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带教”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2013-09-20刘彩萍
刘彩萍,阳 蔚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途径[1]。因此,临床实习质量将直接影响护生毕业后能否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独立承担相应的职责。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笔者尝试采用新的带教模式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轮转实习的80名中专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8人)和对照组(42人),实习时间为4周。两组护生的年龄、在校理论成绩和之前实习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1)对照组:①实习第一天由总带教教师对护生进行入科介绍,然后分配带教教师,实行“一对一”固定带教(师生两人一起上班,一起休息)。②每批护生均由总带教教师进行理论课讲解(2课时),操作课示教(1课时),结合病例进行一次护理查房。③在整个实习期间总带教教师不定期抽查,监督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
(2)实验组:①实习第一天由总带教教师对护生进行入科介绍,然后分配各自的带教教师,前两周实行“一对一”固定带教,在第三周开始换一名带教教师,再进行两周的“一对一”固定带教。师生互换的原则是: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尽量做到新老带教教师搭配,白班与夜班带教教师搭配,责任班与办公班、治疗班与护理班带教教师搭配。②每批护生仍由同一总带教教师进行理论课讲解(2课时),操作课示教(1课时),结合病例进行一次护理查房。③在整个实习期间总带教教师不定期抽查,监督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并在每批护生实习结束时,由护生对自己的两位带教教师进行评价,指出其在带教工作中的优缺点,并写在带教意见本上。
1.2.2 评价方法(1)两组均参加实习科室组织的出科理论考试(内容为基础护理知识、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知识、相关健康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专科护理操作技能),统一考试形式、统一标准答案,操作技能考核由3名带教教师同时打分,取平均分;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统一阅卷。(2)综合素质评分内容包括学习态度、仪容仪表、服务态度、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组织纪律共6项,由总带教教师从6 方面对护生进行优、良、合格、差 4 级(分别记 4、3、2、1分)评分,最后核算6项累计所得总分。(3)带教满意度测试。出科考试后给两组护生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带教模式、带教效果、自我评价是否满意,计算两组的各项满意率。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分比较(±s,分)
注:两组比较均 P<0.01
组别 人数 理论成绩 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综合素质得分对照组实验组423871.3 ±11.282.5 ±15.578.5 ±11.589.1 ±12.420.2 ±1.323.6 ±1.7
2.2 两组护生对带教模式、效果及自我评价的满意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对带教及自我评价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3.1 提高了护生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技能
作为教学医院,我院每年要承担多所大、中专院校的实习带教任务,由于学生多,一个科室要同时接纳实习护生8~10人。由于有带教资格及丰富带教经验的临床教师有限,临床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理人员编制普遍不足,带教教师在干好本职工作后已没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讲解、演示,更不可能针对个体进行教学指导,而1名教师同时带2~3名学生的模式并不可取[2]。目前,多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即“一对一”固定带教。护生从入科到出科都由同一教师带教,但在开展包床责任制护理后,职责更具体化,人员相对固定。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可能会导致部分护生知识掌握不足,不能全面了解科室的专科特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论多么优秀的带教教师,也只能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在其他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这样带出来的学生也相应地存在不足。因此,我们实施“双师带教”模式,这样护生既可以学习各个带教教师的长处,又能熟悉本科室不同班次的工作流程,既能学到相关理论知识,又能熟悉本专科常见的操作技术。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双师带教”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护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现临床护理教学的预期目标。
3.2 提高了护生满意率和适应能力
(1)实验组护生入科后,既要适应科室环境和不同的工作流程,两周后还要适应另一名带教教师,负责护理更多床位或不同病种病人,为以后工作中快速适应病人、同事打下基础,提高了其适应能力。
(2)护理带教教师应是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师和主管护师,然而在各大教学医院,主管护师很多因年龄偏大或其他原因大多脱离临床,剩下的基本是护师和护士。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停办了30年,正规院校培养的护理人员屈指可数,造成护理师资严重短缺,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3]。虽然医院护理部通过培训、讲课、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来改善这种局面,但实际上临床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仍参差不齐。通过实施“双师带教”模式,使各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实现互补。由表2可知,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模式、带教效果及自我评价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3.3 提高了带教教师素质和科室整体护理质量
我院带教教师多数未系统学习过教学理论和教学技巧,沿用“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带多于教,只带护生参加临床实践,对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启发、指导,培养护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明显不足。另外,仍有部分带教教师的学历和年资偏低,如中专毕业的主管护师或护理学院毕业1~3年的本科护生,前者有临床经验而教育理论不足,后者则临床经验不够,这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临床带教效果[4]。通过护生对两位不同带教教师进行评价,指出其在带教工作中的优缺点。例如,一部分教师只注重操作的提高而忽略了理论的学习,导致护生只知道做而不知道思考,很多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部分教师担心护生会出错或觉得其动作慢,凡事亲力亲为,使得护生动手机会减少,独立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一部分教师在带教时过于刻板,不知变通,教学方式一成不变,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护生的潜能不能更好地发挥,不注重培养护生的思维能力,不能更好地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5]。因此,对带教教师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加强自身对新技术、新业务、新理论的不断学习,也使带教教师明确了护生的实习目标,增强了责任心,不断提升自己在临床护理中的教学意识和理论素养,不断加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带教水平。带教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使科室整体业务水平、科室护理工作质量也得到提高。
[1]方秀新,郝玉玲.护理临床教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
[2]胡雅琴.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9,6(4):383-386.
[3]蒋文慧,李小妹,陆明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7(2):15-16.
[4]刘丽萍.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9,6(4):387-388.
[5]李菊芳,蔡玉兰.护理实习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医学,2008,20(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