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鼻-鼻中隔整形术治疗歪鼻畸形

2013-02-02包亚军周雯娟武颖异耿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鼻背鼻骨偏曲

包亚军 周雯娟 武颖异 耿丽丽

歪鼻畸形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外伤性,随着现代交通业的高速发展,外伤性歪鼻畸形患者越来越多,对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歪鼻患者不仅影响面部容貌,而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通气障碍。2006年4月至2011年9月我们应用鼻内窥镜技术行鼻-鼻中隔整形术治疗歪鼻畸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王佩华等[1]的临床分类及分级标准,歪鼻按形状可分为“C”形(标记为C型)、“S”形(标记为S型)、斜线形(标记为O型)和不规则形(irregular shape,标记为Ⅰ型)。鼻中隔偏曲形状可分为“C”形(标记为C型)、“S”形(标记为S型)和不规则形(标记为Ⅰ型)。歪鼻畸形的类型由1个大写字母和1个小写字母组成,前者为歪鼻标记,后者为鼻中隔偏曲标记。

将内眦间距中点至唇珠间连线作为面轴中线,测量歪斜最外侧点至面轴中线的垂直距离为偏离距离(单位用mm),按分级标准:2 mm以内为正常;3~4.99 mm为轻度歪鼻;5~8.99 mm为中度歪鼻;大于9 mm为重度歪鼻。

本组患者21例,男17例,女 4例;年龄16~54岁,先天性歪鼻畸形3例,陈旧外伤性歪鼻畸形18例,均伴有鼻中隔偏曲。采用王佩华等临床分类方法,C型歪鼻6例,其中Cc型4例,CⅠ型2例;S型4例,其中Sc型2例,Ss型1例,SⅠ型1例;O型11例,其中Oc型4例,Os型6例,OⅠ型1例。轻度歪鼻6例,中度歪鼻12例,重度歪鼻3例。曾经行鼻骨闭合复位术4例,伴有鼻窦炎3例。

1.2 手术方法 麻醉:局部麻醉12例,1%地卡因及麻黄素纱条鼻腔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和鼻翼内侧、鼻中隔膜部、鼻背及鼻旁皮下浸润麻醉。气管插管全麻9例。

切口与分离:根据歪鼻类型采用以下两种切口,6例C型歪鼻在偏曲凹面侧做切口,沿鼻小柱内侧缘2 mm,从鼻小柱底向上达鼻尖部后向鼻翼侧缘延伸2~3 mm。4例S型及8例O型歪鼻行鼻小柱V形切口,并沿鼻小柱侧缘向上延伸达鼻尖部,再沿鼻翼内侧缘向两侧延伸2~3 mm,皮下分离鼻尖部、两侧鼻翼和鼻背部,剥离鼻骨下端骨膜,制作上蒂向的含骨膜和鼻背深筋膜的舌形组织瓣。3例O型歪鼻行双侧唇龈沟切口径路,分离暴露梨状孔、鼻背软骨、上颌骨额突和鼻骨。

鼻中隔成形术:鼻内窥镜下,“C”形、“S”形鼻中隔偏曲,可分离凹侧鼻中隔面,予垂直或水平条形软骨切除、或十字形软骨条切除,将“田”字形软骨片压至中线位,可使鼻中隔软骨基本平直。不规则型鼻中隔偏曲(Ⅰ型),鼻中隔呈不规则畸形,须行双侧黏软骨膜、黏骨膜的分离,此类型的鼻中隔常为骨折或软骨折断、断裂后有纤维组织长入,故必须仔细剥离,谨防双侧对应部位穿孔。中隔软骨下缘脱出犁骨沟,在平行切除多余部分后置回犁骨沟。中隔软骨后缘舌状突、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结合部有偏曲畸形,则可分离两侧黏骨膜筛骨垂直板或切除该部分,保留软骨备用。对于”C”型歪鼻畸形外鼻软骨段部分歪斜畸形者视鼻梁线的偏曲程度,游离鼻中隔软骨的上缘和鼻背软骨间的连接,暴露鼻骨锥,或切除宽侧的鼻背软骨条。

鼻骨锥处理:3例经双侧唇龈沟切口径路和12例“V”型切口患者,用皮肤拉钩牵拉含骨膜和鼻背深筋膜的舌形组织瓣,置入鼻内镜,显露鼻背软骨、鼻骨、上颌骨额突,切断纤维束或结缔组织索,显露畸形的鼻锥结构。用骨凿凿开或来复锯锯开鼻骨中缝和上颌骨额突根部,钳夹或手法推移双侧鼻骨至中线正常对称位置,若鼻骨偏斜严重,两侧鼻骨明显不对称可将偏斜侧多余部分去除,视鼻梁线的偏曲程度,部分可切除宽侧的鼻背软骨条。6例单侧切口者,鼻内镜下经鼻中隔术腔暴露鼻骨锥,骨凿凿开鼻骨中缝和或上颌骨额突,用鼻骨复位钳挑起凹陷侧,锤击压下突起侧。

鼻外形重塑:缝合舌形软组织瓣,消除鼻背阶梯畸形。缝合双侧鼻背软骨和中隔软骨上缘,调整鼻梁呈直线形;必要时缝合双侧大翼软骨内侧脚和中隔软骨头部,调整鼻尖高度、中线位置和鼻孔形状。查看鼻梁、鼻背、鼻尖部情况,必要时行鼻充填术。

固定:缝合切口后,止血膨胀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背部用印模膏及纱布固定,颌面部棉枕加压包扎。

术后应用止血、抗炎、支持等综合治疗,2 d后抽出凸起侧鼻腔填塞物,5 d抽出凹陷侧鼻腔填塞物,7 d拆除外固定及缝线。

1.3 术后随访及疗效标准 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外鼻形状及鼻腔通气功能,并测量其偏离值。术后偏离值在2 mm以内为治愈;术后偏离程度下降1级为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测量数据采用表示,应用 SPSS17.0统计软件包,行配对资料的检验。

2 结果

21例歪鼻患者术前测量偏离值为(5.46±2.05)mm,术后测量为(2.67±1.54)mm。经配对检验,手术前后歪鼻的偏离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歪鼻患者手术前后外观上明显好转,两侧鼻腔通气功能良好,治愈率为52.38%(11/21),有效率为85.71%(18/21)。

3 讨论

歪鼻畸形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及疗效判断标准,本组所采用的临床分类法及疗效标准参照了王佩华等[1]的标准,该方法的优点:①使用方便、简单明了。②规范化记录。③对解剖畸形进行量化,便于对术前、术后疗效的评价。

歪鼻畸形的解剖基础主要为鼻骨锥体、鼻软骨锥体畸形和鼻中隔偏曲有关,歪鼻矫正的关键是在矫正鼻外形的同时行鼻中隔的整形,这是保证获得鼻外观美学效果和鼻腔功能改善的前提。歪鼻畸形的矫正手术主要有鼻骨闭合复位术、鼻外径路切开鼻骨复位术、鼻旁骨切开复位术及鼻中隔矫正术。歪鼻畸形矫正应遵循的5项原则[2]:①矫直鼻中隔。②鼻骨锥的截骨移位及驼峰等骨突的去除。③鼻侧软骨与鼻中隔间的软骨支撑移植,以及软骨移植重塑鼻尖等鼻支架。④鼻背的修饰性假体置入等。⑤鼻甲成形。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替代了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Hwang等[3]对ll1例患者的总结后认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缩小了粘骨膜下的切除范围,使术后局部肿胀减轻,术后的复发率下降;在鼻内窥镜下操作,手术过程变为可视性,使中隔后方的畸形也能清晰暴露,便于矫正。Cantrell等[4]认为鼻内窥镜下局限性中隔成形术既包含了鼻中隔重建(Cottle中隔成形术),又包含有鼻中隔黏膜下切除的部分内容。即使在“头灯”下很难看见的骨性偏曲,也可在内窥镜下用剥离子、锉刀切割。因此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视野清晰、微创、精确、并发症少、疗效好,近年来已代替了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5]。

传统的鼻整形术几乎是盲目的技术,其疗效取决于术者的视觉和手法的灵巧性,常导致意想不到并发症的可能,影响手术的效果。鼻内窥镜辅助下的鼻-鼻中隔成形术,可显示鼻骨、上颌骨额突、鼻侧软骨、鼻中隔等组织结构。能在内窥镜辅助下显示从鼻骨表面剥离骨膜的过程,松解所有的牵拉力量,对鼻骨锥上的纤维束带附着或瘢痕粘连,可进行彻底的松解,有效消除外力牵拉,精确切除鼻部的突起、精确地切开鼻骨[6]。与传统的鼻整形术相比,内窥镜并不改变既往的手术步骤,但使之变为可视化的过程而不用开放径路。

部分歪鼻患者鼻内窥镜从鼻孔内径路很难完成精确的鼻骨侧切术,而经双侧唇龈沟切口径路,能很容易地暴露梨状孔、上颌骨额突和鼻骨,并使用往复锯简单地完成鼻骨侧切术,此手术进路暴露清晰,操作简便。

鼻内窥镜下鼻-鼻中隔整形术手术秉承了微创手术的原则,切口小,创伤小,视野清晰,操作精确,术中可避免损伤正常组织,减少了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期能完成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解决鼻整复和鼻腔功能的问题,此手术方法疗效满意,有广泛应用前景。

[1] 王佩华,吴睛伟,孙艺渊,等.鼻-鼻中隔整形术治疗部分外伤性歪鼻畸形.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23(7):407-409.

[2] JIN HR,LEE JY,SHIN SO,et al.Key maneuvers for successful correction of a deviated nose in Asians.Am J Rhinol,2006,20(6):609-614.

[3] Hwang PH,McLaughlin RB,Lanza DC,et al.Endoscopic septo.plasty:indications,technique.Andresults.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9,120(5):678-682.

[4] Cantrell H.Limited septoplasty for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7,116(2):274-277.

[5] 游学俊,高起学,崔永华.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11):481-483.

[6] 陈小平,沈剑,杨甄宇.内镜辅助歪鼻矫正术.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3):195-197.

猜你喜欢

鼻背鼻骨偏曲
鼻中隔偏曲要手术吗
孕中期21-三体胎儿单纯鼻骨低平超声表现2例
透明质酸注射隆鼻致鼻背皮肤坏死一例
透明质酸注射鼻整形的临床应用
普通X线与CT对鼻骨骨折诊断效果分析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浅析鼻骨骨折行鼻骨复位术病人的护理
鼻外侧神经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鼻中隔软骨联合自体真皮组织在鼻综合整形术中的应用
慢性上颌窦炎与高位鼻中隔偏曲相关性的C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