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口贴灭菌后经不同解析时间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的清除效果分析
2013-09-10谭周飞广东省东莞市国药质量检测中心东莞523010
谭周飞 (广东省东莞市国药质量检测中心,东莞 523010)
创口贴在日常生活中对付小伤口应用普遍,在工厂生产中主要采用环氧乙烷熏蒸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环氧乙烷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属剧毒气体,具有细胞致突变作用,且在众多的物体上都易吸附,环氧乙烷与物品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2-氯乙醇,2-氯乙醇也具有很大的毒性。因此,在物品灭菌后,测定其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的残留量非常重要,以确保其在产品中的残留量降低到对人体无害的水平[1]。ISO10993-7是国际上测定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的成熟标准,标准中规定短期接触器械(不超过24h)环氧乙烷对患者平均日剂量不应超过4mg,2-氯乙醇对患者平均日剂量不应超过9mg[2]。目前我国的GB/T16886.7-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也等同采用了ISO10993-7的要求[3]。本次试验的3种创口贴为出口代加工产品,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残留量测定方法依据ISO10993-7,对经不同解析时间后的创口贴中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进行了测定,拟了解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的清除效果,以便指导生产作业,达到优化生产程序的目的。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SHIMADZU GC-17A型气相色谱仪 (FID检测器)、SHIMADZU HSS-4A自动顶空进样器、电热恒温水浴锅、GC-Solution工作站。
1.2 试药与试剂
环氧乙烷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F20080328,含量:99.8%)、2-氯乙醇 (北京市庆成盛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0608017,含量:99.5%)、水为屈臣氏蒸馏水 (广州屈臣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批号:201225C)。创口贴(批号:121119,3种型号和规格分别为:LB00404、NON25504、FMD00727,由广东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提供,均经环氧乙烷灭菌,分别为解析0、24、48、72h后,用干冰冷冻保存送至检测室。
2 方法
2.1 气相色谱条件
2.1.1 环氧乙烷色谱条件
FFAP石英弹性毛细管柱 (30m×0.32mm×0.25μm),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柱箱温度60℃保持13min,40℃·min-1升温至130℃保持1min。顶空瓶平衡温度65℃,平衡时间30min。进样量1mL,分流比6,柱流速1mL·min-1。色谱图见图1。
2.1.2 2-氯乙醇色谱条件
FFAP石英弹性毛细管柱 (30m×0.32mm×0.25μm),进样口温度200 ℃,检测器温度250℃,柱箱温度110℃。进样量1μL,分流比3,柱流速1.5mL·min-1。色谱图见图2。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2.2.1 环氧乙烷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环氧乙烷参照品置冰水浴中,精密称取适量置盛有水作吸收液的100mL量瓶中,再用水逐级稀释成113.56μg·mL-1的环氧乙烷标准溶液。精密吸取环氧乙烷标准溶液0.5、1、2、3、4mL,分别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吸取10mL置28mL顶空瓶中,加盖压紧,于37℃水浴放置24h(模拟条件为人体的温度和使用时间),用搅匀器强烈振动容器和内容物。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2.2.2 2-氯乙醇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2-氯乙醇参照品适量置100mL量瓶中,用水逐级稀释成1.055mg·mL-1的2-氯乙醇标准溶液。精密吸取2-氯乙醇标准溶液0.5、1、2、3、4mL,分别置100mL量瓶中,加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吸取10mL置28mL顶空瓶中,加盖压紧,于37℃水浴放置24h(模拟条件为人体的温度和使用时间),用搅匀器强烈振动容器和内容物。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的样品溶液制备方法一致。取3种创口贴,分别剪成约5mm宽的小条状,精密称取0.5~1g,放入容积为28mL的顶空瓶中,精密加入10mL蒸馏水,加盖压紧,于37℃水浴放置24h(模拟条件为人体的温度和使用时间),用搅匀器强烈振动容器和内容物。
2.4 样品测定
2.4.1 样品中环氧乙烷含量及清除率测定
含量数值以平均值加标准差表示 (n=6)。结果见表1。
2.4.2 样品中2-氯乙醇含量及清除率测定
含量数值以平均值加标准差表示 (n=6)。结果见表2。
表1 样品环氧乙烷含量及清除率测定结果 (n=6) μg·片-1
表2 样品2-氯乙醇含量及清除率测定结果 (n=6) μg·片-1
3 讨论
(1)3种型号的创口贴经环氧乙烷灭菌,解析72h后,环氧乙烷清除率都达到99%,基本完全清除;但2-氯乙醇清除缓慢。2-氯乙醇属中等毒性物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具有致突变性,同时也会造成急性中毒事故,特别是造成严重中枢神经损伤和脑水肿,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我国某药厂生产车间因误将2-氯乙醇当乙醇使用,造成了18名工人中毒的事故[4]。目前,国内很多医疗器械产品制定的标准中都只有环氧乙烷的残留量要求,对2-氯乙醇残留量的限定没有体现。如非吸收性外科缝线的现行质量标准为YY0167-2005,只要求环氧乙烷残留量限度为250μg·g-1[5],并没有对2-氯乙醇残留量进行限定;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执行标准为 YZB/国 0436-2011[6]和复合微孔聚多糖止血粉执行标准为 YZB/国1165-2012[7]同样都是只对环氧乙烷残留量进行了规定。只有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有对用环氧乙烷灭菌的明胶空心胶囊进行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的限量检查[8]。本试验结果表明,2-氯乙醇经72h的解析后,与0h相比,还有至少32%的残留。所以,国内的医疗器械产品在制定标准时有必要规定ECH的残留量限度,使其控制在人体使用的安全浓度内。
(2)环氧乙烷与2-氯乙醇的清除效果差异大,主要与两者的物理性质有关。环氧乙烷常温下是无色气体,沸点是10.4℃,而2-氯乙醇常温下是液体,沸点是128.8℃,二者的物理性质差别大,所以造成了环氧乙烷易清除,而2-氯乙醇清除效果欠佳。
(3)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疗器械中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残留,与比色法等其他方法比较,具有干扰因素少、相对偏差少的特点。刘萌在2种医疗器械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测定方法的比较中,发现比色法和顶空气相色谱法在测定塑料材质的医疗器械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测定敷料、敷贴等医疗器械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时,比色法测定结果显著大于气相色谱法[9]。
[1]张霞,周雯,王有森.环氧乙烷在灭菌物品中残留量测定及毒性研究进展 [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22(2):217-218.
[2]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10993-7:2008,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Part 7:Ethylene oxide sterilization residuals [S].Occupational &Medical Innovations Ltd.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S].GB/T16886.7-2001.
[4]朱海洲,郭石榴.急性氯乙醇中毒18例分析 [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6,32 (1):56-57.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非吸收性外科缝线质量标准[S].YY0167-2005.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质量标准 [S].YZB/国0436-2011.
[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复合微孔聚多糖止血粉质量标准[S].YZB/国1165-2012.
[8]中国药典 [S].二部,2010:附录1205.
[9]刘萌.两种医疗器械中环氧乙烷残留量测定方法的比较[J].海峡药学,2010,22 (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