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新闻听力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3-08-15张小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发音听力技巧

张小芳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新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将听力测试的比重提高到35%,可见听力理解能力在整个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内在要求:学以致用,能听懂原汁原味的英语。而这也正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引入英语新闻听力,对大学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英语新闻引入课堂的优点

1.1 英语新闻的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词汇、发音和朗读技巧、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以及语用能力是制约学生听力理解的几大障碍。如四级考试的听力测试考查不同场景和场合语言使用能力,短文听力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生一定量的单词储备是基本的要求,而且应具备一定的广度和熟悉度,这样才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听力材料且能缩短反应时间,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英语新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学等各个方面,因此它的词汇覆盖面很广,而且因为常常要对某一事件作追踪报道,词汇的复现率非常高,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词汇。而且新闻中常常出现同义替换、小词活用,这些都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词汇使用能力,不仅是消极地记住单词,还能正确地道地使用这些单词,因为英语新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正如梁惠梅提出的,“学生的认知型词汇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促进了认知型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向使用型词汇(Working Vocabulary)转化;同样,大量的贮藏在学生短期记忆中的认知型表达式及句型也会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向使用型过渡”。

发音和朗读技巧也是制约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母语负迁移对英语的发音有因人而异的影响,通过专业的发音训练,反复模仿和有意识地自我纠音,学习者的英语发音会越来越地道。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还有待增强。另外,朗读技巧也是制约学生听力理解的巨大障碍。连读、弱读、不完全爆破等等会让有些学生无所适从。英语新闻的播报中,播音员以平匀的语速播报各种类型的新闻,各种朗读技巧都得以集中体现。听新闻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在平时练习中忽略的朗读技巧,密集而高强度地锻炼使他们有意识地去认识、理解、总结和掌握这些技巧。王初明教授在讲到写的促学作用时提到,“语言结构因受到注意而易于习得”,这也适用于听力。当学过的朗读技巧及纠正过的发音反复听到时,更易于掌握。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反复听和模仿,能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朗读技巧,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宽阔的视野,能拓宽我们的思路,也能快速帮我们理解一些事物,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对于所听内容的相关知识对于帮助理解有重要作用。常听英语新闻,能拓宽视野,增强我们对英语国家人文历史的了解,这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1.2 学生及其学习特点

90后的学生生活在一个资讯极为发达的时代,微博、微信、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使他们能即时地知道周围乃至整个世界的动态,因此,他们对语言学习也有新的要求。课本所呈现的内容虽然非常丰富,编排也极为精彩,但由于编排、印制再到发行和使用,几年下来,内容多少就会落后于时代。而且,学生对课本有一种心理上的距离:课本等于任务。除 了少数学生之外,大多数学生往往局限于完成任务,不反复琢磨和研究。新闻由于时效性强,呈现的是最热门的话题,使用的是最新的语言,因而新鲜有活力,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对于社会热点话题组织的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曾就当时的热点话题“年轻人是否应该给他人让座”进行过讨论,学生们的反应很热烈,各执一词,且都给出了充足的理由,学生们对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是否让座应该视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英语新闻作为课本的补充,可以满足学生接触最新语料、了解最新信息的愿望,同时可以作为课堂的调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我们学校的学生上完听力课之后几乎不会进行复习,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所学语言的复现和记忆,然而仅凭每周两个小时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有效的语言知识输入。根据语言学习的输入和输出理论,足够量的可理解输入是有效输出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输入,输出只能是无米之炊,难以实现。没有坚实的语言知识做基础,是难以拥有令人满意的听力理解能力的。在一定程度上,英语新闻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由于英语新闻一般都比较简短,学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随时进行收听,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来接触真实的、时效性强的语料的体验。

2.新闻引入课堂存在的难点

2.1 词汇量比较大。面广量大的词汇是英语新闻的优点也是难点所在。因为新闻词汇涉及的面太广,且更新速度快,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压力的;而且专有名词、缩略词很多,没有一定的这方面的知识容易产生不知所云的感觉,也难以调动相关知识帮助理解,而且不同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用词也会有所不同,如西方媒体在提到朝鲜时使用的是North Korea,而央视却使用 DPRK这个缩略词或其全称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这里存在着政治和历史的因素,但是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

2.2 朗读技巧知识的欠缺和实践的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关注单词和句子的意义及拼写,而对发音及朗读技巧的投入相对较少。然而没有良好的发音和熟练的朗读技巧作支撑,听力理解势必会遇到困难。有时,教师在课上强调了发音及该课出现的朗读技巧,有的学生也不进行记录;即使做了记录的同学,课下也往往不去实践和应用。对这些知识的忽视会直接造成学生听新闻时的困惑。比如一条讲到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新闻中有这样一句话:“…moving quickly to increase production”,很多同学把to increase听成了doing crisis这样根本没有意义的结构。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对整体语境缺乏把握,听到的都是孤立的句子甚至孤立的单词,自然无法把握整句话的含义也就无法写下正确的句子。另外,播音员在读到to increase时使用了弱读和连读的形式,而且to还有一点浊化,所以很多学生听成了do,和后面的in连读以后就被听成了doing了。阅读时这样的结构对他们来说是毫无问题的,但朗读技巧知识的欠缺加大了听力理解的难度。

2.3 篇章知识的欠缺。在听力过程中,学生往往盯住某一个词或结构,而忽略对整体篇章的把握,这一点在复合式听写类的题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往往忽略上下文的内在联系,不注意语法形式的准确,因为难以正确把握整篇文章的意义,因而会出现理解偏差。

2.4 其他听力技巧的欠缺。事实上,新闻听力比学生们平时的听力练习难度更大,因为平时的听力练习中,信息点往往出现反复且信息量相对较小,即使有几个句子或单词没有听懂,只要掌握了关键词句,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所听材料;新闻听力却不同,播音员只读一遍,且信息量非常丰富,一句话中会尽可能囊括最多的信息。如果是新闻的导语,信息量就更丰富,往往新闻的六要素就包含在一句话中,听者一旦精神不集中就会漏掉一些重要信息,这就对听者抓要点,总结大意,记录重要信息等能力提出了挑战。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会对新闻听力理解产生障碍。

3.具体措施

3.1 介绍英语新闻特点。如果是首次接触英语新闻的学生,考虑到新闻听力难度比较大,最好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下英语新闻的特点、词汇和语言特点,如英语新闻的倒金字塔形,提示学生各级信息按照其重要程度从上到下的排列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新闻听力的技巧。

3.2 帮助学生整理词汇,强化语音和朗读技巧知识。基于以上提到的新闻词汇的特点,我们可以把新闻进行类别划分,然后按照类别给学生提供一些高频词汇。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再去按类别收听新闻时就会轻松许多了。而且在听的过程中,他们还可以继续给这个词汇表增加一些他们认为较为高频的词汇,比如,在讲到国际关系时,我按照杨世登老师编写的教材提供给学生一些高频词汇,这是杨老师以三年期间的VOA、BBC、NPR常速新闻播报材料为基础,利用语料库软件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语料,集中反映了各主题新闻在结构上、词汇上的基本特点。后来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们又根据所听材料,陆续找出了一些某主题新闻经常遇到的词汇,而这些词往往也是四级考试要求掌握的单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反复接触这些单词有利于内化这些词的词义和用法。

同时,教师在课上强调语音和朗读技巧知识,反复让学生听和模仿,鼓励学生随时实践这些技巧以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在听新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典型的难点部分提出来,以引起学生注意。

3.3 筛选材料,由易入难。根据学生的听力基础,教师需要对课上使用的新闻听力材料进行分类、筛选,必要时要对录音进行剪辑,要注意循序渐进。短小的材料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刚刚接触英语新闻的学生。新闻由于信息性非常强,所以学生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即便如此,也难以自如地把握和理解新闻。如果材料过长,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放弃。可以确定一个主题,先由慢速新闻入手,结合常速播报,这样词汇和短语的复现率更高,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和理解整体事件的来龙去脉,加深印象;东鳞西爪、无系统听新闻可能会使学生产生迷茫和挫败感。

3.4 补充背景知识,注意整体篇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所选的听力材料,对该事件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让学生对该事件的前因后果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即给学生介绍该新闻发生的背景知识,同时介绍几个会造成理解障碍的词汇,之后再听,学生遇到的阻力就会少很多。而且,教师可以同时筛选不同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如课上听VOA的报道,课下可以给学生参考CNN、BBC、或者CCTV的报道以及一些后续报道,学生对该事件及其中涉及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就会得到深化,进而内化。

同时应该提醒学生对整体篇章进行理解和把握,不能仅仅盯住一个词汇或句子,这样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还能修正、补充,建构自己的信息框架,通过判断和推理,推知所漏听的句子和词汇。

3.5 活动设计应多样化,且应有一定的督促机制。课内外的活动应尽可能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做展示的机会,请学生模仿播音员作个新闻播报,还可以就某些热点话题进行讨论,设计问答题目和填空题目,复述和翻译等,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也让不同性格和拥有不同长处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从而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一定的督促机制非常必要。新闻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生们长期坚持,才会见成效。虎头蛇尾、短期突击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可以采用一定的奖励机制,比如在形成性评估中加分等办法刺激和鼓励学生持之以恒。

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读新闻,因为读的多了,就会对新闻语言的特点了解得更清楚,形成较好的语感,同时熟悉词汇及背景知识,这都可以大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新闻听力理解的能力。而且,不仅是英语新闻可以起到这样的用,汉语新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背景知识,对于最初接触英语新闻的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4.结束语

总之,英语新闻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取材方便、短小精悍、随时随地都可以收听的优势,是内容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从中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同时又能拓宽视野,开阔思路,锻炼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内外尝试收听英语新闻是对大学英语课堂很好的补充,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陈晓. 大学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策略[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2]王璐. 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探索[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9).

[3]杨世登. 英语新闻听力教程[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梁惠梅. VOA特别英语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安顺学院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发音听力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提问的技巧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