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传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学生专业知识考试结果分析*

2013-09-26郑玉玲詹向红呼海涛王振亮闫国立

中医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及格率院校教育诊断学

张 瑞,郑玉玲,詹向红,呼海涛,王振亮,闫国立,任 平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历经千年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教育方式,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的发展充分说明各自在中医药教育方式上的重要地位。如何将2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是需要当今中医高等教育界深入思考和专心研究的重要课题[1]。本文通过对中医传承教育组和院校教育组的专业知识考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的情况,为探索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的模式提供客观依据。

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中医学院2009年在全校范围医类专业第1学年结束时自愿报名、经笔试公开选拔的39名学业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即中医传承教育组),同时从中医专业未报名学生中选取48名性别分布相同、成绩相当、学业优秀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即院校教育组)。两组同一门课程原则上由同一老师或同一职称的教师授课。

2 研究方法

单人单座,每个考场 30人,考试时间为120 min,2012年11月3日进行专业知识考试。

2.1 试题知识面

试题知识涉及中医综合(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础、中医经典课程(含内经、伤寒、金匮要略、温病学)。其中中医综合占120分,诊断学基础占60分,中医经典课程占120分。

2.2 试题分值情况

全卷3道大题:第1道大题是单选题,含100小题,每题1分;第2道大题是多项选择题,含100小题,每题1分;第3道大题是判断题,含100小题,每题1分。全卷共300分。

3 统计学方法

运用教育统计学原理及方法,对本次专业知识考试试卷各项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处理,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有序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检验水准a=0.05,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据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

4 结果

4.1 两组专业知识考试总体成绩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专业知识考试总体成绩对比 分,±s

表1 两组专业知识考试总体成绩对比 分,±s

注:与院校教育组对比,**P <0.01。

例数 中医综合 诊断学基础 经典课程 理论成绩中医传承组 39 79.33±8.08** 25.44±5.65 65.10±12.65** 170.13±22.57组 别**19.97院校教育组 48 61.79 ±9.82 24.06 ±4.79 44.48 ±9.34 130.33 ±

4.2 两组中医基础成绩分布对比

见表2。两组对比,经卡方检验,χ2=25.4,P <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中医基础成绩不同分数段人数和及格率对比

4.3 两组诊断学基础成绩分布对比

见表3。两组对比,经卡方检验,χ2=0.02,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诊断学基础成绩不同分数段人数和及格率对比

4.4 两组中医经典课程成绩分布对比

见表4。两组对比,经 Ridit分析,χ2=17.13,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4 两组中医经典课程成绩不同分数段人数和及格率对比

5 讨论

通过对中医传承组和院校教育组两组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理论考核,并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中医基础课程,还是经典课程,中医传承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院校教育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两种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置不同密切相关。在中医传承组的课程设置上,我们秉承“厚基础,重经典,突出仲景特色”的理念,以中医核心课程为主线,将经典模块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地位,突出经典,强化经典背诵。课程设置改革优化后,中医学及相关课程比例达到了全部课程的86%[2],大幅增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等经典课程的学时,改革经典课程的考核模式,增加固定比例的背诵题型,以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和经典背诵等中医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类比思维、意象思维、整体思维等中医药学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和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经典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院校教育组和中医传承组的西医课程模块课时分别占全部课程课时的24%和11%[2],由课时比例可以推测,院校教育组的西医课程成绩有可能高于中医传承组。但表3结果显示:中医传承组和院校教育组的及格率均不高,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成绩为40分(系折合分)以下者,中医传承组占至36%,院校教育组则占至56%。分析其原因,一是两组过低的及格率可能与试卷难度大有关,对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及可信度我们将进行深入的分析;二是虽然院校教育组的学时多于中医传承组,但成绩40分以下者,院校教育组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医传承组,可能与中医传承组实行小班上课,易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授课效果有关。

总之,除西医诊断学基础外,中医传承组专业综合知识成绩明显优于院校教育组,表明特色中医传承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我们着眼于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多元需求,遵从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依托河南仲景故乡资源优势,构建了富有特色的中医传承人才综合培养模式。通过此项教学改革,以期培养专业思想巩固、中医功底深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兼知国学和现代医学的中医传承人才,为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对同类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起到示范与带动作用。

[1]卢传坚,黄亮,黄秀云.中医药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模式刍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35-37.

[2]郑玉玲,詹向红,呼海涛,等.中医传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医教育,2013(1):8-10.

猜你喜欢

及格率院校教育诊断学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要想单词记得牢,动力来帮忙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对部分高校规定基础学科及格率的看法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院校教育贴近实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