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56例

2013-09-18张国天陈永生梁海军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郑州45005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室早利多卡因室性

张国天 陈永生 梁海军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持久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功能不全加重等,甚至会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1〕。早期识别、对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明确指出,对于AMI伴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物为静脉注射胺碘酮〔2〕。本文对老年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静脉滴注胺碘酮与口服给药的方案,并与同期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10例,无胺碘酮使用禁忌证,半年内未使用胺碘酮及利多卡因。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61~78岁,平均(68.23±8.32)岁。均符合临床AMI后室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随机分为56例治疗组与54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150~300 mg胺碘酮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静脉注入10 min内完成,然后给予1~1.5 mg/min胺碘酮进行维持并心电血压监护,病情若好转逐渐将胺碘酮调整用量至0.5~0.75 mg/min,待到患者病情好转至仅出现偶发室早时,停止静脉给药,给予200 mg胺碘酮口服,3次/d;1 w后 改 为 2次/d,200 mg/次;2 w 后 1次/d,200 mg/次。对照组:静脉推注50~100 mg利多卡因,之后给予1~4 mg/min静滴维持,若无效,给予50 mg利多卡因30 min后静脉推注,若有效则给予患者1~2 mg/min静滴进行维持,1 h内利多卡因用量≤300 mg,24 h内用量≤1 200 mg,持续维持时间48~72 h。若6 h后无效,则改用胺碘酮。

1.3 观察指标 ①参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制定如下评定标准:显效:患者室性早搏减少>90%,短阵室速、成对室早消失;有效:成对室早减少>80%,室性早搏减少>60%;无效:仍出现短阵室速或成对室早,室性早搏减少<40%。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占总例数的比例。②观察治疗后24 h内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次数;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二组患者PR间期、QRS波时限差异。③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两组间率及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等比较 治疗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QRS波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PR间期s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s)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s)

组别 n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 QRS波时限(s)PR间期(s)治疗组56 910.32±102.42 0.071±0.006 0.152±0.003对照组 54 1 106.12±153.25 0.089±0.009 0.143±0.002 t/P值11.864/<0.01 7.245/<0.01 5.846/<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4例,均经调整剂量好转。

3 讨论

AMI后室性心律失常不仅会对已缺血的心肌造成严重损伤,使心肌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导致心功能快速恶化,同时还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严重影响,若没有进行及时终止,则可能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进一步增加病死率〔3〕。多年来,临床上一直将利多卡因作为治疗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其疗效也得到了肯定。随着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深入,人们发现利多卡因存在着即时性或潜在性的致心律失常的弊端,而且多为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因心脏冲动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以及传导速度、激动次序的异常所累〔4〕。近年来,大量临床资料研究表明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在抢救心搏骤停、终止心室纤颤和室性心动过速方面效果均高于利多卡因,并且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本文研究胺碘酮的治疗效果略高于赵华头〔5〕所报道的90.7%,这可能与选择病例有关。

胺碘酮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较长半衰期,其能够对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内流进行有效抑制,使传导速度减慢,窦房结自律性得到减低〔6〕,并不会对动作电位及静息膜电位高度造成影响〔7〕。在临床中其不仅能对心力衰竭后及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进行有效治疗,同时其能够对室上性心律失常进行治疗〔8〕。本文提示采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更低,邓少雄等〔9〕经过预后观察还得出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实验结果低。

本研究表明,胺碘酮在治疗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时,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不会对心、肺、甲状腺等造成明显副作用,因此对于没有胺碘酮禁忌证的老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而言,首选药物应为胺碘酮。

1 Hirasawa Y,Nakagomi A,Kobyashi Y,et al.Short-term amiodarone treatment attenuates the production of monocyte cytokines and chemokines by C-reactive protein and improves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J〕.Circ J,2009;73(4):639-46.

2 户生信,李军龙.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32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59-60.

3 蔡 飞,李 刚,昊立群,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180例临床报告〔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9(1):74-5.

4 王继业,邓 玉.老年人血压变异与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8):2367.

5 赵华头.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71,193.

6 张 婕.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心律失常2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56.

7 刘相国,杨春强,王跃明,等.室心心律失常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10(1):59-60.

8 黄城国.胺碘酮辅助治疗老年AMI并发心律失常4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51):69-70.

9 邓少雄,郭南鸥,洪美满.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不同范围梗死的心律失常机制及预后〔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6):2018-20.

猜你喜欢

室早利多卡因室性
这种室早或不需治疗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Lorenz-RR散点图1例
特发性室性早搏与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三维Lorenz-RR 散点图分析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1 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