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开展的实践与探索

2013-09-05赵永林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课余竞赛

顾 问,赵永林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一、问题提出

素质拓展训练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求,被许多高职院校引入并对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化进行深入研究,但对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开展的研究很少。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的开展,对课堂教学起到有效补充,为学生提供实践展示平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素质拓展项目认知,促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的全面系统开展,更加有效的助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意义

1.丰富高职校园体育文化

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及专业文化建设的深入,高职体育文化内涵提升势在必然,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积极开展,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会到团队精神的真谛,并切实提高队员在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整体素质,丰富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拓展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充分体现高职体育健康和职业双重属性,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促进课余竞赛的多样性

课余体育竞赛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为了吸引、鼓励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参加,突出对学生的教育,就必须考虑其多样性。一方面,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与正规的运动项目竞赛以及学校的传统项目共同促进课余体育竞赛内容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促进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场地、器材、方法多样性,比如在参加办法、记分方法上更能调动学生参赛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与素质拓展训练课堂教学互为补充

素质拓展融入高职体育在丰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完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团队意识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素质拓展训练要求人数不能太多同时项目的完成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课堂教学中教学班级人数和时间设置比较固定,不能充分满足全部学生的项目体验需求,高职体育实施素质拓展教学设计还有待完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团队竞赛形式开展,在时间、场地等因素上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项目感受团队力量,提高对项目认知度。与课堂教学,课余素质拓展培训共同构建了素质拓展推进的完整体系。

4.助推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通过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使学生根据比赛任务设计规划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的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展示的平台,团队经历前期艰苦的意志磨练和队友的协同努力集体完成项目时,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信和荣誉感。这种良好的心理体验和经历不仅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还会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明显的助推作用。

三、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存在问题

1.竞赛过于注重外在形式

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组织中,教师更多的注意规则介绍、学生组织、安全保护等环节,只注意到项目的外在组织形式,没能够让学生真正的领悟到项目的竞赛内涵,项目体验后的感悟环节的重要性被忽略。往往在比赛的组织过程中,比赛结果的判定成为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的结束点,这对于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价值的充分发挥是显然不够的。

2.竞赛项目的设置单一

通过资料查询和部分高职院校实际组织观察发现,由于资金、器材维护以及规则制定繁琐等因素,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项目设置比较单一和固定,多为易于进行的场地拓展项目,比如无敌风火轮、抢滩登陆等。对于高职学生特殊需求的素质需求,竞赛项目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和更新,才能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更好的挖掘学生潜能。

3.竞赛规则的不够细化

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与课堂学习、课余培训项目实施比较,项目的竞赛规则要更加细化和判定的可操作性,同时与成熟体育项目相比素质拓展项目规则需要根据比赛实际情况制定,在制定中出现规则比较笼统,实际比赛过程中教师的操作难度较大,比赛中争议判罚现象出现较多,对参赛学生参与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

四、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优化

1.强化竞赛教育功能,注重提升竞赛内涵

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有别于传统的项目竞赛创造好的成绩,选拔和输送运动员,体育尖子参与等,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特点,同时项目过程注重团队协作配合,过程的高峰体验,通过感悟交流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展开思维反思项目,从而真正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针对性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相关能力,因此,在组织过程中更应强化竞赛教育功能。

2.完善竞赛规程设置

竞赛规程的制定要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围绕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要,根据学校学生素质发展需求以及实际场地器材条件进行。注重比赛整个过程系统设计,项目设置要除比赛项目外增加团队展示、感悟交流、安全保障环节并有相应分值(表 1),团队总分为团队展示得分、竞赛项目得分、感悟体会得分、安全保障得分四项总和。通过对学生比赛过程进行系统评价,提升比赛的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意识。

表1 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计分总则

4.提高教师驾驭能力

教师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竞赛实施过程中,不仅是比赛的简单评判者,更是一名统筹组织者、引导者,需要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储备和较强的综合能力,需要对项目比赛的组织意义目的以及组织方法不断优化的能力,只有通过参观、培训、自学、实践等多种渠道提升教师的组织引领能力和对项目的驾驭能力,才能确保项目竞赛实施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1]杨耀华.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

[2]张恳,李龙.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与发展[J]. 体育学刊,2009,(7).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课余竞赛
丰富的课余生活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更 正1
更 正2
我看竞赛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探索研究——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双语字幕视频压制为例
创新思维竞赛(3)
美国与缅甸的国际军事教育和训练项目:1980-1988年项目回顾兼未来展望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