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抗抑郁药的使用分析
2013-09-10乐文清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六安237008
乐文清,刘 猛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六安 237008)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越来越多的人造成伤害和痛苦。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当地具有精神专科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收治病人较多,研究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目前,关于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证实,其生理学基础可能是5-羟色胺 (5-HT)和去甲肾上腺素 (NA)的缺乏。虽然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不甚相同,但作用的结果都聚焦在增强5-HT和NA能神经的传递功能上[1]。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我院药库系统,收集2010~2012年抗抑郁药物的出库数量,包括药品通用名称、规格、药品用量、单价、销售金额等。
1.2 方法
按 《新编药物学》第17版[2]关于抗抑郁药的分类标准,分为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MAOI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s)和非典型类抗抑郁药。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计算出年度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 (DDC),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列表排序。DDD值以 《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 《新编药物学》(17版)规定的主要适应症的成人剂量为准,未收载的药品以说明书为准。
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某药的年用药总金额/该药的DDD值。DDDs的量具有加和性,同一种药物不同剂型因DDD值不同,需分别计算DDDs后,所得的DDDs相加,即为该药的总DDDs。某药的DDDs越大,说明用药频度越高,用药强度越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也越大。某药的日均费用 (DDC)=该药年销售总金额 (元)/该药的DDDs值。
2 结果
2.1 抗抑郁药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产地及
所属类别
2010~2012年我院抗抑郁药共计11个品种,其中氟西汀、舍曲林、度洛西汀、文拉法辛、西酞普兰为1个品种2个规格,帕罗西汀为1个品种3个规格。SSRIs使用较多,是我院抗抑郁药的一线药物。见表1。
表1 抗抑郁药的规格、厂家及所属类别
2.2 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
2010~2012年我院抗抑郁药用药金额逐年上升。其中SSRIs一直居首位。见表2。
2.3 抗抑郁药的DDDs、DDC及排序
在各类抗抑郁药中,TCAs类药物在DDDs的排序中占据前3位,且DDC最低。见表3。
表2 2010~2012年各类抗抑郁药用药金额 元
表3 2010~2012年我院各类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 (元)、DDDs、DDC(元)以及排序
3 讨论
(1)从表1可知,我院抗抑郁药均为口服常用剂型,便于患者的服用;又由于品种较多,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有个别品种单价过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从表2可知,2010~2012年我院的抗抑郁药销售总金额逐年上升,其中以SSRIs占销售总金额的比例最大,分别为72.1%、78.2%、80.6%,说明该类药物获得临床医生的较高认可[3]。
(3)从表3可知,TCAs一直占据DDDs的前3位。TCAs的不良反应较多,有逐渐被新型药物取代的趋势[4-5];但由于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是国家基本药物,仍然符合患者和医生的用药需求。SSRIs的销售总金额和D D D s的总量均占据抗抑郁药约2/3的份额,临床以新型抗抑郁药品种最多,实践证明:SSRIs和TCAs治疗重症抑郁症的效果相当,但SSRIs副作用轻微而短暂,药理作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患者使用后较少出现抗胆碱能神经反应及困倦、恶心、疲劳、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较TCAs显著提高[6-7],且大多药品只需1日服用1次,简化了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SSRIs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此类新型药物的研制与开发[8],越来越多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药品让患者受益。
(4)我院于2011年引进了非典型类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其具有拮抗5-HT和NA再摄取的作用,治疗效果优于TCAs甚至是SSRIs,适用于老年抑郁患者和难治性抑郁症[9];但就单个品种而言,其销售总额较高,说明我院医生对此类药物的认知度较高,但不排除有滥用的可能性。SSRIs类抗抑郁药度洛西汀也具有 “双重抑制”作用,但其对NA的重摄取要强于非典型类抗抑郁药文拉法辛[10-11]。临床上由于非典型类抗抑郁药的起效时间慢、治愈率不够理想,故更倾向于选择SSRIs类抗抑郁药- “双重抑制剂”度洛西汀。相信随着医生对 “双重抑制剂”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疗效的对比,SSRIs类药物的DDDs将不断上升。
[1]董文心.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进展 [A].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C].2002.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 [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 2-302.
[3]陈瑶,刘青青,赵银.2005~2009年我院抗抑郁药用药调查[J].中国药师,2011,14 (2):257-258.
[4]王丽华.我院抗抑郁药临床应用的分析 [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2):214 2-214 3.
[5]叶立,尚杰.2004~2008年我院抗抑郁药使用分析 [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 (9):754-758.
[6]张杰,唐亮.2005~2007年我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J].现代医学,2009,37 (2):16 2-16 3.
[7]黄伟桥,杨威,吴丽华.广东省7 5家医院2005-2007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J].2008,28 (18):1611-1614.
[8]陈玲,邹栩.抗抑郁药市场前景及最新研发动态 [J].世界临床药物,2009,30(8):5 06-5 09.
[9]甘景梨,金卫东,钱敏才,等.文拉法辛与SSRIs治疗抑郁症痊愈率的循证医学研究 [J].山东精神医学,2006,19(1):6-8.
[10]林涌超,陈彬,方向,等.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胶囊伴焦虑状态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J].海峡药学,2012,12(4):78-79.
[11]陈程,徐维平,魏巍,等.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成人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 Meta分析 [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3):3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