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结构与特点
2013-08-29王松林
王松林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上海200433)
在RDA出现前,世界上影响较大的编目条例和/或编目规则,在西方编目界应首推被誉为编目“圣经”的并基于巴黎《原则声明》和ISBD而编制的《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2nd Ed.,以下简称 AACR2),而在中文编目界则不得不提我国同样基于巴黎《原则声明》和ISBD而编制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本文试对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与缺陷,从而为以后揭示RDA的结构和特点做一铺垫。
1 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结构
同样基于巴黎《原则声明》和ISBD而编制的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结构应该说大同小异,但由于后者与前者之间隐含师承关系,以及两者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下文还是将它们分开论述。
1.1 AACR2的结构
如《编目原则声明与编目条例之关系》一文所述,AACR2的前身是英美加三国为贯彻巴黎《原则声明》精神而经过协商于1967年出版的AACR(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以及与以往的编目条例相比,AACR最大的不同一是在选取标目时主要着眼于著作者的责任,其后才考虑文献的类型,二是增加了许多新型文献的著录规则。[1]具体而言,共由三部分组成的AACR的正文包含以下15章内容:[2]
第一部分“款目与标目”(Entry and Heading)共5章,即:
1 Entry(款目)
2 Headings for Persons(个人标目)
3 Headings for Corporate Bodies(团体标目)
4 Uniform Titles(统一题名)
(参照)
第二部分“著录”(Description)共4章,即:
6 Separately Published Monographs(单行本)
7 Serials(连续出版物)
8 Incunabula(古版书)
9 Photographic and Other Reproductions(照片与其他复制品)
第三部分“非书资料”(Non-Book Materials)共6章,即:
10 Manuscripts(手稿)
11 Maps,Atlases,etc.(地图、地图册等)
12 Motion Pictures and Filmstrips(电影与幻灯片)
13 Music(乐谱)
14 Phonorecords(唱片)
15 Pictures,Designs,and Other Two-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s(图片、图案以及其他二维艺术作品)
AACR2 1978年出版时首先将包括AACR在内的先标目后著录的传统顺序作了倒置,即其第一部分为“著录”(Description),第二部分为“标目、统一题名与参照”(Headings,Uniform Titles,and References)。其中,AACR2第一部分“著录”的内容严格按照ISBD的内容,但其顺序和章名是按文献的种类来安排的,只是在它们的前后还各有一章其他内容,具体章名如下:[3]
1 General Rules for Description(著录总则)
2 Books,Pamphlets,and Printed Sheets(专著图书、小册子和单面大张印刷品)
3 Cartographic Materials(测绘制图资料)
4 Manuscripts(手稿)
5 Music(乐谱)
6 Sound Recordings(录音资料)
7 Motion Pictures and Videorecordings(影片和录像资料)
8 Graphic Materials(图示资料)
9 Machine-Readable Data Files(机读文档)
10 Three-Dimensional Artifacts and Realia(立体工艺品与实物)
11 Microforms(缩微资料)
12 Serials(连续出版物)
13 Analysis(分析著录)
其中,第九章的Machine-Readable Data Files(机读文档)在《AACR2 1988修订本》中被改名为Computer Files(计算机文档),[4]后在《AACR2 2002修订本》中又被改名为Electronic Resources(电子资源);[5]而第十二章的 Serials(连续出版物)在《AACR2 2002修订本》中则被改名为Continuing Resources(连续性资源)。
AACR2第二部分“标目、统一题名与参照”的6章即21-26章的章名始终没变,具体章名为:
21 Choice of Access Points(检索点的选取)
22 Headings of Persons(个人名称标目)
23 Geographic Names(地理名称)
24 Headings for Corporate Bodies(机关团体标目)
25 Uniform Titles(统一题名)
26 References(参照)
此外,AACR2的后面还有4个附录(Appendices)和1个索引(Index),其中4个附录的具体名称为:
A Capitalization(大写)
B Abbreviation(缩写)
C Numerals(数字)
D Glossary(词汇表)
附带说一下,受AACR2的直接影响,我国《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修订扩大版》也由上述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第一部分“著录”根据我国图书馆的西文馆藏实际,分设以下八章,即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普通图书”、第三章“连续性资源”、第四章“测绘制图资料”、第五章“电子资源”、第六章“非书资料”、第七章“乐谱”和第八章“分析”;《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修订扩大版》的第二部分“标目、统一题名和参照”结合中国国情,在本地化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分设以下四章,即第九章“检索点的选取”、第十章“标目的确立”、第十一章“统一题名”和第十二章“参照”;而《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修订扩大版》的第三部分“附录”则根据我国西文编目的实际,设置了十大附录,即24种外国语言(拉丁字母拼写语种)的识别、缩略语、冠词、8种文字数词对照表、姓氏前缀总表、各种文字的“and”字、常用符号表、专业词汇表、各国文字中的常用图书馆学术语和哥特体字母表。[6]
1.2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结构
表1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目次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由于与AACR2之间隐含师承关系(这一点,从《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更能看出),所以其主体也由著录法和标目法两大部分组成(下文若不特别指出,《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也含《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其中,《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的第一部分“著录法”均设15章(它们在贯彻ISBD的程度上有差异),但具体章名有所变动;而它们的第二部分“标目法”的内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则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从章名到内容都作了较大的改动。此外,《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的附录部分除了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主要名词术语”作了增订外,为方便编目人员的实际操作另还新增了4个附录,具体内容如下:[7-8]
从以上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结构看,它们均与传统编目工作的顺序一致。即在具体编目时首先根据编目对象的文献种类在其第一部分中寻找相关章并从题名与责任说明项开始著录,然后再依据其第二部分选取检索点并对之进行规范,所以一般人都较容易理解和把握其结构。另外,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由于均是一种单纯的描述性编目条例,也是其结构容易被人理解和把握的一大重要原因。
2 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特点
通过以上对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结构介绍可以看出,中、西文的编目工作主要包括著录和标目两大部分内容,所以下文也从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它们的特点。
2.1 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标目方面的特点
由于巴黎《原则声明》除了统一目录的职能外就是从标目的角度统一了全球的编目规则,所以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标目部分的共同点,是它们均都考虑了巴黎《原则声明》之精神,只是两者在考虑的程度上有所差别。即AACR2全面考虑了巴黎《原则声明》中的两个方面——目录的职能和主附标目制(用《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话说,AACR2“严格遵循”了巴黎《原则声明》),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则主要是从目录职能这一个方面考虑了巴黎《原则声明》之精神(用《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话说,《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巴黎《原则声明》),并用可以克服主要标目选取困惑的交替标目制取代了巴黎《原则声明》中的主附标目制。
所谓主附标目制(Main and added headings),在西文手工编目中就是一开始对图书等文献进行著录时就在该文献的诸多检索点(一般是著者、团体或题名)中选取一个主要标目著录在该款目的第一行,并将其余次要的检索点著录在该款目的根查项,从而形成“目录中一种文献的各种著录最详细、最完整的款目”——主要款目。主附标目制的第二步,是将款目根查项中的其余次要检索点分别著录在款目的主要标目之上,从而形成各种主题、著者、团体、题名等的附加款目和分析款目。[9]由此可见,主附标目制的关键是主要标目的选取。
而交替标目制(Alternative headings)就是著录在款目排检项的各题名、责任者、主题词和分类号等检索点的地位平等,可轮流作为标目形式著录于相应的标目位置,从而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主要标目、主要款目、附加标目、附加款目等概念。[10]在中文手工编目中,交替标目制的具体做法是将排检项中题名、责任者、主题词和分类号等检索点,根据需要轮流著录在通用款目上方且较正题名突出一字的位置,换行时往右缩进一字即与正题名首字齐(分类号检索点的著录位置应在款目的左中部,但由于款目左上方的索取号中已含分类号,故可不重复著录,但与文献主要分类号不同的附加分类号和分析分类号还是应在款目的分类标目位置著录);与西文手工编目一样,中编款目标目也可采用在有关检索点下划线的方法,与正题名形式相同的题名检索点作为标目,有时甚至不用任何技术加工就可直接进行目录组织。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中编中同一类检索点由于其先后次序不同而产生的第一题名款目和第二题名款目、第一责任者款目和第二责任者款目等,我们也可将它们称作为题名主要款目和题名附加款目、责任者主要款目和责任者附加款目等,但这里的主要款目和附加款目与前述主附标目制中的主要款目和附加款目有着本质的区别,即这里的主要款目是指一文献同类检索点中起主要作用的款目,这里的附加款目是指一文献同类检索点中起次要作用的款目。
2.2 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著录方面的特点
从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结构看,其著录部分的共同点是它们均都依据ISBD的内容制定各自的著录规则。其次,无论是AACR2还是《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它们均将知识世界作为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空间来看待,而为很好地利用,文献则需区分种类,然后再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指标和参数(主要按ISBD中的著录项目与著录单元)加以描述和揭示。关于被著录文献的种类划分,从它们第一部分各章的内容看,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应该说是大同小异,即它们都只指示馆藏及其相关信息(这一点与现今的搜索引擎需要指引所有的信息不同)。但在“题名与责任说明项”需要著录的一般资料标识(General Material Designation)上,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则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AACR2考虑到当时的英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所使用的一般资料标识的不同,还分别订有两个不同的LIST,前者(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使用LIST 1,后者(美国)使用LIST 2,即:[11-14]
表2 AACR2使用的一般资料标识
表2中的LIST 1和LIST 2的差别在于文献分类的粗细不同。如LIST 1中的graphic包括LIST 2中的 art original,chart,filmstrip,flash card,picture,slide,technical drawing和 transparency;LIST 1 中的object则包括 LIST 2 中 diorama,game,microscope slide,model和realia。需要说明的是,我国《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修订扩大版》基本采用LIST 2,只是对个别文献的一般资料标识作了一些特殊规定。如:①测绘挂图用 map,而不用 chart;②绘图资料在LIST 2中无贴切用语的,用picture;③建筑示意图用art original,art reproduction 或 picture,而不用 technical drawing;④多类型配套资料kit也适用于某些配套使用的印刷型文字资料。[15]
与AACR2不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规定一般资料标识应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 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中的一般文献类型标识来著录。所谓一般文献类型标识,是指代表文献类型的标记代码,分别由双字码和单字码组成。限于篇幅,本文仅提供GB 3469-83中按序号排列的文献类型代码表:
表3 GB 3469-83中按序号排列的文献类型代码表
表3中的专著包括大学教材等;会议录包括座谈会、讨论会等的记录;汇编包括论文集等;科技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技术标准包括规范、法规等;产品样本包括产品说明书等;参考工具包括年鉴、手册、百科全书、字典等;检索工具包括各种目录、书目、文摘杂志、联合目录等;图表包括地图、地质图、气象图、蓝图、表格等;古籍包括金石、竹简等。
使用一般资料标识的目的是为目录的使用者提供“预警”和过滤机制,帮助标识或选择适合其需要的资源,同时也有助于跨数据库和目录的互操作,以及本地导航与显示的选择。[16]但《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的一般资料标识若用BG 3469-83中的一般文献类型标识,一是无法满足所有文献类型的著录,有些文献类型不得已还使用起BG 3469-83中的文献载体代码(如其12章的“缩微资料”或“缩微文献”);二也不能与CNMARC书目格式200字段$b子字段著录一般资料标识的要求相匹配,即在CNMARC书目格式里,200字段$b子字段要求以编目机构所采用的语言和形式来说明该出版物所属的资料类型,而这些资料类型又需与ISBD中的一般资料标识相对应。
3 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缺陷
如前所述,由于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结构均与传统编目工作的顺序一致,以及它们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描述性编目条例,所以一般人都较容易理解和把握。但需指出的是,在AACR2尤其是《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出版后,中、西方的书目世界早已将自己的大半个身子置于联机联合编目的时代,而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却仍将自己的大半个身子停留在手工编目时代。正是从此意义上讲,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上述结构是落伍的,即它们只能说是手工编目时代的最好的编目条例,或者说它们只是手工编目和联机联合编目条例之间的一道分水岭。[17]其实即使在手工编目时代,《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尤其是AACR2也至少明显存在以下两大结构性缺陷:
1、每新出现一种文献类型就需在其著录法中另加一章(这也是为什么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要像分类法采用空号法那样在著录法和标目法之间空章的根本原因),并可能还需对其第一章的“著录总则”内容进行修改。
2、著录以手头文献的物理形式为依据,而标目则以手头文献所反映的作品为依据。[18]例如AACR2的第一部分引言说,“著录的起点是手头文献的物理形式,而非作品早先已经出版的原始形式或先前形式”(The starting point for description is the physical form of the item in hand,not the original or any previous form in which the work has been published),而其第二部分引言却说,“第二部分中的规则适用于各类作品,而非这些作品的物理表达形式”(The rules in part II apply to works and not to phys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ose works)。[19]
AACR2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上述两大结构性缺陷虽能适应以实体资源为主的编目对象,但却不能适应包括数字资源和/或网络资源在内的资源组织,因此它们不断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抨击和批评,[20]同时也促使像RDA这样的新的编目条例和/或编目规则的产生。
〔1〕 王松林.编目原则声明与编目条例之关系.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2)
〔2〕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et al.]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North-American text.Chicago:ALA,1967
〔3〕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et al.]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2nd ed.Chicago:ALA,1978
〔4〕 Joint Steering Committee for Revision of AACR.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2nd ed.,1988 rev.Ottawa: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8
〔5〕 开蓉嫣.AACR2 2002年最新修订本简介.图书馆杂志,2003(1)
〔6〕 顾犇.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修订扩大版.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7〕 黄俊贵.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8〕 富平,黄俊贵.中国文献编目规则.2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9〕 王松林.信息资源编目(修订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0〕 王松林.信息资源编目(修订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1〕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et al.]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2nd ed.Chicago:ALA,1978
〔12〕 Joint Steering Committee for Revision of AACR.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2nd ed.,1988 rev.Ottawa: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8
〔13〕 Joint Steering Committee for Revision of AACR.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2nd ed.,1998 rev.Ottawa: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1998
〔14〕 开蓉嫣.AACR2 2002年最新修订本简介.图书馆杂志,2003(1)
〔15〕 顾犇.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修订扩大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16〕 胡小菁.内容和媒介类型:RDA与ISBD对比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4)
〔17〕 王松林.再论标目与检索点.图书馆杂志,2004(5)
〔18〕 Delsey,Tom.Modeling the logic of AACR.In:The principles and future of AACR,ed.Jean Weihs.Ottawa: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1998
〔19〕 Joint Steering Committee for Revision of AACR.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2nd ed.,1998 rev.Ottawa: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1998
〔20〕 Howarth,Lyune C.Content versus carrier.In:The principles and future of AACR,ed.Jean Weihs.Ottawa: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1998