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认知及预防性行为的影响

2013-09-13熊菊珍王跃琼刘雪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生儿淤积

熊菊珍 王跃琼 刘雪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临床上主要以皮肤瘙痒,黄疸、血清胆汁酸(BA)水平升高,肝转氨酶轻度升高为特征,可导致胎儿窘迫,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围生儿发病率,死亡率高[1]。ICP的发病率为0.8% ~12.0%[2]。因此,早期预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但目前未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鉴次,笔者对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来本院检查的孕妇进行护理干预,以增加她们从不同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有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的成因、由此带来的危害及加强其自我预防的意识,减少围生儿发病率,提高胎儿成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来四川省罗江县人民医院确诊早孕的妇女739名,年龄19岁~35岁;即往无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疾患,血、尿常规,生化相关指标检测均在正常范围。将739名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职业,居住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孕期知识讲座和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实施至分娩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针对每个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介绍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对母婴健康的危害和后果,然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的预防及方法和重要性。并强调难点和值得注意之处:①提高孕期检查质量。定医护人员、定孕妇、定期做产前检查,每一次检查,都为孕妇测血压,体质量及尿常规、血常规,一旦孕妇出现皮肤瘙痒,立即测血中胆汁酸,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如有异常,马上采取治疗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便以后定期检查作对照。②生活规律化,注意休息。孕妇避免过渡劳累。从妊娠7个月起,不要做过于沉重和激烈的工作及运动,减少家务劳动,感到身体疲劳时即刻休息,每天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安静的休息,至少在8 h以上,中午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孕妇要心态平稳,情绪不要大起大落,不要长时间看电视,若孕妇感到有一些不适症状,应回医院检查或电话咨询。③合理饮食,增加营养,孕妇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蛋白含量高的食物。④适量运动,增强抵抗力。孕妇经常以愉快的心情去散步,常听轻音乐。⑤避免瘙抓加重皮肤损伤。指导孕妇选择宽松、舒适透气性及吸水性良好的纯棉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禁用过热的水沐浴,勿使用肥皂擦洗。有计划安排好护理活动,减少对孕妇睡眠的影响。一但瘙痒加重,嘱其住院观察治疗。⑥保肝治疗,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对于在32周内发病的ICP患者,伴有黄疸,妊娠高血压疾病或双胎妊娠,或既往有死胎死产等不良孕产史者,应立即住院监护,吸氧2次/d,30~60 min/次。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循环。同时给予高渗葡萄糖,维生素及能量合剂。⑦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定期测定孕妇血中胆酸、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动态地了解病情变化。因ICP孕妇常并发突然胎死宫内,34周后每周行NST检查,并将基线胎心率变异消失作为预测ICP胎儿宫内窘迫的指数。结合胎盘功能必要时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法,用以早期发现隐性胎儿宫内窘迫。⑧出现黄疸的孕妇,胎龄达36周;无黄疸而妊娠足月或胎儿肺成熟者,胎盘功能减退或胎儿宫内窘迫者应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因阴道分娩会加重胎儿缺氧,以剖宫产为宜,以减少母儿并发症。于分娩前遵医嘱补充维生素K1,防止产后出血。

1.2.2 随访 在健康教育后的定期产前检查时间,回到本院进行检查,询问她的预防治疗的情况,解答其问题,针对每个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帮助并请家庭成员监督执行。期间进行电话随访,从而起到提醒和强化作用。如皮肤瘙痒加重,影响睡眠、黄疸,建议她们来院做相关检查,采取住院药物治疗,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1.2.3 评价方法 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的相关知识问卷。该问卷根据相关文献[3,4]自制成成,问卷包括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以及早期预防的方法3大项目共17个题目,以是非题的形式呈现,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不得分,满分17分,得分越高说明知识掌握越好。②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自我预防行为表,包括一道选择题,询问孕妇是否定期做产前检查,注意合理饮食,运动及休息,由她们亲自填写后回收。健康教育前发放问卷739份,回收有效问卷739份,有效回收率100%。分娩前发放问卷730份,回收问卷730份,有效回收率100%。观察组有2人,对照组有7人失访,样本流失率1.2%。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及wilcoxon和Z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果孕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孕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妊娠期自我预防行为比较,观察组预防性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妊娠期肝内胆淤积症疾病相关知识得分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前后预防性行为比较[n(%)]

3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主要危及胎儿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增高[5]。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针对其高危因素及发病原因,采取有选择性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现代健康教育着眼人们行为的改变,强调“知、信、行”的统一[6]。知识是行动的基础,因此,若想促进孕妇进行定期检查及自我预防的行为,首先,必须将有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的知识传授给她们。健康教育认为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能使人们对健康行为有正确的认识[7]。本研究通过对整个孕期的的护理干预,使观察组干预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的相关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干预能提高孕妇的知识水平。

护理干预也能提高孕妇自我预防行为的积极性,干预后观察自我预防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于直接针对每个孕妇及其家庭,接受率很高,家庭成员是孕妇主要的支持来源,指导家庭成员监督孕妇的饮食,服药、定期产前检查,给孕妇提供情感交流的空间,充分发挥家庭为孕妇提供社会支持的潜力。本研究通过健康教育辅导,定期产前检查,电话随访,孕妇自我监护等,使孕妇时刻有预防治疗的意识,减少因遗忘或懈怠等原因造成的无法坚持,有效提高并维持了自我预防率,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综上所述,恰当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孕妇的相关知识水平,也能提高进行自我预防的参与率。研究结果为医院和社区护理干预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也是开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的早期预防工作的基础。

[1] 金美娠妊娠期肝内胆汗淤积症患者影响围产儿预后高危因素分析.医学研究杂志,2008,(37):92-93.

[2] 乐梦,谢幸,丰有吉.妇产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07-108.

[3] 乐杰.妇产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8.

[4] 王文萍,解其贵.孕期产前检查质量与妊娠结局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4):69-70.

[5]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5.

[6] 黄敬亭.健康教育学.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3.

[7] 丰有吉.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4.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生儿淤积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鉴别胆道闭锁和胆汁淤积的诊断价值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湖北省孕产妇产前检查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中IL-18及TNF-α的改变及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