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3-09-15唐咏梅

中国药业 2013年15期
关键词:糖肽阳性菌万古霉素

唐咏梅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医院药剂科,江苏 南京 210008)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泛滥使用,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发生率正逐年上升[1],其中以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或表皮葡萄球菌(MRSE)、青霉素耐药肺炎球菌(PRSP)为代表的耐药菌,常引起致死性的严重感染[2]。临床上常采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现有同类型的新型抗生素替考拉宁正受到广泛关注。为明确其疗效及安全性,笔者对比了240例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分别进行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40例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均由细菌培养确诊,且有常规抗生素使用史;排除用药过敏、晚期恶性肿瘤、严重恶病质、肝肾功能和造血功能障碍、听力功能障碍者,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按随机数表均分为两组。A组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1~56岁,平均(39.7±14.9)岁;下呼吸道感染38例,败血症21例,骨髓炎18例,导管相关感染34例,其他9例。B组120例,其中男71例,女49 例;年龄 22~57 岁,平均(39.3±15.1)岁;下呼吸道感染 39例,败血症23例,骨髓炎17例,导管相关感染33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感染菌分类、患病性质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3]

A组第1天使用替考拉宁(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93651),每 12 h 8~12 mg/kg,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此后剂量改为3~6mg/kg,2次/天,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B组用万古霉素(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4269),每次0.5~1.0 g,2次/天,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缓慢静脉滴注(时间需1 h以上)。治疗持续2周以上,按需要延长至3周。在治疗期间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和护理,并密切观察肝肾、心肺及骨髓造血功能,并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肾功能、造血功能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4]

临床疗效标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规定,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标准评定,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细菌学评定标准分为病原菌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再感染5级标准评定并计算细菌清除率。以肾功能、听力、造血功能、皮肤黏膜对比作为用药安全性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经过治疗,并根据疗效评判标准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80.00%(96/120),B 组 78.33%(94/120),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细菌清除率分类比较见表2。清除率 A组为 90.00%(108/120),B组为 89.17%(107/1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结果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例)

表2 两组细菌清除率比较(例)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n=120]

3 讨论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同属糖肽类抗生素,前者是从辐动菌属培养液中分离获得,后者则是从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从化学结构上比较[5],替考拉宁是万古霉素的复合物,两者都能特异性与细胞壁前体肽聚糖结合[6],阻断细胞壁合成,造成细胞壁缺陷儿杀灭细菌,尤其对正在分裂增殖的细菌呈现快速杀菌作用[7]。

但考虑到糖肽类抗生素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上仅用于严重的革兰阳性菌感染[8]。本次试验所参加的患病者均有前期抗生素使用史,并且有耐药菌产生;结果显示,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均能有效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但两者均发生了超过10%的用药不良反应,说明两者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万古霉素产生了4例过敏反应,临床上特称为“红人综合症”,表现为皮肤潮红、红斑、荨麻疹、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特征性症状,其主要原因是万古霉素过快进入静脉,而替考拉宁则未出现1例。值得肯定的是两者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杀灭严重革兰阳性菌,包括对于近年来广泛产生的MRSA,MRSE,PRSP和肠道球菌等耐药菌,有效灭菌都达80%以上。虽然有大量临床试验,包括Parasuraman等[9]将替考拉宁用于肾移植患者的有效报道,以及Wisplingoff等[10]对24 179例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报道,但是仍有部分病例在糖肽类抗生素运用下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表明两种药物的用药适应症和剂量仍亟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实验数据与总结。

美国一些临床试验单位结果显示[11],大剂量的替考拉宁对心内膜炎有很好疗效,且安全可靠。但国内有研究表示[12],对于深度的感染,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降低的细菌清除率上和升高的再感染率。这也许是国内缺少对于用药剂量的研究报道,故笔者对大剂量的应用仍没有把握。但在美国一项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治疗败血症及心内膜炎的双盲比较试验中[13],建立了替考拉宁高剂的理论基础。另外,临床大量用药经验证明,万古霉素对于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也有效;现也有大量试验证明[14],用单一的替考拉宁治疗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肠道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或静脉导管感染及由单纯金葡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是有效的。

近年来,随着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糖肽类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GISA)、多药耐药肺炎链球菌(MDRSP)等病例的报道出现,新型高效性抗生素的需求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临床上如何合理使用高效能的抗生素问题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但是随之而来的用药安全性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之一,另外就是超级耐药菌的产生。

综上所述,替考拉宁作为糖肽类新一代抗生素,具有万古霉素相当的临床疗效,但有着比万古霉素更有效、更稳定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是治疗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有效用药。

[1]俞婷婷,赵 蕊.1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替考拉宁的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20):50 -51.

[2]张天托,黄树灿,周凤丽.替考拉宁治疗 G+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3,12(12):1 014.

[3]杨其军.肠球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17):9 - 11.

[4]祖育娜,许爱国.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4(20):553.

[5]姚丽莉,徐冬梅.替考拉宁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药学,2010,12(22):114.

[6]赵卫峰,凌春华,张险峰.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随机对照治疗重症G+球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江苏医药,2003,12(29):913.

[7]吕芳芳,周志慧,俞云松.替考拉宁与万霉素机对中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4(18):243.

[8]Allen NE,Nicas TI.Mechanism of action of oritavancin and related glycopeptide antibiotics.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2003,26:511 -532.

[9]Parasuraman R,Yee J,Karthikeyan V,etal.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in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J].Adv Chronic Kidney Dis,2006,13(3):280-294.

[10]Wisplingoff H,Bischoff T,Tallent SM,etal.Nosocomial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US hospital:analysis of 24,179 cases from a prospective nationwide surveillance study[J].Clin InfectDis,2004,39:309 - 317.

[11]谢续标,叶明佶,彭龙开.国产替考拉宁与进口万古霉素治疗肾移植术后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的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5(20):2 297.

[12]裴 斐,王 睿.磷霉素与替考拉宁对90株革兰阳性球菌的联合药敏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1(14):1 283.

[13]Bonten MJ,Willems R.Weinstein RA.Vancomycin - resistantenterococci:why are they here,and where do they come from[J].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01,1:314 - 325.

[14]郑 波,李家泰.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9,15(1):63 -67.

猜你喜欢

糖肽阳性菌万古霉素
上海药物所在复杂糖肽合成方面取得进展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云芝糖肽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及云芝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神经外科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局部应用硫酸钙+万古霉素预防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配置浓度与患者基础肾功能对万古霉素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GLP-1类似物—度拉鲁肽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