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不同地域食管癌发生相关性Meta分析

2013-11-20邰智慧李淑英李劲涛杜海军朱丽华刘爱华熊亚南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8期
关键词:乳头状乳头食管癌

邰智慧 张 科 李淑英 李劲涛 杜海军 周 玲 杜 君 朱丽华 刘爱华 熊亚南

(河北联合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世界范围有关食管癌(EC)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文献报道的所检标本中HPV阳性率大约在0~70%〔1~3〕,造成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是: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生活习惯均有可能影响HPV感染的阳性率。②检测标本量较少,导致抽样误差较大。③所用检测HPV方法及型别不同,可能导致检出HPV阳性率不同。对于HPV感染与EC发生的相关性尚未确定。本文对有关我国EC发生与HPV感染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了Meta分析,以进一步探讨HPV感染在不同地域EC发生中的病因学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检索措施 在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同时利用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HPV感染与EC发生相关联的中文文献。检索年限为1993~2009年;文献检索关键词包括: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食管肿瘤、食道癌、esophageal carcinoma。

1.2 资料纳入和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1)1993~200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EC组织标本与HPV感染的相关的研究文献;(2)研究文献采用方法为多聚酶链反应(PCR)或原位杂交,并且检测标本为已经过病理诊断为EC患者的组织标本;并且认为有一个高危型的HPV感染即为HPV阳性的概念。(3)文献资料能找到全文;(4)研究文献中所选标本既有正常对照组织又有EC患者手术切除组织;(5)文献报道所选标本数应在12例以上。剔除标准:(1)综述文献;(2)不能查阅全文的文献;(3)文献研究材料为非临床病例标本;(4)重复报道的文献。纳入文献 17 篇〔4~20〕,见表 1。

1.3 数据分析 按照Mantel-Haenszel的研究方法,并依据Cochrane系统,Meta分析中根据文献数据的异质性检验结果,选用相应的数据合并;如果各研究结果间存在异质性,选用随即效应模型(REM)进行分析;如果各研究结果间不存在异质性,选用Mantel-Haenszel固定效应模型(FEM)进行分析;将数据合并,计算合并各项研究文献中正常对照组与EC病例组中HPV阳性率的优势比(OR)、合并后的权重及95%可信区间(95%CI)。用统计分析软件Review Manager 4.2。

2 结果

2.1 HPV感染的地域分布状况 17篇入选文献存在异质性(P<0.01,Q=32.24),应用REM分析结果,其合并的OR为4.55(95%CI:2.48~8.34);Z检验显示:不同地域的EC组织中HPV感染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1。

2.2 正常对照组与EC组HPV感染状况Meta分析 17篇入选文献存在异质性(P=0.002,Q=37.11),则采用REM模型,其合并OR为4.91(95%CI:3.21~7.51);Z检验表明,正常对照组HPV总阳性率与EC组差异显著(P<0.05),见图2。

表1 入选的17篇Meta分析文献信息

图1 HPV相关EC的地域分布状况

图2 正常对照组与EC组HPV总感染率的Meta分析

3 讨论

不同地域的EC患者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及其生活习惯不同。EC发生与HPV感染有关。陆哲明等〔21~23〕研究结果显示:EC组织中HPV阳性率为63.3%,并对正常食管组织、中度非典型增生食管组织、重度非典型增生食管组织到早期癌变的食管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其HPV阳性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这些结果提示HPV感染可能在E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的8个不同地域,EC标本中HPV感染率显著不同,说明环境因素在EC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24〕。因此,揭示HPV感染在食管癌变中的作用,阐明EC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可能机制,进而为HPV相关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实验依据。

1 Shen ZY,Hu SP,Lu LC,et al.Detec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esophageal carcinoma〔J〕.J Med Virol,2002;68(3):412-6.

2 Lyronis ID,Baritaki S,Bizakis I,et al.Evaluation of the preval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Epstein-Barr viru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J〕.Int J Biol Markers,2005;20(1):5-10.

3 White RE,Mungatana C,Mutuma G,et al.Abs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esophageal carcinomas from southwestern Kenya〔J〕.Dis Esophagus,2005;18(1):28-30.

4 彭 新,王红伟.某市食管癌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的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8(5):343-4.

5 徐 芸,郭建成,张连峰.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31(3):53-5.

6 何保昌,段广才,蔡 琳.高危型HPV感染和p53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3):8-10.

7 陈 捷,周 宇,李 杰,等.HPV 16感染对食管癌及P16,P53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4;8(2):182-5.

8 匡忠生,唐纯志,沈忠英.食管癌患者中HPV 16,18的检测〔J〕.广东医学,2000;21(4):305-6.

9 庄 坚,余秀葵,董 箐,等.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PCR检测〔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6;2:15-7.

10 林俊杰,张锦霞,宗永生.食管鳞状细胞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8;16(3):186-8.

11 王 瑞,李 琰,张金文.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山东医药,2002;42(7):19-20.

12 陈碧芬,殷 虹.食管癌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DNA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3;73(11):667-701.

13 任国平,刘宗石,云锦平.散发食管癌人群人乳头状病毒感染与G1期细胞周期素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1):694-5.

14 金 磊,曹 勤.人乳头状瘤病毒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J〕.胃肠病学,2007;12(1):36-9.

15 王修杰,王旭华,王朝俊,等.人乳头状瘤病毒与食管癌的病因学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1998;25(4):270-3.

16 刘 铭,张晓莉,府伟灵,等.人乳头瘤病毒与食管鳞癌及不典型增生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4):2084-6.

17 周素明,伊力亚尔夏合丁,杨 婷,等.HPV16与新疆维吾尔族食管癌的相关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31):3214-7.

18 姚恩生,杨 兰,淳采璞,等.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中HPV感染情况〔J〕.农垦医学,2008;30(3):161-3.

19 陈云昭,姚恩生,杨 兰,等.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关系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407-9.

20 陈 玲,杨 兰,孙振柱,等.人乳头瘤状病毒16型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相关性研究〔J〕.农垦医学,2008;30(1):1-3.

21 陆哲明,陈克能,郭 梅,等.食管癌高发区HPV检测及与p53的关系〔J〕. 中华肿瘤杂志,2001;23(3):220-3.

22 Li T,Lu ZM,Chen KN,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16 is an important infectious factor in high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Anyang area of China〔J〕.Carcinogenesis,2001;22(6):929-34.

23 徐卫国,张力建,陆哲明,等.上消化道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及E6 mRNA检测的临床研究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1):1910-4.

24 Si HX,Tsao SW,Poon CS,et al.Viral load of HPV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Int J Cancer,2003;103(4):496-500.

猜你喜欢

乳头状乳头食管癌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乳头凹陷还是早矫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