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都市圈产业结构区域效应优化研究

2013-08-30曹萍刘晓娜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济南市都市济南

曹萍,刘晓娜

(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我国大城市发展也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逐渐由集聚发展走向扩散、单个城市逐渐融入区域发展之中的发展态势,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城市群[1]。都市圈同样也是空间集约化发展和实施有效大都市管治的一种区域模式,其既是城市与区域经济演进的必然产物,也是协调区域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城乡差距仍比较大。产业结构优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已经成为国家和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2-3]。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近年来经济规模与实力、经济运行质量、产业层次结构等都得到了显著扩大、提高和改善。但从总体而言,济南市整体实力仍然偏弱,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与周边地区的产业经济关联性不高。济南都市圈产业结构研究,对于进一步发挥济南的省会优势,促进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升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经济的发展,在更广阔的空间优化配置各项资源要素,改善山东省经济空间结构,提升整体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4]。

国内外相关经济学家对于产业结构研究大多集中在产业结构理论、优化升级存在问题研究、产业结构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比较研究、产业机理分析等方面[5]。国外经济学家费希尔等对三次产业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与人均收入存在一定关联[6];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不断下降[7];国内学者周振华认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方面内容,并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8]。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克拉克和霍夫曼研究基础上,运用现代经济统计方法,进一步揭示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产业重心转移过程,以及产值变动与就业构成的相关变化[9];赫尔希曼对经济发展模式加以探讨,提出非均衡增长发展模式。他认为,有限的资本在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之间的分配具有替代性,因而有两种不平衡增长途径:一是“短缺的发展”,二是“过剩的发展”[10];苏东水进一步提出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一个动态进程[11];李红梅指出,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和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12]。

鉴于目前对区域产业结构效应发展现状、各地区如何明确优势弱势产业等层面相关研究并不多,文章力图在这些层面进行侧重研究。首先,在分析济南都市圈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产业结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旨在找出各优势产业和弱势产业,明确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对济南都市圈产业结构区域效应优化进行探讨。

1 济南都市圈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根据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山东省经济总量为50013.24亿元,济南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例从2010年的36%提高到2012年的42.4%,增长了6.4个百分点,而山东半岛城市群由2010年的65.8%下降到2012年的56.18%,下降达9.62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二者整体实力差距在缩小,但仍然相差13.78个百分点;根据两个城市群内部经济结构比重来看,济南都市圈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相比相差不大,第一产业比重高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低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略高0.5个百分点。两者的产业比例大致相当,产业结构均较合理。综上所述,两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结构比重相差不大,差距在于两大城市群发展基础不同,济南都市圈发展水平低于半岛城市群,发展基础仍较薄弱,生产力还有待提高。

2 济南都市圈产业结构区域效应研究

2.1 内部区域效应现状

2.1.1 累积效应

通过选取济南都市圈7个城市2002—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三大产业数据,运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对核心城市济南与都市圈内其它六城市产业结构相似性进行分析,经分析得出,除滨州外,其它5个城市与济南市产业结构发展相似并呈上升发展趋势,莱芜市上升幅度最大,其次是淄博和泰安,聊城和德州上升幅度较小(如图1所示)。

图1 济南都市圈其它6城市与济南市产业结构的相似性

从整体上看,济南都市圈构建对各城市及整体发展都呈正向发展,核心城市济南对其它6城市有一定累积效果,但效果仍然有限。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推荐的相关系数作为判断产业同构的方法,规定0.5的临界值,文章对其它6城市与济南市产业结构相似性进行深入分析,2002年淄博、泰安、莱芜与济南市产业结构相似性在0.5以下,德州、滨州与济南市产业结构有一定类似性,仅聊城与济南市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而2012年除泰安市与济南市产业结构相似性在0.5以下之外,其它5城市均在0.5以上,其中聊城市达到0.9以上,说明聊城市与济南市产业结构趋同度趋于最大,莱芜市次之,淄博、德州与济南市产业结构趋同度略小,但不排除有上升趋势。因此,目前济南都市圈发展过程中,济南对其它城市发挥一定扩散效应,但产业同构现象也比较明显,应引起足够重视。

2.1.2 极化效应

以2002年以来济南都市圈其他6城市GDP和三大产业数据为基础数据,分析计算济南和其他六地市相关性系数,根据此数据可以看出济南作为核心城市对其他6城市经济紧密联系程度,即内部区域效应。相关性系数公式如下:

式中:X为济南市的GDP;Y为济南都市圈内其它6城市GDP之和。

根据样本相关性系数计算公式可得X与Y的相关系数r=0.4623,r>0由此说明济南与其他6城市经济呈正相关,济南城市发展对其他6城市有一定推动带动作用,能够促进他们经济提升。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相关系数能达到0.9[13],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济南对其他6城市促进作用有限,现阶段仍是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济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

2.2 济南都市圈对山东省外部区域效应现状

文章主要选取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指标,采用区位商来判断济南都市圈对山东省区域效应现状,区位商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1为研究区域某部门从业人员数;A1为研究区域所有部门或从业人员数;N0为背景区域某部门从业人员数;A0为背景区域所有部门从业人员数。

如果Q>1,说明该部门是区域专业化部门,则区域效应明显;如果Q≤1,说明该部门是自给性部门,对区域效应不明显,尚需进一步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为方便研究和数据资料整理,文章将三大产业各自包含的具体行业进行相应界定(如表1、2所示)。

表1 济南都市圈一、二产业各行业名称代码界定

表2 济南都市圈第三产业各行业名称代码界定

结合2012年山东省各产业从业人员及山东省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等数据,运用区位商计算公式得出济南都市圈各产业外部区域效应(如图2所示)。

图2 济南都市圈外部区域效应图

对图2和表1、2加以总结和归类,可以得出济南都市圈外部效应明显、有一定外部效应和外部效应较弱行业,如表3所示。

表3 济南都市圈各产业外部效应结果分析

2.3 济南都市圈内各城市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

文章同样采用区位商方法对济南都市圈内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各城市各行业专业化水平、相关强势产业和弱势产业(如表4所示)。

经过分析,可以把济南都市圈划分为四类:(1)淄博、泰安,行业门类齐全,协调发展;(2)济南,二、三产业经济产值高,但农业基础较为薄弱;(3)德州、聊城,工业附加值低,农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第三产业贡献率高;(4)莱芜、滨州,农业基础薄弱,工业附加值较低,服务业贡献率低。

表4 济南都市圈内各城市优势产业和弱势产业表

3 济南都市圈产业结构区域效应优化

文章对济南都市圈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由于数据比较复杂而且量大,选取2011年的数据,需要用到的系数及相关整理数据(如表5所示)。

表5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所需参数

将相关系数带入优化模型(3)中[14],计算得出济南都市圈2012—2016年产业结构优化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优化后目标值变化百分比/%

在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模拟下,2016年与2011年相比,济南都市圈GDP每年的增幅都在10%以上,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各项资源消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只要济南都市圈各市注重优势产业发展、增强比较优势,对弱势产业尤其是各种服务行业加大经济要素投入,就能保证产业结构合理化乃至高级化,区域效应逐步增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能有效缓解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4 济南都市圈产业结构区域效应优化建议

4.1 加大产学研融合,改善各城市产业参差不齐现状

根据文章分析,济南都市圈目前存在较为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应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如建筑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等),使得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投资和生产集中,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带来的资源浪费,形成都市圈发展合力,加大外部区域效应。对于外部效应较弱的产业如农、林、牧、渔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注重技术、资金和人才投入,提升其产业综合发展实力。

4.2 济南市通过产业集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扩散效应

核心城市济南依托其经济实力发挥龙头作用,吸引相关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现代产业基地。(1)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强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转移,增强对其他6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2)充分发挥其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科技、软件、物流等服务产业,强化都市圈内综合服务功能的协调发展;(3)加快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科技、技术研发优势,发展较高层次产业,吸引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带动其他6城市产业升级。

4.3 其它6城市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实现经济与产业跨越式发展产业战略

各城市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优势和劣势,依托自有资源,整合各市内部生产要素,形成品牌优势和企业竞争力,鼓励重点企业跨地区延伸产业链条,减少产业同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同业竞争,发挥各城市差异互补功能[15]。第一类淄博和泰安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整体发展实力,实现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强化节能降耗,实现生态发展;第二类济南注重现代工业发展布局的规划,优先和重点发展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同时重视农业投入和产出,增强农业基础地位;第三类德州和聊城需提高工业层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四类莱芜和滨州需转变思想观念,注重深加工、发展附加值高的产业。

4.4 注重技术开发和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以发展低碳经济

第一产业产生的碳排放相对较少,通过利用新技术和新能源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降低污染物排放,巩固第一产业基础地位;第二产业是各种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基体,通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同时注重技术开发和能源创新培育新兴低碳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的同时,保障第二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功能定位;第三产业主要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产生的碳排放量较低,应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各城市应强化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在其指导下优化经济发展模式,使产业结构实现高效率低能耗。

5 结语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二元结构日益明显。研究济南都市圈产业结构的区域效应对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济南都市圈有经济发展基础,对内部各城市及山东省都有一定区域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各城市能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提高整个都市圈发展的合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Adrian G.A..Mexico city growth and regional disper-sal:the expansion of largest cities and new spatial forms[J].Habitat Intl,1999,23(3):391 -412.

[2]崔志卫.山西省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3]孙松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4]曹萍.济南都市旅游圈构建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5]吉小燕.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D].南京:河海大学,2006.

[6]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鄂冰 袁丽静.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理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4):60 -65.

[8]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9]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社,1985.

[10]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1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张翼新.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13]吕学昌姜元.我国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途径探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26(3):219 -222.

[14]何晓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最优控制模型的建立与求解[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2011.

[15]孔康宁,谈建生.城市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以直辖市及省会表通过城市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3):276-279.

猜你喜欢

济南市都市济南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都市通勤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