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2013-09-20黄辉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6期
关键词:肌醇山梨醇性病变

黄辉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黄辉东

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是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主要以下肢麻木,感觉异常或者肢体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疗效不理想。本文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方法的探讨,以期减轻患者的痛苦,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药物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H)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众多无特异性。研究表明其发生率高达50%~80%[1],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深入,对DPH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出了多种思路和方法。

1 发病机制

1.1代谢紊乱 ①多元醇、肌醇代谢通路异常。糖尿病时,长期高血糖状态使多元醇代谢途径亢奋,致使神经组织内较多的葡萄糖还原成山梨醇,代谢缓慢的山梨醇蓄积于易感细胞内,造成细胞受损,诱发神经细胞变性和功能损害。另外肌醇通过合成磷酸肌醇来调节细胞的功能,葡萄糖与肌醇结构相近,在高血糖的情况下,竞争性抑制调控肌醇运输,使神经组织对肌醇的摄取减少,细胞内肌醇含量降低,山梨醇合成的增加,也消耗了合成肌醇的原料,进一步加重神经纤维结构破坏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脱髓鞘等改变。最终导致神经阶段性脱髓鞘及轴索变性[2]。②非酶促蛋白质糖基化。体内葡萄糖与蛋白质、脂质或核酸中的游离氨基发生非酶促聚合反应,形成不可逆的糖基化代谢终产物(AGEs),导致蛋白质交联、构型改变及功能障碍等[3]。细胞内AGEs的蓄积间接损伤神经元。

1.2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

1.3血管病变导致神经缺血、缺氧。

1.4神经组织自身免疫的损伤。

2 药物治疗

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恰当有效的对症治疗有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首先应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良好的控制血糖是维持有效治疗的基本原则。

2.1NGF NGF已经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可预防脊髓根神经节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降低。另外,4-甲基苯酚是一种儿茶酚胺衍生物,其可以促进NGF的合成而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2钙拮抗剂 常用的有尼莫地平、西比灵、尼莫通等。钙拮抗剂不仅有预防作用,还可对已发生病变的神经有所改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增加神经血流量,促进微血管生长,保护神经。

2.3血管扩张剂 酚妥拉明、山莨菪碱可以扩张微动脉,小动脉,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改善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

2.4神经节苷脂 主要成分是复合糖脂,可渗透到周围神经的细胞膜内,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在神经冲动传递和神经受体的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2.5氢化麦角碱 可激动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提高神经组织的有氧代谢,部分患者出现皮温、肢端发凉等症状改善可能与此机制有关[4]。

2.6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TP 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而减少梨醇和果糖在神经组织的堆积,增加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生成。

2.7肌醇 神经组织中肌醇的代谢紊乱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有重要关系,而内服肌醇可补充神经组织中肌醇的不足,促进末梢神经组织细胞功能恢复,使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收到明显效果。

2.8维生素 正常的神经组织主要依靠糖代谢供应能量,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基本药物。其可直接转运入神经细胞内,刺激轴浆蛋白质与雪旺细胞卵磷脂的合成,从而修复髓鞘以及受损区域,改变神经传导的速度。

2.9中药治疗 复方丹参滴丸有活血化瘀作用。能清除自由基、降低血糖、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等功效,有利于改善和恢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另外,有研究表明黄芪对神经生长因子NCF受体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所以,通过受体兴奋,NCF发挥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及营养支持作用[5]。还有不少文献报道川穹嗪、红花注射液以及中药方剂等药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的治疗疗效确切。

2.10其他 有文献报道肝素、尿激酶、卡马西平、丙戊酸等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疗效均较显著。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减少等多方的因素有关[6]。目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及方法有很多种,疗效不一。只有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体质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药物,必要的时候给予综合治疗,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1] 韦秀英,邹劲涛.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医师进修杂志,2000,23(5):54-56.

[2] 陈晓云,杨庚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临床荟萃,2001,16(23):1100-1102.

[3] King rhm.The role of giucu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polyneuropathy. clim pathol mol pathol,2001,54(6):400-408.

[4] 颜晓东,余劲明.氢化麦角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1):21.

[5] 徐承棉.黄芪注射液静滴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现代健康报,2000,20(3):477.

[6] 苏会璇.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5):314.

517300 广东省河源龙川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肌醇山梨醇性病变
低蛋白质日粮添加植酸酶和肌醇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肌醇对肉兔养分消化率、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非均相催化法制备异山梨醇的研究现状
纤维素制备异山梨醇研究进展*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异山梨醇提纯及未知杂质结构研究
肌醇对鲫鱼组织脂肪、蛋白质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浅析生物法生产山梨醇的研究进展
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