效: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时有情绪、情感低落,能处理一般日常生活。好转:精神症状部分消失,情绪、情感低落有所改善,但不稳定,不能正常工作与学习。无效:精神症状无改善,情绪、情感低落仍明显。同时不良反应、副作用等应列入疗效标准内,作为疗效的参考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6 结果

6.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 Ridit分析,u=2.60,P <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6.2 两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对比

7 讨论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提高,PSD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有统计[2]显示,PSD的发生率占40.27%,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PSD病因是由于大脑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整体精神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性低下状态。亦有神经回路学说指出:“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出现信息传导不畅是其主要病理原因。目前,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除治疗原发病和心理治疗外,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因其毒副作用大、需要长期服用等缺点,在临床运用中受到限制。表2清楚地反映出:对照组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出现,其中5例肝肾损伤(转氨酶升高、肌酐升高),3例抑郁症状加重,且精神异常(幻视、幻听等),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6例;而治疗组则相对安全,仅有2例患者出现腹泻和1例晕针。本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联合内服振瘫解郁汤治疗PSD有效率占92.7%,与口服阿米替林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更安全,毒副作用更轻。

中医学中并无卒中后抑郁这一名词,对于本病的记载多散见于“郁证”“失眠”等文献中。主要病机是由于气虚痰瘀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脑。《赤水玄珠·郁门·郁》载:“有素虚之人,一旦事不如意,头目眩晕,精神短少,筋萎气急,有似虚证,先当开郁顺气,其病自愈。”说明体虚是郁证发病的内因所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头者精明之府。”《灵枢·本神》也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百会,“百病皆治,故名百会”﹙《类经图翼》),为手足六阳经、足厥阴、督脉八经交会之处。神庭,其意为脑内元神所藏之处,本穴为督脉脉气所发,是足太阳与督脉的交会穴,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均入络于脑。四神聪为经外奇穴,有醒脑益智宁神之功。快速捻转强刺激针刺以上诸穴,使脑部经络气血畅通,元神之府有所主。临床试验[3]证明:针刺能改善大脑的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改善大脑皮层的缺血缺氧状态,加强病灶周围未受损细胞的代偿作用,从而改善精神障碍。轻刺人中以解除强迫症状,取印堂透心区以清心醒脑,内关疏郁理气宁心安神,中脘、足三里、丰隆健脾和胃,理气化痰,使气血生化有源。若兼胸闷明显则取心之募穴巨阙,可开豁心胃之气;头胀取太冲引血下行。现代医学研究[4]也证明:针刺太冲穴可以诱导颞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的增加。诸穴合用,共奏醒脑健脾疏郁安神之效,再随症配穴,效果更佳。振偏解郁汤是在安神达郁汤[5]的基础上加味而成。方中柴胡、白芍、郁金、佛手、川芎疏肝理气,调和气血;栀子、夏枯草清心平肝,清泄郁火,配合合欢花、炒枣仁、龙骨、牡蛎等宁心安神。抑郁症主要有3大主要症状,分别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受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启发,于原方中加入黄芪60 g、黄精30 g、白术30 g、地龙15 g,以大补气血调整肺脾肾脑之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兴奋机体免疫功能。地龙化瘀通络利尿降压,加入石菖蒲、远志以祛痰开窍,宁神益智。石菖蒲《本经》谓其“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不忘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远志《本经》谓其“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二者均入心经,其通利九窍,实则主要是通利痰浊阻滞之心窍,亦即元神之府也。加入姜黄以加强解郁通络之功。原方服法为服药1~2剂有效时,停药2~3 d,再服2剂,再停,再服,不要求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原方专为郁证而设,而PSD有睡眠倒错的特征,因此笔者改变服用方法为晚饭后半小时服药1袋,每晚连续服用,不再间隔。以上针药联用,效果相得益彰,共奏醒脑开窍、振瘫解郁之效。

脑卒中后抑郁是中风较常见的合并症,中风患者多见于年龄较大、元气虚弱、病情严重之人,脑损伤后抑郁的临床表现是既有别于普通抑郁症,又不同于一般抑郁心情的一组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的控制能力差,情绪外露,易激惹、冲动性增强,抑郁以轻、中度为主[6]。因此,此方案在一般的抑郁症的治疗中并不能完全适用。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后抑郁乃病后脑髓受病,元神受累,心脑神机失调,神不导气,加之痰热中阻或正气亏虚、气阴不足而成,治疗时应当灵活运用,随症加减;穴位的选取亦是如此。能做到此番,必能加强醒脑安神疏郁通络之功,在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收到较好疗效。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关骅.临床康复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崔海.电针治疗30例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O05,29(2):65.

[4]许建阳,王发强,王宏,等.针刺合谷与太冲fMRI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2004,24(4):263.

[5]李宝顺.名医名方录[M].3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

[6]安中平,王艳,王景华,等.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9):562-564.

猜你喜欢

针刺对照组
中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研究进展※
脑科学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中医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研究进展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