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30例临床观察

2013-09-01刘希赞王茂生杨淑莲

河北中医 2013年11期
关键词:参芪人参骨髓

刘希赞 王茂生 杨淑莲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1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院血液科五病区,河北 廊坊 0650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以骨髓无效造血,长期进行性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为特征。但患者的自然临床过程和转归差异极大,真正转变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不超过总体的30%。对于大多数病程平稳、主要表现顽固性血细胞减少,而基本上没有恶性表征的患者,如难治性贫血(RA)的治疗目标应是提高血细胞数量和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不宜过早使用风险很大的强烈化疗手段。2011-06—2013-04,我们运用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MDSRA 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MDS分型标准[1]。危险度评定参照 MDS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2]。

1.2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河北省廊坊市中医院血液科五病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 例;年龄19~66岁,平均(43.7±11.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7±1.3)年。对照组30例,男 17例,女13 例;年龄17~67岁,平均(44.1±10.9)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4.9±1.4)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环孢菌素A胶囊(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009)75 mg,每日2次口服;沙利度胺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30)50 mg,每日1次口服,逐渐加量至200 mg/d,如无严重不良反应持续服用;康力龙(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5020728)2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期间予以支持治疗,贫血严重者输注红细胞悬液。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仙补汤。药物组成:人参10 g(或党参20 g),黄芪30 g,仙鹤草10 g,白术 10 g,山药 10 g,熟地黄 15 g,枸杞子 15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补骨脂 15 g,白花蛇舌草 15 g,甘草10 g,苦参20 g。每日1剂,水煎共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3 疗程 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项目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有关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中医证候评分:无症状记0分,轻度记1分,中度记2分,重度记3分[3]。治判定疗前后检测外周血象[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计数(PLT)]、T淋巴细胞亚群。

1.5 疗效标准 基本缓解:贫血、出血症状消失;分类无幼稚细胞,外周血象中Hgb达100 g/L,WBC达4.0×109/L,PLT达(80~100)×109/L;骨髓中原加早幼粒细胞<5%,维持至少6个月。部分缓解:二系血细胞有一定恢复,骨髓中原加早幼粒细胞较前减少50%,维持至少3个月,贫血及出血症状消失,血中原加早幼粒细胞<5%。进步:出血、贫血症状好转,不输血而Hgb较治疗前1个月内增加30 g/L,骨髓中原加早幼粒细胞数较前减少。无效:经充分治疗仍不能达到上述标准[4]。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WBC、Hgb及PLT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WBC、Hgb及PLT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WBC、Hgb及PLT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WBC(×109/L) 2.37 ±0.98 3.49 ±2.23*△2.38 ±1.04 2.09 ±1.26 Hgb(g/L) 60.35 ±13.21 82.21 ±21.25*△ 61.23 ±12.33 75.04 ±21.33*PLT(×109/L) 62.66 ±60.42 91.38 ±78.23*△62.72 ±61.28 62.27 ±65.38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WBC、Hgb及PLT均升高(P <0.05),对照组治疗后仅 Hgb升高 (P <0.05),2 组治疗后WBC、Hgb及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2.3 2组治疗前后CD4、CD4/CD8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CD4、CD4/CD8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CD4、CD4/CD8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治疗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CD4 0.362 ±0.127 0.389 ±0.096*△0.364 ±0.103 0.369 ±0.081 CD8 0.295 ±0.082 0.209 ±0.068*△ 0.296 ±0.090 0.283 ±0.062 CD4/CD8 1.440 ±1.30 1.950 ±0.62*△1.410 ±1.26 1.490 ±0.57

由表3可见,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均上升(P <0.05),CD8 数值下降 (P <0.05);2组治疗后 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4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25.89 ±4.04 17.06 ±3.77*△对照组 30 25.77 ±4.10 19.68 ±4.21*

由表4可见,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明显(P <0.05)。

3 讨论

MDS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微环境改变、免疫缺陷及造血细胞分子生物学异常对其发病具有重要意义。MDS早期骨髓造血表现为高凋亡、高增殖,异常克隆与正常克隆并存;晚期骨髓造血表现为低凋亡、高增殖,以异常克隆增殖为主。故消灭和抑制异常克隆,扶持正常克隆是治疗原则。沙利度胺能减少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合成,抑制血管新生,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孢素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可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纠正异常的CD8细胞对骨髓造血的抑制;康力龙可刺激正常干细胞增殖,提升其细胞数量,维持正常造血。

MDS属中医学髓毒、热劳及虚劳等范畴。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劳伤则血气虚,使阴阳不和,互有胜弱故也。”《景岳全书·虚损》指出:“虚邪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灵枢·决气》曰:“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类证治裁》曰:“凡虚劳多起于脾肾。”故病位涉及肝、心、脾、肺及肾,而脾肾亏损是致气血不足之根本。参芪仙补汤方中以人参、黄芪、仙鹤草、补骨脂四药为基本构架,为不可轻易之药,阴虚内热重者可用党参。人参、黄芪共为君,重用人参以大补元气,温肾阳,固肾气,补先天而防气血进一步耗散;重用黄芪以大补中气,温脾阳,益脾气,以生化气血。二者相须为用,先天、后天同补,正所谓“有形之阴难于速生,无形之阳所当急固”。仙鹤草一药兼具凉、散、敛、清等作用,为臣药。本方用之重在凉血、散瘀、收敛、清热而针对MDS之出血为治,同时,配伍人参、黄芪益气敛血,防气随血脱。补骨脂重在温补脾肾,补骨生髓,直指MDS之骨髓造血之病灶,为佐助药,助人参、黄芪益气填精生髓。白术、山药健脾益气;熟地黄养血;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填补肾精;白花蛇舌草、苦参清热解毒,抑制其异常克隆,亦为反佐;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精填髓生血之功。。

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WBC、Hgb及PLT均升高 (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Hgb升高 (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Hgb及PLT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 CD4、CD4/CD8均上升(P<0.05),CD8数值下降 (P<0.05);2组治疗后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MDS-RA疗效确切,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骨髓无效造血有关。

[1] Brunning R,Bennett J,Flandrin G,et al.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J].Lyon:IARC Press,2001:61-73.

[2] Cheson BD,Bennett JM,WKantarjian H,et al.Report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to standardize response criteria f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J].Blood,2000,96(12):3671-3674.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1-388,173.

[4]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58.

猜你喜欢

参芪人参骨髓
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18F-FDG PET/CT诊断骨髓纤维化1例
水中人参话鳅鱼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赞美骨髓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参芪血痹方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