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区域吸收能力的视角

2013-09-11衣长军杜銮燕

关键词:吸收能力产业结构福建

○衣长军 杜銮燕

(华侨大学1.东方企业管理研究中心,2.华商研究院,福建 泉州 362021)

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区域吸收能力的视角

○衣长军 杜銮燕

(华侨大学1.东方企业管理研究中心,2.华商研究院,福建 泉州 362021)

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假设,将区域吸收能力与FDI的交互项引入回归模型,选取1985-2011年26年的数据,通过平稳性、协整等相关检验发现,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弱的促进作用;吸收能力整体上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技术创新能力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针对检验实证提出继续扩大FDI的规模并提升其质量、优化FDI在三大产业或各行业的分布、加快提升福建区域吸收能力等政策建议。

FDI;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吸收能力

二 相关理论评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间升级和产业内部升级,当前主流社会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定义是指在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以全面提升生产率及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1]37,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三次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由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状态不断发展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趋势[2]58,不断合理化、高效化、高级化的动态过程[3]231-237。但如何衡量产业结构的升级水平并未形成一个统一标准,一般现有文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都以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比重为指标,这并不足以体现各产业是否协调发展、国民经济效益是否最优、资源利用与配置效率是否提高、社会需求是否满足等产业结构升级的全部内容[4]13-22。综上,本文在产业产值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发展成果、就业结构和环境代价等方面对产业结构升级进行研究。

2.外商直接投资 (FDI)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关于外商直接投资 (FDI)的定义可知,FDI是以获得持久利益为目的而在该国以外的地区进行投资的活动。根据福建省统计局对统计指标的定义,FDI是指在符合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国外个人或组织用资本、技术等在福建开办独资、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等投资活动[5]。根据相关定义,本文根据福建省统计局每年公布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总量和投向两方面进行研究。

3.区域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这一概念最早由宏观经济学领域的Adler于1965年提出,即一个经济体利用和吸收外部信息、资源的能力[6]33-35。因此,区域吸收能力可以定义为某一区域吸收、消化外部资源的能力,Dahlman 和 Nelson[7]82-122、Criscuolo 和 Narula[8]56-73等学者的研究将区域定位与国家层面,Roper和 Love[9]437-447、Kallio[10]303-319等学者的研究将区域定位于省市等地区层面上,后者与本文研究的内容一致。关于区域吸收能力衡量维度的研究尚未统一,Helliwell认为,吸收能力即某区域的贸易开放程度[11]225-248,Blomstrom则发现影响一国或地区吸收FDI的重要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水平[12]27,闫付美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自主创新能力是区域吸收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13]39-41,李杏也通过29个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发现地区FDI吸收能力包括经济开放度、人力资本、基础资源等多方面[14]14。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作为区域吸收能力的研究维度。

(二)理论假设

1.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Chenery和Strout于1966年的论文是对FDI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的开始,他们提出的著名的“双缺口模型”表明吸收外资有助于弥补东道国经济发展因结构刚性的存在而受国内资源不足制约的储蓄和外汇缺口,从而推动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15]679-733。Lewis通过当时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发展过程中导致的劳动力短缺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得不向发展中国家外移,而这些产业却促进了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16]1-50。小岛清基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原理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表明FDI不仅可以扩大双方贸易,还能促进贸易结构升级,从而推动整体产业结构升级[17]3-14。刘宇的研究发现FDI有助于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的提高[18]125-134。文东伟等人的研究结论也证明FDI对各产业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推进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19]96-107。然而,对于FDI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关研究存在一定的争议,如王志乐认为FDI抑制了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加深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偏差[20]10。本文重点研究的是FDI和福建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陈明森等人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发现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引进有利于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21]50-53,李延国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合同利用外资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的贡献,其有效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增长,且第三产业的增长高于第二产业[22]45-50。因此,提出假设H1:FDI与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呈正相关关系。

2.区域吸收能力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姜泽华和白艳通过从理论上对产业结构升级概念进行界定,重点探讨了作用机制,发现技术创新、资源供给、制度安排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条件,技术进步是动力和杠杆,资源供给是物质基础,制度安排是重要保障[23]53-56。根据上文吸收能力研究维度的分析,将吸收能力分为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因此提出假设H2:吸收能力与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呈正相关关系。

张晖明和丁娟通过严谨的理论逻辑推导提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动力是技术跨越带动的技术进步,而实现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必须在具备跨越能力的基础上,准确选取跨越点[24]。宋辉等根据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如何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25]81-85。因此提出假设H2a:技术创新能力与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呈正相关关系。

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26]1-25,决定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27]137-142和方向[28]67-97。田喜洲和汪秀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提出人力资本水平主要借助于影响产品供给需求、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29]29。因此提出假设H2b:人力资本水平与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呈正相关关系。

对外开放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表现在建立新的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及促进产业价值链攀升,获取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安礼伟和张二震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及昆山的案例探讨[30]70-74。刘庆林和廉凯通过以服务业为对象,系统研究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得出对外开放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1]5-13。苏艳根据多年数据的分析,发现出口等因素对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生产率提升和结构升级有正向影响[32]94-110。因此提出假设H2c:对外开放程度与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呈正相关关系。

3.吸收能力对FDI影响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作用

金艳清等学者认为一个国家 (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是利用外资进行发展的关键因素,吸收能力的增强,将促进更大规模外资的吸收,提升引进的FDI的质量,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反之则反[33]39。罗良文等人从实证方面论证了引资地区的吸收能力对FDI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制造业方面,调节作用更为明显[34]142。赖辉荣通过外商在闽直接投资及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情况的研究,认为更大程度地提升外商在闽投资的环境,有利于吸收FDI,从而发挥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35]41-46。综上,提出假设H3:福建吸收能力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维度的分析,将假设3细分为假设H3a:福建技术创新能力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H3b:福建人力资本水平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H3c:福建对外开放程度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图1 理论分析框架及理论假设

三 模型与数据说明

根据以上理论回顾,为验证相关假设,选取1985-2011年26年的数据,建立以下计量模型以便进行定量分析。为考察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建立模型 (1)如下:

交互项的引入是为了判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为考察吸收能力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模型 (2)(3)(4)中分别引入FDI与选择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的交互项,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方程中剔除变量FDI,模型结果如下:

MS表示福建省第t年的产业结构升级状况,根据上文对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维度的分析,在遵循动态优化、可比性、客观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人均GDP表示发展成果,以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表示产业产值结构,以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表示就业结构,以废水排放量占工业产值比重表示环境代价,通过因子分析,最终提取出一个因子,其得分为福建省每年产业结构升级的测量值。

FDI表示福建省第t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年鉴》。

T表示福建省第t年的技术创新能力,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R&D投入、研发中心数量、研发人员数量等,本文为方便计算,选择专利授权量这一结果指标直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数据来源同FDI。

HR表示福建省第t年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刘遵义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法进行修改,即人力资本水平可以用6a+9b+12c+16d衡量,a、b、c、d分别代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研究生的教育程度水平,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OPEN表示福建省第t年的对外开放程度,运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衡量,即福建贸易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数据来源同FDI。

四 实证分析

(一)ADF检验

为避免直接对时间序列回归可能造成的误差,先检验各序列的稳定性。对各变量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 (ADF)的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所有变量均未通过检验,即为接受存在单位根假设的不平稳序列,但通过一阶差分后,除FDI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一阶差分在10%的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其余变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即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表1 变量的ADF检验结果

(二)协整检验

为了判断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动态均衡的关系,需要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运用Eviews6.0软件的ADF,对模型残差进行平稳性分析[36]179,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每个方程的残差都具有稳定性,证明FDI、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吸收能力之间具有长期动态均衡的协整关系。

表2 模型残差的ADF检验结果

(三)检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3的模型结果可见,福建省FDI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产业结构升级呈正相关关系,与假设H1一致,但系数水平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大量FDI的引进促进了各个产业产值不同程度的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对FDI的科学引导不足,吸收的FDI质量偏低,跨国公司的利益目标与福建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可能出现差异,产业分布不均衡,投资于第一产业的FDI数量和规模有限,平均只占全省累计利用外资、实际到资的10%左右,且主要承接引种、试验、筛选、推广的低层次农资项目,而生物工程、遥感技术等现代农业的高科技项目并未完整引进;主要投向于第二产业的FDI,也以“三来一补”的简单加工贸易为主,集中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能耗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工业生产,对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较小;投资于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特别是金融、物流等方面,对实现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小。

表3 模型估计结果

福建省技术创新能力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产业结构升级呈正相关关系,与假设H2a一致,但系数水平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福建省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与其他省份或发达国家相比,其技术创新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研发资本投入、研发中心的设置等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福建省人力资本除了在模型2中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呈正相关关系外,其他都未通过检验,说明福建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不显著相关,与假设H2b不符。这可能是由于福建人力资本的素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还未体现,人力资本培养还停留在基本技能普及,主要从业人员还集中于第一、第二产业。高技术人才的缺失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限制,由此可见福建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升级呈弱正向影响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力资本水平的不足。

福建省对外开放程度基本能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但与产业结构升级呈负相关关系,与假设H2c不符,这主要与福建省的进出口结构相关,福建省的出口结构仍偏向劳动密集型,集中于低附加值、高能耗的产品的出口加工贸易,而对进口结构缺乏科学规划,未真正实现利用产品进口弥补省内市场不足,调整产业结构,且放任国际竞争力强的产品进口,从而阻碍了省内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

进一步分析福建省吸收能力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由模型2可见,福建省技术创新能力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与假设H3a不符,主要是因为福建省技术创新能力与FDI所需要的技术研发存量不匹配,未达到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要求,无法完全理解、消化FDI带来的先进技术,使FDI的溢出效果不显著,无法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由模型3和4可见,福建省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与假设H3b和H3c一致,且比较系数可知,通过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的调节作用,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更大。因此,福建整体吸收能力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调节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假设H3不符。

五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理论及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弱的促进作用;吸收能力整体上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调节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技术创新能力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根据以上结论,基于科学利用FDI及提升福建区域吸收能力两个方面,对福建省有效利用FDI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第一,继续加大吸引FDI的规模,并优化其在三大产业或各行业的分布。一是促进闽台交流,发展新型农业,要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的“五缘”优势,通过引进台商现代化农业投资,引进优良品种,如各种各样的“台湾水果”,增加福建优质农产品的产量,借鉴台湾农业的先进经验,实现品种嫁接,降低农业成本等,发展新型农业。二是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优化工业结构,要加强与外商的高科技产业合作,变低附加值、高能耗的劳动密集型投资为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型投资,可以与国外相关中介结构或者同业工会组织合作,通过组织招商展会,吸引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前来考察与投资,鼓励外资以高新技术或设备等方式进入福建。三是提升产业关联度,发展现代服务业,外商对福建省第三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但这无法实现产业前后向溢出效应,应鼓励外资投向旅游业及其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行业,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促进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第二,努力提高福建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区域吸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的速度。福建当前的技术创新能力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作用还未凸显,在不断扩大FDI规模、提升FDI质量的同时,必须致力于提升福建的技术创新能力,要积极向国内甚至世界一流的研发机构和人员学习,加大R&D投入,重视研发中心的建设,增加科研人员的数量,建立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的一系列激励制度,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一切条件,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使之能够适应外资的技术要求,与外资的技术匹配,快速吸收消化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从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加快提升福建的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作为区域吸收能力基本要素,是FDI促进福建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虽然福建的人力资本水平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调节作用已经存在,但影响程度较弱,必须进一步加快高端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员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及引进,加大能适应外资要求、能够理解并掌握外资带来的各种资源的人力资本的提供,实现产业内人才高端化以及产业间从业人员分布的优化。

第四,注重加大福建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作为区域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决定着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的高度。和人力资本水平一样,要提升福建的区域吸收能力,最大限度发挥FDI的促进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大福建对外开放的程度,要有目的、有选择的增加对外开放的对象和项目,充分发挥对台优势,加大对台现代化产业的开放力度,如对台金融业务等,同时优化产品进出口结构和投资结构,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进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

综上,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未完全发挥,主要是受到区域吸收能力的影响。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在扩大FDI规模、提高FDI的质量、提升利用FDI的科学化水平的同时,提升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综合区域吸收能力,加大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只有充分提升福建的区域吸收能力,才能有效消化吸收FDI,从而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充分发挥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1] 曹长灿.经济转折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要领 [J].乡镇经济.2004,(5).

[2] 蒋伏心,申俊喜.市场结构优化与苏南产业结构升级[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5).

[3]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李慧媛.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D].杭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10.

[5] 福建省统计局.对外贸易 [EB].(2008-06-26)[2013-03-18].http://www.stats-fj.gov.cn/zbjs/0200806260129.htm.

[6] Adler J H.Absorptive capacity:the concept and its determinants[M].Brookings Institution,1965.

[7] Dahlman C,Nelson R.Social absorption capability,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Social Capability and Long Term Economic Growth,Macmillan UK,1995.

[8] Criscuolo P,Narula R.A novel approach to national 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aggregating Coben and Levinthal[J].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2008,(20).

[9] Roper S,Love J.Innovation and regional absorptive capacity:the labour market dimension [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6.

[10] Kallio A,Harmaakorpi V,Pihkala T.Absorptive capacity and social capital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case of the lahti region in finland [J].Urban Studies,2010,47(2).

[11] Helliwell J F.Empirical linkages between democracy and economic growth [J].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94,24(02).

[12] Blomstrom M,Kokko A.Human capital and inward FDI[J].CEPR Discussion Paper,2003,(3).

[13] 闫付美.中国对FDI吸收能力的经验性分析[J].价值工程,2007,(3).

[14] 李 杏.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分析 [J].国际贸易问题,2007,(12).

[15] Chenery H B,Strout A M.Foreign assist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4).

[16] Lewis W A.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17] Kojima K.Japanese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M].Charles E.Tuttle Company,1978.

[18] 刘 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7,(1).

[19] 文东伟,冼国明,马 静.FDI、产业结构变迁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J].管理世界,2009,(4).

[20] 王志乐.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及带来的问题 [J].管理世界,1996,(3).

[21] 陈明森,马晓红.引进跨国公司资本促进福建产业升级 [J].亚太经济,2001,(6).

[22] 李延国.福建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探析及对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经济学系,2006.

[23] 姜泽华,白 艳.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 [J].当代经济研究,2006,(10).

[24] 张晖明,丁 娟.论科技进步、技术跨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5] 宋 辉,李 强.从投入产出模型看科技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

[26] Hausmann R,Hwang J,Rodrik D.What you export matters [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7,12(1).

[27] 靳卫东.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的动态匹配效应——就业、增长和收入分配问题的评述 [J].经济评论,2010,(6).

[28] Romalis J.Factor propor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commodity trade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

[29] 汪 秀,田喜洲.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0] 安礼伟,张二震.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昆山的经验与启示[J].财贸经济,2010,(9).

[31] 苏 艳.出口、产业结构和生产率变动:来自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证据 [J].产经评论,2010,(6).

[32] 刘庆林,廉 凯.服务业国际转移经济效应分析:中国数据的验证[J].产业经济评论,2009,(1).

[33] 金艳清,卢晓勇,罗卯英.我国各区域FDI吸收能力的比较研究 [J].华东经济管理,2012,(8).

[34] 李珊珊,罗良文.FDI、吸收能力与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以湖北省为例 [J].统计与决策,2012,(11).

[35] 赖辉荣.关于利用外资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若干问题[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2,(3).

[36]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与实例 (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吴应望】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FDI to Fujian Industrial Structure——Based on the Regional Absorptive Capacity

YI Chang-jun,DU Luan-yan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Huaqiao Univ.,Quanzhou,362021,China)

In this paper the relevant assumptions we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some relevant theories.By applying the interaction of FDI and regional absorptive capacity into the regression model and choosing the data of 26 years between 1985 to 2011,and through the ADF test and co-integration analysis,we find that the FDI has a weaker function in improving Fujian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the influence of absorptive capacity is on the whole not clear in upgrading the Fujian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human capital and the level of opening outside have a positive adjusting function to FDI in upgrading the Fujian industrial structure,but the adjusting funct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not clear to FDI in upgrading Fujian industrial structure.So we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continue to expand the scale of FDI and improve its quality,rationalize the distribution of FDI in the three big industries and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of Fujian regional absorptive capacity.

FDI;Fujian industrial structure;absorptive capacity

F127

A

1006-1398(2013)04-0073-09

一 引言

改革开放前,福建产业结构矛盾异常突出,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福建的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开放程度等进一步提高,福建产业结构也有所升级,根据《福建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36.0∶42.5∶21.5升级为2011年的9.2∶52.7∶38.1,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结构也从1978年的75.2∶13.4∶11.4升级为2011年的26.3∶37.8∶35.9。福建利用地理、政策优势,吸引了大批外资,据福建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039个,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总额92.19亿美元,增长2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2.01亿美元,增长6.9%,FDI的投向产业分布为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39.8亿美元,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20.8亿美元。

福建利用FDI的动机之一就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那么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存在促进作用?该作用过程是否受到福建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具体影响程度如何?相关文献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已有许多,但由于构建的模型和选取的变量数据不同,存在一定的分歧,而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较为鲜见,特别是针对福建的区域系统研究更少,本文将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来验证上述问题。文章第一部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理论假设,第二部分构建模型并说明数据来源,第三部分进行实证结果分析,第四部分总结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3-04-2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 (12SKGC-QT11);福建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 (2013B112);2013年福建省软科学项目 (2013R006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BYJA7901407)

衣长军 (1972-),男,辽宁丹东人,管理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国际投融资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吸收能力产业结构福建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金融环境对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福建医改新在哪?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产业结构
企业知识搜寻、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企业知识搜寻、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