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身体形态与功能性体适能健康状况

2013-09-12李裕全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0028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8期
关键词:臀围腰围健康状况

李裕全 程 艳(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0028)

功能性体适能(FF)指身体心肺、肌肉系统及柔软素质和平衡素质的综合生理功能,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1〕。FF的低下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并引起慢性病的危险因素〔2〕。对于老年人来讲,身体形态的一些变化能够警示急慢性疾病以及为医疗干预提供依据〔3〕,身体形态的测定容易而且花费少,在评定调查对象营养状况时也是高度可靠的〔4〕。本文探讨体育运动对老年人体适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南京市主城区的6个行政区域中,选取老年人数较多的社区,以60~79岁老年人为测试对象,随机抽取样本。共测试209人,其中男性108人(有运动习惯者51人,其余57人),女性101人(有运动习惯者49人,其余52人);60~69岁年龄组111人(58男、53女),70~79岁年龄组98人(50男、48女)。所有被测试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渴望改变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习惯等);(2)过去20年期间没有慢性病、测试时段之前2个月内没有住院治疗的经历;(3)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的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肺病、精神异常、股骨头坏死等骨及关节异常。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查阅有关身体形态、功能、体适能、功能性体适能等方面的研究文献40余篇。

1.2.2 问卷调查法 涉及既往病史、最近的体检结果以及运动习惯,本文将每周运动三次以上,每次持续30 min以上定为有运动习惯的老人,其余为无运动习惯者。

1.2.3 身体形态测定 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等。在正常呼气后,以肚脐位置环腰测量得到腰围、以臀部最宽点过大转子测量得到臀围。

1.2.4 FF 采用199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的老年人FF测试方法〔1〕。包括:①12 min快步走(简称MW)距离,为心肺功能指标;②不需任何帮助30 s间从椅子(42 cm高)上反复站立坐下次数(简称CS),为下肢肌肉力量指标;③坐在椅子(42 cm高)前缘双腿伸直双手伸向脚尖(简称SR),测量手指尖距脚尖的距离,为下肢柔软素质指标;④闭目单脚站立的时间(简称OLB),为身体平衡功能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60岁及70岁以上老年人身体形态差异比较 60岁以上的男性老人在身高、体重、臀围方面的数据明显高于70岁以上。但两组在腰围、BMI和WHR上无明显差异。女性数据比较发现,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在两个年龄组中差异明显,两组间的BMI和WHR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60岁及7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形态比较(±s)

表1 60岁及7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形态比较(±s)

与60~69岁组比较:1)P<0.01,2)P<0.05

男女项目60~69岁(n=58)70~79岁(n=50)60~69岁(n=53)70~79岁(n=48)身高(cm) 167.8±5.3 165.7±5.91) 154.2±4.9 152.9±4.91)体重(kg) 74.5±9.0 72.3±8.91) 64.3±7.8 62.9±7.91)BMI(kg/m2) 26.5±3.0 26.3±3.4 27.2±3.2 26.9±3.3腰围(cm) 88.1±9.2 88.2±7.7 85.5±10.2 84.1±10.32)臀围(cm) 100.2±9.4 99.1±10.41) 98.3±12.4 97.5±10.31)WHR 0.90±0.05 0.89±0.08 0.89±0.07 0.88±0.10

2.2 60岁及70岁以上老年人FF比较 表2中分别比较了方面(CS、OLB、SR、MW)均存在显著差异,60岁以上组FF健康状况优于70岁以上组。

2.3 不同运动习惯老年人身体形态比较 有无运动习惯的老年男性在体重、BMI、腰围、臀围方面差异明显,而在身高、WHR方面差异不明显;老年女性有无运动习惯组间在体重、腰围、臀围方面差异明显,而在身高、BMI、WHR方面差异不明显,说明有无运动习惯对老年人身体形态的影响在男、女中可能存在不同。见表3。

2.4 不同运动习惯老年人FF比较 无论男女在FF各方面(CS、OLB、SR、MW)均存在显著差异,有运动习惯老人的FF健康状况优于无运动习惯的老人组。见表4。

表2 60岁及70岁以上老年人FF比较(±s)

表2 60岁及70岁以上老年人FF比较(±s)

与60~69岁组比较:1)P<0.01

男女项目60~69岁(n=58)70~79岁(n=50)60~69岁(n=53)70~79岁(n=48)CS(次/30 s) 23.3±7.3 21.5±6.71) 20.1±4.8 16.8±5.11)OLB(s) 4.8±3.3 5.6±5.41) 4.4±3.4 3.2±3.51)SR(cm) -1.8±10.4 -2.4±11.41) 2.1±6.5 1.4±5.81)MW(m) 945.8±334.7 830.1±276.91)921.5±232.6 756.2±263.51)

表3 有无运动习惯老年人之间的身体形态比较(±s)

表3 有无运动习惯老年人之间的身体形态比较(±s)

与经常运动组比较:1)P<0.01,2)P<0.05

男女项目 经常运动(n=51)无运动习惯(n=57)经常运动(n=49)无运动习惯(n=52)166.7±5.3 166.5±4.3 153.2±4.9 153.5±4.2体重(kg) 73.2±9.0 74.3±7.81) 62.7±7.8 64.1±8.11)BMI(kg/m2) 26.2±3.0 26.8±3.22) 26.5±3.2 27.2±3.3腰围(cm) 85.1±8.9 90.4±7.71) 83.5±10.0 88.2±10.11)臀围(cm) 99.6±9.4 100.3±5.62) 97.3±11.4 98.1±10.12)WHR(腰臀比)身高(cm)0.89±0.08 0.90±0.06 0.89±0.05 0.89±0.07

表4 有无运动习惯老年人间FF比较(±s)

表4 有无运动习惯老年人间FF比较(±s)

与经常运动组比较:1)P<0.01

男女项目 经常运动(n=51)无运动习惯(n=57)经常运动(n=49)无运动习惯(n=52)CS(次/30 s) 24.3±7.3 20.6±5.81) 20.3±5.2 17.4±5.41)OLB(s) 5.8±3.5 4.5±6.41) 4.5±3.6 3.3±3.91)SR(cm) -0.9±10.4 -2.7±11.41) 2.4±7.5 1.6±4.81)MW(m) 969±345.6 888.1±288.91)944.5±229.6 782.2±269.51)

3 分析

年龄的老化伴随着身体成分的改变:脂肪百分比的增大合并瘦体重的下降〔5〕。多位学者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力量也随之显著下降〔6〕。因此,老龄化标志着骨骼肌的减少和身体成分的明显改变。本文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60岁以上组和70岁以上组在身高、体重、功能性体适能(力量、柔韧、心肺功能以及平衡能力)差异显著,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BMI被认为是评价健康状况和预测寿命的重要参数〔7〕。本调查发现两个年龄组在BMI差异不明显,但是,考虑到因年龄增长所致的瘦体重下降的因素,即使BMI数据相同其健康风险也不尽不同。老年人的BMI均值>25 kg/m2,高于正常值,普遍存在代谢综合征的健康风险。不过,有部分学者认为对老年人来说,体成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了变化,应当把25.0 kg/m2≤BMI≤29.9 kg/m2视作正常、可以接受的健康范围〔8〕,这将直接导致已被划分为超重的老人重新划分为正常。

腰围是腹部肥胖的检测指标,也是预测健康风险的常用指标。本结果显示,女性老年人不同年龄组之间腰围存在显著差异,而男性组中则无明显差异。原因因为女性在这个年龄段衰老较快,还是因为男性老者更缺乏体力消耗,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本结果显示体育运动带来FF健康水平的改善,体育运动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应大力倡导。但从问卷调查中也发现,部分老人锻炼的方式、项目存在健康隐患。这些都需要做进一步调查研究。介于水平所限,本文研究可能存在以下值得商榷的问题:①研究对象为代表性的个体而不是长期的、纵向的跟踪调查。②本次调查研究的数据仅限于南京主城区,没有涉及郊县或农村,并且受试者人数较少,可能会导致数据和结论的片面性。

1 Rikli Roberta E,Jessie Jones C.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functional fitness test for community-residing older adults〔J〕.J Aging Phys Act,1999;7(2):129-61.

2 竹岛伸生,田中喜次代,小林章雄.高龄者の健康づくり〔M〕.株士会社メティヵルレビェ一社,1997:45-60.

3 Forster S,Gariballa S.Age as a determinant of nutritional status:a cross sectional study〔J〕.Nutr J,2005;4:28.

4 Baumgartner RN.Body composition in elderly persons:a critical review of needs and methods〔J〕.Prog Food Nutr Sci,1995;17:223-60.

5 Rogers MA,Evans WJ.Changes in skeletal muscle with aging:effects of exercise training〔J〕.Exer Sports Sci Rev,1993;21(1):65-102.

6 Young A,Stokes M,Crowe M,et al.Size and strength of the quadriceps muscles of old and young women〔J〕.Eur J Clin Invest,1984;14(2):282-7.

7 Keller HH,Ostbye T.Body Mass Index(BMI),BMI change and mortality in community-dwelling seniors without dementia〔J〕.J Nutr Health Aging,2005;9(4):316-20.

8 Kyle UG,Genton L,Pichard C.Body composition:what's new〔J〕?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2002;5(5):427-33.

猜你喜欢

臀围腰围健康状况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臀围松量对女裤裆部特征的影响分析与模型构建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腰围佩戴有讲究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腰围/臀围比的影响
浅析下肢动作对裙子结构设计的影响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腰围粗者易患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